APP下载

基于培养职业能力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反思

2020-05-29郝文卿

知识文库 2020年7期
关键词:应用文文体笔者

郝文卿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存在教材选用无序,教学重理论、轻技能,教学考核方式滞后等诸多问题,而树立开放多元教学理念,确立教学指导思想;坚持市场导向,优化课程培养目标;开展应用文写作课程核心技能要素分析,确立应用文写作教学核心原理;选用、开发特色教材,建立实践教学与应用文写作职业能力的对接等对策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益探索。

应用文写作是表达与交流部分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掌握便条、单据、书信、启事、通知、计划等常用应用文的写法,做到格式规范、文字简洁。能够根据学习、生活、职业工作的需要恰当运用。笔者认为应用文写作教学关键在于操练,重点在于实用。要做到这一点,身临其境接地气是不二法门,既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也避免眼高手低的错误,自下而上便不会出现“一讲解就会,一出手就错”的现象。

1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笔者引用孟子言,意在说明应用文写作教学不可拘泥于教材,更不能迷信教材。孟子以经典权威之作《尚书》为例,笔者在此亦如孟子,尊重教材的权威性。一本书但凡称得上教材必是权威专家学者执笔,必定紧扣教学大纲,必得适应教学改革与实践需要,最终形成集体智慧的结晶。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纲要性、指导性、权威性是不容质疑的,但我们同样不可忽视教材难以顾全地方特色、专业特点与学生个性先天不足。加之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教材经过搜集材料→定稿编写→校对修正→排版印刷等繁琐的程序最终投入使用,甚至从它成为教材那天起,其中的某些材料注定无法逃避“相识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的悲剧。而应用文教学突出的是现实可用,行之有效的是案例教学法。案例自然是越新鲜越热乎,教学效果越显著,正所谓“打铁需得趁热”。

2 教会学生撰写应用文

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均从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是把书本上的写作原则和理论照搬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听着很抽象,感觉既枯燥又没意思。所以,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化繁为简”,也就是把“繁杂”、“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化为“简单”、“生动”的内容。

2.1找准薄弱环节

在各种应用文文体的教学中,笔者认为“怎么写”固然很重要,但由于各类应用文写作的教材和辞典中都阐述得很详细,所以学生并不难掌握,而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应用文写作的难点是具体“写什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找准学生的这一薄弱环节,将教学的重心转移到教学生“写什么”上。

例如,笔者在讲授“消息”这一应用文文体时就在“怎样发现生活中有价值的消息”上花了更多功夫。当时,正值自学考试和期中考试临近,所以笔者就问:“这几天校园里有什么变化吗?”学生想了一会儿说:“校园里背书的同学比平时多了。”于是,笔者再问:“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学生回答:“临近考试,大家都不想挂科,所以临阵磨枪,希望能闯过考试关。”笔者继续问:“那大家觉得这种情况正常吗?”符合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身份吗?“有的学生回答:“这很正常,我们已经习惯了,见怪不怪。”针对学生的这种认识,笔者总结说:“是啊,学校中这种到考试时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大家已经司空见惯,觉得很正常。而这种“正常”却反映出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即我们大家不重视学习,把学校当作应付考试,对自己的人生目标缺乏科学的规划。因此,生活中看似正常的情况处处有,但我们应该从这些“正常”中发现“不正常”。同樣,我们也应该从“不正常”中发现“正常”,这才是“消息”写作的亮点。同时,笔者在黑板上写“从看似正常的现象中发现不正常”、“从看似不正常的现象中发现正常”。在这种启发和指导下,学生写出一些比较有见地的校园新闻。可见只有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找出他们在应用文写作中的薄弱环节才能对症下药,真正教会他们如何写。

2.2找到最简单、最实用的应用文写作方法

在各种应用文写作的书籍中,所有文体的介绍都按“含义一种=种类一结构一写法”这样的体系编排,而且具体到某一部分时也都进行不厌其烦的类似分类。对应用文写作来说,其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决定教学应重在应用,而如此繁杂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显然枯燥无味。

因此,笔者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尽量做到化繁为简。在讲授大多数文体时笔者总是先通过一些典型事例使学生了解每种文体的用途,通过对事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归纳出每种文体的具体写法和特点,使他们明了该如何写,并掌握最简单、最实用的写作方法,同时空出更多时间用来让学生练习和实践。最后,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指出作文中的不足,归纳出写作时应该注意的问题。这种从感性认知、实践练习到发现问题、再实践练习的学习过程完全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因为直接传授的理论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很难真正领会,而从感性认识和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或者教训对他们来说印象更深。

可见教师只有把繁杂的理论简单化,将最简洁的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觉得学习有趣,才能使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畏惧心理自然消除。这样他们才敢于写作、愿意写作。

3 脱离时代,成out man

在高职应用文教学实践中老师大都被一个问题困扰,无论我们如何强调学习诸如“请假条、申请书”等应用文的重要性,“期中、期末考试必考,生活、工作中必用文,今天的作业是……”我们说我们的,而学生根本不予理睬。我们把症结归为学生实在太差,差得不可理喻,差到无药可救。笔者在此想为学生讲句公道话,我们的学生是长在物质时代的典型90后,他们讲究的实效是活在当下,信奉的是“只在乎曾经拥有”哪管什么“天长地久”;你跟他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他跟你对“青春不常在,抓紧谈恋爱”。笔者认为这是时代的问题,是社会的现实,我们与学生之间有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我们气学生太荒唐,学生怨我们OUT了。脱离时代的教学,我们真的必成Out Man.

4 身临其境,培养学习兴趣

笔者从教以来一直致力于将教师的“教”最大程度转化为学生的“学”,而应用文教学中学生的学始终摆在绝对的首位。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笔者着力避免悬空的理论讲解与枯燥的知识灌输,多次尝试情境教学法,使学生身临其境“接地气”,有时可以超预期实现教学目标。只有将知识变成自己的,将其融会贯通后方能彰显其力量。

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许多教师在学生入学时以及日常交谈中经常对其进行文化课学习重要性的教育,帮助学生认清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但这仅是一些理性教育,学生还是缺乏认识。要真正使学生感受到文化基础课对专业学习的重要性,需要教师根据学校的性质和专业的特点帮助学生了解专业课的内容和特点,并发掘其与文化基础课之间的联系,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文化基础课的兴趣。

例如,笔者在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讲授“广告”这一应用文文体时先指导学生了解广告的特点;然后让他们收集街市上及电视中的商品广告,摘录自己认为好的和差的广告各1例;再按广告的特点进行分析评价,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最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的专业知识利用老师提供的素材设计一个图文结合的商品广告。结果证明,通过“学习理论→收集范例→评价分析→设计作品”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但对应用文知识有进一步的掌握,而且直接感受到应用文在专业课中的实用价值。这样不仅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浓厚,而且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效果也有所提高。

5 结束语

有教无类,教无定法。应用文写作教学值得我们不断深入探索研究,笔者从教时间尚浅,本文仅是教学过程中三点不成熟的反思,一愿早日走出“学生差”的困惑,实现“教学相长”的理想。二盼告别“一支粉笔,一块黑板”闯荡江湖的尴尬,实现开放多元化实践教学。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开启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

(作者单位: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应用文文体笔者
老师,别走……
另类文体巧谋篇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构建有效的应用文教学课堂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创设写作趣味张扬学生个性
四种英语常考应用文写作范例
高校大学生应用文写作现状及应对策略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
话题作文全功略(三) 符合文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