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

2020-05-28缪中兴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思辨性论据项羽

缪中兴

摘 要 在思辨性阅读教学中,许多学生仅仅着眼于“分析质疑”“多元解读”,而对新课标强调的“实证”“论据恰当”的要求有所忽 视,容易因此误入信口开河、牵强附会的歧途,对思辨能力的培养不但无益,而且有害。思辨性阅读应当树立小心求证的 意识,将思辨建立在有效论据的基础上,关注论据的全面性、论据的可靠性、论据与结论的相关性。

关 键 词 思辨性阅读;论据 全面性;可靠性;相关性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思辨性阅读越来 越受关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将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作为必修任务群,也极大地促进 了其研究与实践。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仅仅 着眼于“分析质疑”“多元解读”,而对新课标强调的 “实证”“论据恰当”的要求有所忽视,缺乏论据有效性 意识。

须知,分析、质疑只是思辨的形式与手段,求得真 知才是思辨的本质目的。如果脱离了有效的论据,思 辨性阅读就容易误入天马行空、信口开河、牵强附会 的歧途,对思辨能力的培养不但无益,而且有害。那 么,在思辨性阅读中如何实现“小心求证”,保证论据 的有效性呢?

一、关注论据的全面性

董毓先生认为,要培养思辨能力,就必须培育“全 面收集信息的习惯”[1]。如果缺乏对信息全面性的关 注,只收集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那就陷入了“确认偏 误”的思维误区。过滤掉了与自己观点相矛盾的信 息,也就无从发现观点中可能存在的谬误。正因如 此,罗尔夫·多贝里将“确认偏误”定位为“所有思维错 误之父”[2]来强调其严重性。孙绍振教师特别强调的 “反例高于正例”“寻找黑天鹅”[3],其用意也正在这 里。所以,关注论据的全面性,尤其是关注与固有观 点相悖的信息,是思辨性阅读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全面搜集文本信息,避免“选择性失明”

思辨性阅读的对象是文本,如果不能全面收集文 本内的信息作为思辨的依据,思辨就可能变成基于片 面论据的错误推导。比如不少学生将《水浒传》中好 汉吃牛肉的行为解读为对朝廷法律的不满与反抗,其 理论论据是:宋代法律规定不许杀牛。这种说法看似 有理,其实大谬不然。且不说宋代法律并非一刀切地 禁止杀牛 ,也不说在吃牛肉的问题上 ,宋代民间一向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4]浏览《水浒传》就会发现,好汉 们主动要求吃牛肉的次数并不多,反倒是村庄主人或 者酒店经营者主动提供牛肉的例子俯拾皆是。例如 史家庄的史太公招待路过的王进 ,就主动安排了“四 样菜蔬 ,一盘牛肉”(第一回);鲁智深经过桃花村时 , 刘太公给他的晚饭是“一盘牛肉 ,三四样菜蔬”(第三 回);林冲作为草料场看守人员去酒店时,店家“切一 盘熟牛肉”“请林冲吃”(第九回)等等。从这些证据可 以看出,吃牛肉在《水浒传》一书的文本语境中不过是 民间非常正常的行为。非要说体现了反抗精神的话, 那么体现的岂不是史太公、刘太公以及各位酒店经营 者的反抗精神?

对这种无视文本信息的所谓思辨如果不加警惕, 不以小心求证的意识予以纠正,那么助长的不过是断 章取义、凭空臆断的思维惰性,损害的是求真求实的 思辨本质。

(二)全面收集节选文来源的相关信息,避免以偏 概全

当文本是节选文的时候,只关注文本内部的论据 常常是不够的 ,必须注意收集节选文出处的相关信 息。例如,对《鸿门宴》中项羽的形象分析,许多学生 仅仅根据课文内容就将项羽解读成一个充满人格魅 力的正面形象。其观点与论据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 方面。(1)光明磊落(论据:不屑以阴谋与暗杀的方式 杀刘邦)。(2)心地善良(论据:不忍杀害刘邦)。(3)欣 赏、宽容强硬、忠诚的对手(论据:对于忠心护主、敢于指责他的樊哙,他抛弃阵营偏见,真心赞赏)。(4)有战 略眼光(论据:看到了关中的重要战略地位,闻刘邦欲 王关中而大怒)。

因而,项羽不杀刘邦的行为就被他们解读为:高 瞻远瞩、光明磊落的英雄不屑于以阴谋手段杀小人。 然而,只要通读《鸿门宴》的文本来源一《史记·项羽 本纪》,就会发现大量与以上四个方面相矛盾的信息。

