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盘水“非遗”舞蹈进入地方高校的意义探究

2020-05-28李晓艳苏世奇

戏剧之家 2020年13期
关键词:六盘水铃铛非遗

李晓艳 苏世奇

【摘 要】六盘水“非遗”舞蹈资源丰富,富有獨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将“非遗”舞蹈引入高校舞蹈课堂,构建一种以六盘水区域内优秀“非遗”舞蹈文化传承为主体、以我国八大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为外延的舞蹈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本地“非遗”舞蹈的保护和传承,还有利于丰富高校舞蹈课程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关键词】六盘水;“非遗”舞蹈;地方高校;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3-0148-02

六盘水作为贵州的一个特殊文化区域,出现了丰富多彩的乐舞文化,随着社会的变迁,现代化进程中“非遗”舞蹈的传承面临巨大挑战。我国高校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职能,特别是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地方文化传承的母机,其固定的教学场域为地方“非遗”舞蹈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六盘水乐舞的存在状态如何?在高校传承中的价值和意义又有哪些独特之处?将是本文思考的问题。

一、六盘水“非遗”舞蹈概述

六盘水市是贵州省地级市,地处云贵高原贵州西部的乌蒙山区,滇、黔两省交界处,总面积有9965平方公里,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凉爽、舒适,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目前共辖钟山区、盘州市、水城县、六枝特区4个县级行政区。据2016年统计,全市共有少数民族44个。1万人以上世居少数民族有彝族、苗族、布依族、白族、回族、仡佬族、水族等7个。“战国庄硚入滇,秦开五尺道,汉唐蒙出使夜郎,特别是三国蜀相诸葛孔明南征,均不同程度涉及到六盘水少数民族地区。”[1]众多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聚居于此形成了本地丰富多彩的乐舞文化,它们种类繁多、样式不同、风格迥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创造和传承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在六盘水众多优秀的少数民族歌舞中,较具代表性的乐舞有南开乡小花苗仪式舞蹈芦笙舞“箐鸡舞”(国家级“非遗”舞蹈)、新华村的彝族丧葬舞蹈“铃铛舞”(省级“非遗”舞蹈),以及盘州市的祭祀舞蹈“羊皮鼓舞”(省级“非遗”舞蹈)。

(一)南开乡“箐鸡舞”

南开乡旧称“喃北”,位于六盘水水城县东北部,全称为“南开苗族彝族乡”。这里距市区42公里,居住着汉、苗、彝等民族。“箐鸡舞”是流传于南开乡小花苗支系的芦笙舞,“箐鸡舞”之名是因为该舞的基本形态是以模拟箐鸡的步态为主,另外为了将它与其他地方的芦笙舞区别开。它是当地小花苗在聚会时表演的一种集体竞技舞蹈,据传“箐鸡舞”源于苗族“老谱”,承载了苗族的历史、婚丧、农作、节日、习俗等文化,作为“无字民族”的重要载体,它用舞姿传续了民族文化,凝聚了民族精神。正如于平教授在《中外舞蹈思想概论》中所说:“人们需要跳舞,因为对生活的热爱也迫使四肢不再懒散;人们渴望跳舞,因为跳舞能使人获得魔力,为自己带来胜利、健康和生活乐趣,当同一部落的人手挽着手一起跳舞时,便有一条神秘的纽带把整个部落与个人连接起来,使之尽情欢跳,没有任何一种‘艺术能包含如此丰富的内容。”[2]该舞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享誉全国,80年代已走出国门,其具有矮桩、旋转、快速、轻盈的特点,以“轻”“快”“平”著称,是西南少数民族舞蹈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被列入贵州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于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二)新华村“铃铛舞”

“铃铛舞”是新华村彝族的丧葬祭祀舞蹈,彝语称“喀红呗”或“垦合呗”。

新华村(彝语称“佐妞”,即出粮食的地方)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汪家寨镇西北部,与威宁、赫章、水城县接壤,距离六盘水市中心27千米,生态宜居,以彝族、苗族、汉族为主要居住民族。据《西南彝志论歌舞起源》记载,彝族铃铛舞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古代彝人的实旬部落。相传古代彝人部落首领尸首腐烂于半山腰,族人担心乌鸦啄食和尸体腐烂生蛆,就以鸣枪放炮、持铃摇吼的方法驱赶乌鸦,俗称“搓蛆打老鸹”。清朝末年,彝族人开始把这种颇具感染力的舞蹈用于节庆和民俗活动中并流传至今,同时彝族先民也把该舞用于在战场上牺牲的武士和去世老人的亡灵告别仪式中,后来彝族居住地都采用跳铃铛舞的方式告慰死者,这支舞蹈便逐步成为了特有的丧葬祭祀舞蹈。

新华村彝族“铃铛舞”,俗称 “跳脚”“搓蛆”,是一种以彩带和铜铃铛为道具,多人参与的传统丧葬祭祀舞蹈。仪式中一般四个人为一组,每个人各站一方表示预防入侵,保护家园。跳舞时舞者左手执彩带右手拿铃铛,整个舞蹈过程没以他们手中的铃声作为节奏,全凭舞者之间的默契配合。值得一提的是,在跳舞之前需要选“恳合”(即唱)悼念歌,歌毕即舞。该舞动作古朴、刚劲有力、节奏铿锵、场面热烈,舞者以腰为轴,上肢发力,动作幅度大富有感染力,技巧多变灵活。配合族人们照明、放炮、呐喊助威,场面热闹、撼人心魄。“铃铛舞”原为男性参与,随着社会发展观念的改变,女性也可以参加,该舞于2007年5月被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盘州市“羊皮鼓舞”

