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细胞焦亡理论研究白细胞介素-1β与白细胞介素-18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2020-05-29李玉红郝明媛焦连丽王爱欣任琦冯福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抗结核肝功能炎性

李玉红,郝明媛,焦连丽,王爱欣,任琦,冯福民

(1.华北理工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河北省煤矿卫生与安全重点实验室,河北 唐山 063210;2.呼伦贝尔市传染病医院检验科,内蒙古 呼伦贝尔 162650)

标准短程化疗仍是目前抗结核治疗的最有效方法。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nti-tuberculosis 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ADLI)是化疗期间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常导致治疗间断,严重者可致肝衰竭甚至死亡[1-2]。ADLI作用机制复杂,迄今尚未阐明。近来,研究者提出一个药物性肝损伤(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发病机制的重要假说,即炎症和药物暴露的相互作用[3]。

细胞焦亡(pyroptosis)学说是目前炎症反应机制研究的新热点。pyroptosis是一种促炎的程序性死亡方式,其主要依赖于炎性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cysteine-aspartic acid protease 1,Caspase-1)的活化,进而介导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 β 活化、IL-18 分泌,并诱发级联放大的炎症反应,最终诱导细胞炎性死亡[4]。研究[5]发现,在热应激诱导大鼠肝损伤模型中,热应激可刺激炎性体的激活,最终导致Caspase-1活化和IL-1β分泌,证明IL-1β参与了急性肝损伤过程。IL-1β和IL-18 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被认为是pyroptosis发生的重要指标,但目前缺乏ADLI患者中的IL-1β和IL-18水平的临床研究。因此,本研究探讨IL-1β与IL-18在ADLI 患者血清中的变化,以期为ADLI 早期抗炎干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唐山市第四医院接受标准短程化疗的初治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的诊断标准依据《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指南》[6],ADLI的诊断标准依据 《国际共识会议标准》[7],即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2倍的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 of normal value,ULN),或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联合升高,且其中之一升高>2×ULN。具有以下任何一项的患者不纳入本研究:(1)基线肝功能异常者;(2)患有可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其他疾病者(如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型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菌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等);(3)服用其他可引起肝功能异常的药物者。符合ADLI 标准的患者为病例组,对每个ADLI病例,按照年龄、性别、治疗史、药物剂量和方案匹配的原则选择1个非ADLI(non-ADLI)患者作为对照。本研究获得华北理工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知情同意,所采集的标本仅用于医学研究。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ELISA试剂盒购自艾美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全波长多功能酶标仪购自美国Thermo公司,HITACHI 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购自日本日立公司;Heraeus高速冷冻离心机购自德国Thermo公司。

1.3 血清标本的选择

ADLI组为服用抗结核药后,临床检测肝功能指标异常,且达到诊断ADLI标准的血清标本;非ADLI组为服用抗结核药,与ADLI组用药时间相匹配且未发生肝损伤的血清标本。

1.4 检测方法

采集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4 ℃ 3 000 r/min离心分层提取血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IL-1β及IL-18 的水平。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本研究中连续变量均不符合正态性分布,用M(P25~P75)表示,采用秩和检验Mann-WhitneyU试验进行分析;分类变量用例数(构成比)表示,用χ2检验进行分析;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评价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用来评估IL-1β的诊断价值,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病例组共41例ADLI患者,其中,男31例,女10例,平均年龄31(24~51)岁,年龄范围20~78岁;对照组共41例非肝损伤患者,其中,男31例,女10例,平均年龄33(24~51)岁,年龄范围19~79岁。由于匹配设计的要求,2组性别和年龄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组在文化程度、职业、吸烟、饮酒、居住环境因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2组患者肝功能水平比较

血清中AST、AL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在ADLI组和非ADLI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2。

2.3 2组患者血清IL-1β与IL-18 水平比较

血清IL-1β 在ADLI组和非ADLI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血清IL-18在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见表3。

2.4 2组患者血清IL-1β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进一步对研究对象血清IL-1β水平与肝功能指标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IL-1β与AST、ALT及ALP呈正相关(均P< 0.05),且与ALT、AST相关性更显著(P< 0.01)。

