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电视时政新闻报道质量的路径

2020-05-28李向宇

记者摇篮 2020年4期
关键词:景别时政新闻基本功

李向宇

[摘要]时政新闻的报道内容通常为国家和地方重要政策等新闻,是群众关注的核心内容。做好时政新闻报道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

[关键词]基本功;时政新闻;景别

一、电视时政新闻画面的重要性

作为公众了解社会发展状况、熟悉国家相关政策的重要手段,时政新闻的播报质量尤为关键。近年来,科学技術的进步使得人们对新闻画面的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摄像师所看到的就是要在电视上播出的画面,在一个大的框架指导下,如何取舍新闻素材凭借其个人的主观意识和经验,取决于摄像师的专业水平和审美观。可以说,无论多么优秀的编导和记者,如果没有一个与之匹配的摄像师也无法成功做出优秀的电视新闻作品。

此外,电视时政新闻画面的后期编辑也很重要。运用电子编辑设备对记者采访来的画面进行选择、剪辑、组合等处理的技术工作,我们习惯上称之为电视画面编辑,是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职责之一。

画面编辑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叙述事实,表达主题的需要,判别取舍素材镜头,并按照剪辑的法则将它们连接在一起,辅之以制作手段和技巧,形成新闻的结构、层次和节奏,形成形象化的报道。电视新闻的画面绝不是某种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的机械复制,而是记者有选择的采录,再经编辑分析判断之后有主观意识地对事实内容的择取和对具体素材的筛选。在取舍画面时,充分展示细节,对于揭示事物本质,深化主题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除了精彩的视频图像之外,作为画面编辑还要适当运用图表和字幕,让观众在读新闻的同时,能够一目了然,轻松获取新闻信息,让电视时政新闻具有可看性和可读性,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

二、做好电视时政新闻报道的技巧

1.做好采访准备工作。新闻采访准备工作极其重要,采访前的准备是采访必备的程序。在接到采访任务后,先了解事件的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等。确定上述内容后,就可以申请和检查拍摄所需器材,同时要准备好电池、磁带等。到了会场后,记者要将器材调整好,选取好合适的拍摄角度,准备好拍摄。前期准备充分,记者采访才能更加顺畅,避免出现紧张情绪。所以,不论遇到怎样的采访任务都要落实好准备工作,确保采访的顺利进行。

2.注意事项。第一,作为时政新闻记者必须具备时间观念,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现场,最好是提前到达,一旦错过时间,很多拍摄素材就难以补救。所以,时政记者必须确保时间性,只能早不能迟。

第二,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时政新闻一些要素进行预判,事先做好相应准备。例如,重要会议过程中,主持人、嘉宾等关键人物会在何时出现,在哪里出现,只有事先做好预判,铺设机位,才会拍摄到精彩的镜头。

3.电视时政新闻摄像艺术和镜头技巧。电视时政新闻画面的拍摄是一门技术,也是艺术,需要摄像师把握好稳、移和构图等几个要素。

首先,稳是保持画面清晰的基础。在拍摄的过程中,场景在变换,人物在移动,而机位也随之变动,在使用推拉、摇移、进退等技术时不能慌乱,要一直保持摄像机的稳定性,从稳定开始,在稳定中停机。技术粗糙的摄像拍出的画面摇摆不定、飘忽浮躁,失去了质感和严肃性。

其次,在移动中捕捉丰富画面的视点。不仅是肩扛摄像机,即使是相对固定的机位也要不断变换拍摄的角度,来弥补定点拍摄的呆板。通过移动机位和变换镜头,可以把观众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感受不一样的时政场面和氛围。比如要拍摄大场面,就要不断移动拍摄,才能多角度、多视角、多场景、多景物、多纵深地展现气势恢宏的场面。

最后,镜头艺术成就优美的构图。时政新闻来源于现实,构图需要艺术创作,摄像师面对的物体纷杂无章,需要精心构图取景,用艺术的眼光来观察现实情景,合情合理地安排和组合各种画面,使观众能够得到美的享受。比如,报道的主角要突出,场景不可呆板,也不能凌乱,通过动态构图增强画面的流动性美感。

4.突出时政新闻的亲民性表达。首先,做好“说新闻”类的播报。一般来说,“说新闻”的内容都来自于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播音员会以更加生动的方式播报出来,走亲民路线,使事件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实际,“说”的过程中能够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使观众放松心情。

其次,播报过程的环节更加多样,除了播音员陈述事件和加入评论以外,还可以与前方记者连线,增强真实感和画面感。

再次,“聊新闻”越来越受欢迎,播音员和受众都可以在“聊”的过程中放松心情。

最后,在时政新闻报道的标题制作、文章的整体结构以及导语设置等方面都可采取一定的创新措施。但稿件内容要注意贴近群众实际,这样才可使新闻报道语言为受众所接受。

5.注重新闻亮点的突出。通常会议中可能存在较为专业性的词语,表现出枯燥与单调的特征,新闻记者可引入较为鲜活的画面和表达方式,如通过表格、线条以及图示展示,确保会议内容的展示更为直观。如何既能显示出内容的新鲜感,又能体现出时代气息,这对时政新闻节目制作者来说是个重要课题。

6.提高时政新闻现场观察员素养。很多时政类新闻节目都配有观察员身份的评论者,对其专业素质有较高要求。首先要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培养和加强政治敏感性;其次要对新闻事件有充分的了解,密切观察新闻当事人的所有举动,进行精准的判断。

三、总结

电视时政新闻和别的新闻节目不同,具有非常强烈的时效性和权威性。加强和改进时政新闻报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时政记者最大限度地运用各种电视手段,充分发挥电视可视、可听的优势,展现表现力和感染力,让电视时政新闻报道真正“活”起来。

(作者单位:锦州新闻媒体集团)

猜你喜欢

景别时政新闻基本功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练好“四干”基本功 争当人大出彩人
全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创新
动画艺术创作中视听语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