“羊皮鼓舞”流传于盘州市鸡场坪镇一带,是一种源于民间道坛娱神,以单面羊皮鼓为道具的祭祀舞蹈,该舞是傩坛祭祀舞蹈中“踩坛”的选段。盘州市位于六盘水西南部,是贵州通往云南的交通要塞,素有“滇黔咽喉”之称。鸡场坪镇位于盘州市北部,距市政府所在地有三十余公里,平均海拔1775米,地貌多样、气候适宜,自然资源丰富。居住有汉、彝、苗、布依、白、水等民族,在文化发展史上蕴藏着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被授予“彝族歌舞之乡”的称号。

据传,羊皮鼓舞起源于明洪武年间,由原始的傩仪舞演化而成,是人们在长期劳作、模仿动物形态的基础上形成的大型综合性舞蹈,基本舞步都是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现代研究者羊皮鼓舞第五代传人钱绍宽老人(已故)总结该舞为跳“二十四婆”(“婆”是当地话“动”的意思),即“小七星、小八字、大八字、小开门、以搓连、兔儿刨坑、一步三点、喜鹊登枝、北斗吊北、金线提银灯、黄龙摆尾、白马悬蹄、仙人接脚、枯树盘根、癞牛搽痒、黄莺晒翅、犀牛望月、罗汉打盹、母猪搽痒、羚羊厮打、苍蝇搓脚、美女串花、秦王出师、仙人搭桥”。跳舞时一般两个人配合,伴奏主要为羊皮鼓和锣,舞者听鼓点和锣声而舞,队形多变、动作古朴,有固定的动作名称和动作程式,动作由易到难,幅度和难度越来越大,一般跳偶数遍,充分展示了男性的阳刚之气,极具观赏性和审美性。它不仅是当地汉族人的舞蹈,后来亦在彝族中流传,融合了汉、彝两种民族文化、精神信仰,具有民族学、民俗学等多方研究价值。盘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羊皮鼓舞”于2009年列入贵州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推荐名单。

除此以外,六盘水还有海馬舞、撒麻舞等多种舞蹈资源,不同的舞蹈语汇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是各个民族的历史记录和精神寄托,表达了六盘水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蕴含着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若能在地方高校传承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六盘水地方高校教学模式现状

六盘水师范学院作为六盘水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在2017年成功申报了舞蹈表演专业,主要针对贵州省招生,2018年开始招生,目前有两届在校生共120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专业课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在实践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口传身授、示范模仿的传统教学方法。从实践课的课程安排来看,实行的是以芭蕾基训、古典舞基训、固定民族民间舞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固定民族民间舞蹈课程采用的是北京舞蹈学院的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以汉、藏、蒙、维、朝五个民族的舞种为主)和四川音乐学院的大凉山彝族舞蹈教材,以及云南艺术学院的云南彝族舞蹈教材,还有贵州师范大学主编的黔东南苗族舞蹈教材。

六盘水本地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特色的“非遗”民间舞尚没有纳入民间舞的教材,这不仅是学校舞蹈专业的缺憾,更是当地文化传承的缺憾。因此,作为地方高等院校,有责任、有义务去整理本地优秀的民间舞蹈,将其尽快纳入教材,完善现有教材体系。利用区域优势使学生近距离感受地方文化,通过身体的律动与形态的表达来感受舞蹈、理解舞蹈,达到从感性到理性、从模仿到创造的升华。

三、“非遗”舞蹈进入高校课堂的意义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舞蹈是以动态形象传承民族文化的艺术形式。”[3]六盘水作为多元文化汇聚之地,由于不同民族的不同历史背景、宗教信仰,导致人们具有不同的审美习俗,进而反映在不同的舞蹈文化现象中。若把六盘水“非遗”舞蹈内容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对较具代表性的“非遗”舞蹈形态进行学习,从远距离的感知回到近距离的理解,对舞蹈背后蕴藏的文化进行解读,可实现具体的有效传承。

“非遗舞蹈进校园”是目前舞蹈学科构建的教学实践。如于平所言:“‘进校园的‘非遗名录舞蹈的本真性、原生态和综合化,这一工作将需要‘民族舞蹈学的指导,也必然促进这一学科的积极建构。”[4]六盘水“非遗”舞蹈在高校的传承,意在构建一种以六盘水区域内优秀“非遗”舞蹈文化传承为主体、以我国八大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为外延的舞蹈教学模式。培养能够跳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舞蹈,并能理解不同舞蹈所表达的文化内涵的“多能舞蹈人才”,学习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提高舞蹈专业学生文化素质的良好途径,学生的文化素养越高,运用舞蹈语言的空间就越广阔、越准确,使传统舞蹈文化焕发出新时代的生机,是我们的责任也是目标。

参考文献:

[1]六盘水市志·民族志编撰组织机构.六盘水市志·民族志[G].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2.

[2]于平.中外舞蹈思想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468.

[3]罗雄岩.“动态切入法”的理论与操作: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学科方法论研究[C].中国民族民间舞论坛论文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9.

[4]于平.“民族舞蹈学”学科建构的若干思考———从“非遗名录”舞蹈“进校园”谈起[J].民族艺术研究,2018,(1):155.

基金项目:本文系六盘水师范学院2019年度科学研究项目“乡村振兴进程中六盘水少数民族乐舞传承人传承现状调查研究”,项目编号:LPSSY201916;2019年贵州省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贵州非遗舞蹈融入地方高校的实践探索——以六盘水师范学院为例”阶段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李晓艳,女,六盘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舞蹈文化学。苏世奇,男,六盘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文化学。

猜你喜欢

六盘水铃铛非遗
诗书画苑
寻味贵州——六盘水
六盘水二题
小铃铛
铃铛大作战
艺术风味-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