2.5 血清IL-1β水平对ADLI患者的预测价值

血清IL-1β水平对ADLI预测价值以AUC方式评估,见图1。血清IL-1β水平 的AUC是0.889(SE为0.037,95%CI:0.817~0.961),进一步根据ROC曲线获得的各样本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计算约登指数(Youden'S index=灵敏度+特异度-1),以最大值对应数据作为最佳筛查阳性界值(cut-off值),可知,cut-off值为58.55 pg/mL。

表1 ADLI组和非ADLI组一般资料的分布情况Tab.1 Distribution of general data for the ADLI and non-ADLI groups

表2 ADLI组和非ADLI组肝功能指标结果Tab.2 Results of liver function indicators in the ADLI and non-ADLI groups

表3 ADLI组和非ADLI组血清IL-1β与IL-18 表达水平Tab.3 Serum IL-1β and IL-18 expression levels in the ADLI and non-ADLI groups

3 讨论

炎症反应被认为是ADLI的关键发病机制,细胞凋亡作为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主要形式,被证明在药物诱发肝损伤的炎症反应中起主要作用[8]。近来,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另一种重要形式“pyroptosis”被报道也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IL-1β和IL-18是pyroptosis研究中起关键作用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可诱发级联放大的炎症反应,最终诱导细胞炎性死亡[9]。ADLI是否与IL-1β和IL-18有关尚未阐明。因此,本研究探讨了IL-1β和IL-18与ADLI的关系。

表4 血清IL-1β 与肝功指标相关性分析Tab.4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serum IL-1β and liver function indicators

图1 血清IL-1β 预测ADLI的ROC曲线Fig.1 ROC curve of serum IL-1β predicting ADLI

本研究中,ADLI组与非ADLI组相比,血清IL-1β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IL-1β与ALT、AST存在相关性,且IL-1β水平诊断ADIL的AUC为0.889。由此可见,IL-1β会随着ADLI 的发生而升高。IL-1β主要是由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但中性粒细胞、表皮细胞和内皮细胞在受到外界抗原刺激后也可合成与分泌IL-1β,其主要由Toll 样受体/Nod样受体通路以及Caspase-1 通路进行调节和激活,IL-1β是炎症放大启动因子,可促进炎性细胞的活化与聚集中性粒细胞[10]。关于pyroptosis与ADLI的研究虽未见报道,但已发现在脓毒症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时,Caspase-1表达升高,血清中IL-1β增加,升高的IL-1β加重肝细胞死亡[11]。苯并[a]芘诱导HL-7702人正常肝细胞损伤中,也发现Caspase-1及IL-1β水平升高[12]。IL-1β主要作为促炎性介质激活和募集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进入组织[13],可参与器官损伤过程[14]。在热应激诱导肝损伤的研究中发现,抑制 IL-1β可降低肝脏中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并缓解肝损伤,表明IL-1β在触发中性粒细胞组织浸润和肝损伤中的重要作用。另外,用 IL-1β抑制剂处理的大鼠显示出较低的血清ALT活性和肝脏组织学评分[5]。这些结果提示,在肝细胞受到损伤时伴随着IL-1β的释放,其在肝损伤中发病机制中起作用。本研究结果证明在ADLI过程中也伴随IL-1β的升高,为ADLI中抗IL-1β干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IL-18也是T细胞介导肝损伤的媒介,在肝脏中不仅由库普弗细胞表达,也可由损伤的肝细胞合成[15]。IL-18的分泌可加剧代谢紊乱及免疫功能损伤,此外,IL-18还能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直接介导肝细胞的损伤[16]。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与正常人比较,血清IL-18水平升高,提示IL-18可能是脂肪变性损害和肝脏炎症中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17]。然而,本研究中未观察到升高的IL-18。这可能是因为IL-18不是与ADLI关系密切的指标,可能仅在血清中瞬时释放,或在受影响的组织或炎症部位局部表达。迄今为止,在全基因组及转录组研究中尚未出现指示体内IL-1β释放的基因表达特征[18]。

总之,本研究表明血清IL-1β与ADLI有关联,在ADLI诊断中具有潜在价值。下一步需研究IL-1β促成ADLI的发病机制,探索IL-1β在ADLI中靶向治疗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抗结核肝功能炎性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初治肺结核患者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采用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