(1)项羽不是一个不屑于阴谋与暗杀的人:他暗 杀宋义,又污之以“与齐谋反楚”的罪名;他徙义帝于 长沙,又暗中令人在途中将其谋杀。(2)项羽是一个残 暴的人:他“所过残灭”,屠襄城,屠咸阳,烧夷齐国城 郭,大规模坑杀秦朝与齐国的降卒。(3)项羽未必欣 赏、宽容强硬的对手:他坑杀坚决抵抗的襄城军民,烧 死忠心护主的纪信,烹杀宁死不降的周苛。(4)项羽并 不重视关中:鸿门宴后,他在关中烧杀劫掠,然后东 归,都于彭城。

倘若将这些来自《项羽本纪》的信息与《鸿门宴》 的文本信息结合起来看,就很容易发现,项羽对待对 手很少善良磊落,而多是冷酷残忍。他不杀刘邦的根 本原因在于他没有把刘邦当成自己的对手。因而, 鸿门宴》中的项羽主要是一个自大、轻敌、刚愎、缺乏 政治眼光的形象,而非一个磊落、善良、有胸襟、明战 略的形象。

如果完全无视节选文出处的相关信息,就对自己 的所谓“多元解读”“创造性见解”沾沾自喜、自鸣得 意,其实,就背离了新课标提倡思辨性閱读之本意。

二、关注论据的可靠性

美国学者尼尔·布朗和斯图尔特·基利强调:在思 辨过程中,“证据的可信度有多大”是一个必须认真思 考的问题。[5]当学生引用文本外的信息作为思辨的论 据时,论据的可靠性更当予以关注。关注论据的可靠 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关注论据的来源

论据应来自于可信度较高的来源,如名家专著、 权威期刊、考古成果、国家级媒体等。对于来自于一 般书刊、网站、公众号的材料以及争议较大的古代文 献决不可不加辨析就轻易使用。例如,分析《苏武传》 中的李陵形象时,有学生提出:“李陵说自己的罪过上 达于天,恐怕不是李陵的真实想法。因为他在《答苏 武书》中曾说过‘:陵虽孤恩,汉亦负德。'他对自己的 投降行为‘每顾而不悔',不可能在这时发出这样的羞 愧忏悔。”

该学生的说法固然体现了质疑精神,然而说服力 是不够的。因为《答苏武书》的作者是否为李陵本人, 至今学术界有很大争议。以争议极大的材料完全否 定史学界评价极高的《汉书》的记载,不能令人信服。

(二)警惕论据的立场 仅仅考虑论据提供者的名气和权威性不足以保 证论据的可靠,即使是学术大家、权威刊物,也不可尽 信,一定要考量其立场。因为立场牵涉感情、利益、观 念等诸多方面,很容易影响论据的客观性。曾经就有 学生在对《满江红·怒发冲冠》作思辨性阅读时,引用 吕思勉所著的《白话本国史》中的“岳飞只打郾城一个 胜仗……郾城以外的战绩就全是莫须有的”来质疑岳 飞的战功,令人错愕。须知,吕思勉的《白话本国史》 中对岳飞的评述有其特殊立场,其意在“借古讽今” ——针对当时军阀混战的现实,宣扬不可崇拜军事强 人的思想。正因为预设了立场,该书将南宋中兴诸将 错误地定位为“军阀”。在论及南宋初战事时,吕先生 只参考了贬低南宋将领的《文献通考·兵考》,而完全 忽视了更为权威的《建炎以来要录》和《三朝北盟会 编》。引用此书为据来评价岳飞,如何称得上可靠呢?

(三)查证特殊的专有名词 查证论据中的特殊专有名词是鉴别材料真伪的 有效手段,因为专有名词具有单义性的特点,指特定 的或独一无二的人或物,能与相似概念严格地区别开 来,有效地限制了查证的范围。笔者在解析《放言五 首·其三》时,就有学生为王莽打抱不平,认为:“王莽 思想超越了时代。比如王莽发明了游标卡尺,比西方 早一千六百多年。”

这种王莽发明游标卡尺的说法在网上也甚是流 行。如何判断其真伪呢?王莽时期的卡尺一般被称 为“新莽铜卡尺”,只要查一查“新莽铜卡尺”和“游标 卡尺”两个专有名词的信息,就可以发现王莽发明游 标卡尺的说法十分荒唐。首先,缺乏确切史料证明新 莽铜卡尺是王莽本人发明的。其次,新莽铜卡尺根本 不是游标卡尺。游标卡尺与一般卡尺的本质区别在 于运用主尺最小分度与游标尺最小分度的差值进行 差分测微,所以游标才是游标卡尺的核心部件;而新 莽铜卡尺根本没有游标,不具备差分测微功能,作用 远逊于游标卡尺。因此“王莽发明游标卡尺”之说乃 无稽之谈,不足为据。

(四)明了“孤证不立”的原则 论据需要交叉验证,如果只有一条证据支持某个 结论而无其他材料互为印证,那么该结论只能存疑而 不能完全采信。梁启超说:“孤证不足以成说,非荟萃 而比观不可。”[6]台湾史学家杜维运亦称:“凭孤证得 结论,与凭臆度,相去几希。”[7]在海量信息沸涌的当 今,这条原则尤为重要。许多流传甚广的故事,如“柏 拉图每天甩手300下”“巴顿将军让降落伞厂长跳伞确 保质量”,无论如何搜索,都只能搜到完全相同或大体 相同的版本,却找不到任何其他权威史料来佐证柏拉 图或巴顿有过故事中的行为,那么这些故事只能存疑 而不能作为思辨的有效依据。

三、关注论据与结论的相关性 非形式逻辑学在评判论证的有效性时,将论据与 结论的相关性作为一条重要标准。[8]如果论据与结论 缺乏实质上的相关,那么论据即使再全面,再可靠,也 无助于结论。对于思辨性阅读而言,论据与结论的相 关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维度上关联 论据应当符合思辨对象的性质。评价学术类文 本,当从思想的正确性、论证的严谨性、材料的可靠性 等维度进行评价;而评价文学类文本,则当从艺术性 和思想性等维度进行评价。在针对《三国演义》的整 本书阅读过程中,有学生提出:“我不认为《三国演义》 是一本好书。历史上鞭打督邮的是刘备,而作者却安 在张飞头上;斩华雄的是孙坚,作者却写成了关羽。” 这种说法就使用了错误维度的论据。要批评《三国演 义》的缺点,就该从人物、情节等维度寻找论据。比如 人物塑造上有失真之嫌(“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 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比如情节安排上有不少前后 矛盾之处(关羽对黄忠的态度本是惺惺相惜,后又突 然不齿与之同列;诸葛亮能预测天气,可火烧司马懿 时却没算到会下雨等等)。但如果以歪曲历史的情节 为论据来论证《三国演义》不是一部好小说,这是混淆 了文学类文本与学术类文本的不同评价标准,在维度 上风马牛不相及。

(二)时间上关联

思辨依据的论据,应当在时间上与结论相契合。 在解读《出师表》时,有学生认为诸葛亮北伐是穷兵黩 武,致使蜀国民生衰敝。论据是出使蜀国的吴国官员 薛珝向吴主汇报时,说蜀国“民皆菜色”。只要仔细考 查这个论据,就会发现它在时间上与观点并无直接关 联。蜀国“民皆菜色”的现象最早载于《汉晋春秋》,说 的是吴主孙休在位时之事。[9]孙休于公元258年至264 年在位,而诸葛亮早在公元234年就逝世了。此时的 蜀国刘禅主政,黄皓弄权,“民皆菜色”的黑锅怎么也 不该二十多年前的诸葛亮来背。而且,《三国志》明 载:诸葛亮死后,蜀国“黎庶追思”“虽甘棠之咏召公, 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9],若是诸葛亮生前治国 治到“民皆菜色”的地步,民众岂会追思不绝呢?

(三)情境上关联

论据与结论在条件、影响、背景、方式等情境方面 应有关联性。特别是对课文中人物形象的思辨上,要 注意人物行为的不同情境,否则就可能造成动机误 读,进而影响对人物的准确评价。笔者在上《雷雨》这 一课时,有学生反对周朴园试图用金钱收买和打发鲁 侍萍的观点,认为周给钱的动机完全是因为爱侍萍而 给她金钱上的补偿。论据是:在第四幕中,周朴园在 丑闻不可能再暴露、利益不可能受威胁的情况下向侍 萍汇去两万块钱。这个论据是不够有力的。因为周 朴园当面给鲁侍萍钱时的情境和事后寄两万块钱的 情境是大不相同的,不能以后者的动机完全否定前者 用金钱收买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在思辨性阅读的教学实践中,对于学 生论据有效性方面的局限,教师既不应求全责备、过 度打击,也不应盲目鼓励、不求明辨;应当在充分肯定 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前提下,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假 设”,又要“小心求证”,帮助他们树立关注论据有效性 的意识,掌握使用论据的原则与方法,这样才有助于 提升其思辨品质,把“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董毓.角逐批判性思维[J].人民教育,2015(9):17.

[2] 罗尔夫·多贝里.清醒思考的艺术[M]北京:中信出版 社,2013:25.

[3] 孙绍振.议论文写作:寻找黑天鹅[J].语文建设,2011 (9):8-10.

[4] 工晓民.宋代肉食品消费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 学,2013:52.

[5] 尼尔·布朗,斯图尔特·基利.学会提问一一批判性思 维指南[M].北京:中國轻工业出版社,2006:17.

[6]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41.

[7] 杜维运.史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51.

[8] 陈波.逻辑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240.

[9] 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6:744,555.

(责任编辑:刘火苟)

猜你喜欢

思辨性论据项羽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项羽虞姬
高考作文的思辨性摭谈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本期资深大厨:周恩来
思辨性阅读在推进名著阅读中的运用
论据选择“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