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用户朋友圈代写行为对社交关系的影响分析

2020-05-28雷萱琦

新媒体研究 2020年6期

雷萱琦

摘  要  2019年10月起,“朋友圈文案售卖”作为一项新兴业务出现在大众视野,越来越多的微信用户开始注重朋友圈的自我形象塑造,出现朋友圈代写需求。文章通过观察代写提供的信息内容,运用印象管理、强关系、弱关系等理论阐述微信用户选择朋友圈代写的行为动机与行为风险,研究该现象对社交关系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朋友圈代写;印象管理;强关系;弱关系

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变受众为用户。使用者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与消费者,他们也可以用各种方式参与到内容的生产与传播中[1],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便捷追求个性。在碎片化的社交时间和传播内容的影响下,微信朋友圈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赖以生存的社交空间。使用者通过发布文字、图片或视频等内容进行自我形象的构建,以此与虚拟情境下的用户圈层产生交互,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实现社交范围的延伸。

朋友圈的社交范围不同于微信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私密性聊天,也不同于传统SNS(social network sites)无边界、无遮拦的交互范围,其传播行为与传播心理具有多重复杂性。以微信朋友圈代写为例。微信用户选择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的代写服务,制定表白、祝福、微商广告等朋友圈文图,还有专人“授课”、布置作业指导“消费者”发出一条出彩的朋友圈(现代快报,2019年10月19日)。基于这一现象,本文通过印象管理和强、弱关系等理论分析该行为的动机与风险,以此来规避虚假的社交关系。

1  朋友圈代写的内容分类

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朋友圈代写服务都拥有一定的市场。线下的朋友圈代写通常体现为一个门店的部分业务,而线上则是专营朋友圈代写的阵地,本文以淘宝线上店铺为主对代写内容进行分析

阐述。线上店铺以“朋友圈、代写、文案、展示”等关键词作为商品标签,有需求的消费者通过在线检索获取服务。在电子商务平台发生购买行为后,店铺客服会以云端网盘链接和添加微信私聊兩种形式将代写内容发送给购买者。代写内容的提供包括发布朋友圈所涉及的文字、图片以及视频三类信息。其中,文字类:在购买的文件夹中,以话题为分类标准,例如早安、晚安、幽默、感伤等供购买者使用。图片类:一是购买已经拍摄好的图片,其以地点如咖啡店、游乐园、日本、新加坡等分类供购买者使用;二是私人定制,有专人教授穿搭技巧拍摄精美人物照片,或者指导购买者拍摄宜人的风景,价格较高。视频类:该模块提供的服务较少,一般为商家将拍好的视频发送给购买者,帮助其发出有趣的朋友圈。由此可见,购买朋友圈代写的消费者得到的代写内容是一次性的,具有同质性、重复性的特点。

2  朋友圈代写的行为动机

微信用户发布朋友圈时,会根据社交情境通过合适的语言与图片来向他人传达自己的生活与状态,精心策划自我形象,避免传播失效。购买朋友圈代写服务是用户进行自我形象塑造的捷径,消费者通过购买行为获取朋友圈发布内容的代写与指导,期望得到主动的“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最早由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提出,他将印象管理称作“表演的艺术”。戈夫曼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为他人心目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印象而表演[2]。印象管理除了受到语言表达的影响外,动作、神态皆是表演的工具。随着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的场景逐渐向网络空间移动。在微信朋友圈中,互联网连接起来的人际传播受到体态符号的影响程度削弱,朋友圈内容信息的编码与解码变得更为重要。

传播者对信息的发布具有完全的控制权,便于印象管理。所以,代写服务满足用户需求,为更好的表演提供可能。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的代写服务可以为自己提供精美的文图,满足被认可和接纳的内在需求,达到印象管理并完成编码环节。“个性”“有趣”“高端”“优质”等关键字进一步契合微信用户在虚拟情境下发布动态的心理动机,为社交的成功提供了保障。

3  朋友圈代写的行为风险与社交影响

3.1  传播者的自我欺骗

从编码角度看,朋友圈的自我呈现是用户思想与逻辑的表达,符号与意义的相统一。但代写将“自我”的思维与逻辑拆除,以一套精致的符号代替原本的自己。用户想要表达的意义经他人的编码得到了更好地诠释,但凭借他人符号体系构建自身形象,以此增强自我认同具有欺骗性。

自我欺骗是指用户期望通过精美的社交符号塑造自身的优质形象,但实际的编码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所发布的朋友圈内容也不属实。仅仅依靠购买服务而不从本质上提升社交资本,用户会养成持续的一致性和补足性的行为来维持自我形象,存在无法停止代写的可能。虽然购买者在他人提供的文本中找到了归属感,但欺骗加剧了内心的不安。

3.2  强关系的多重解码

随着微信用户的不断卷入,微信私聊互动环境中的强关系属性将较为明显,而聚集越来越多人员关系且并不以日常交流作为互动基础(日常交流多发生于微信私聊过程中)的朋友圈,将成为基于发表内容而开展互动的弱关系空间[3]。朋友圈代写行为是消费者单方面的选择,但印象管理的效果由传播者和受传者双方构成。当消费者和传播者的身份重合,通过代写发布的内容在受传者的解码过程中对社交关系具有一定的影响。

微信用户的强关系好友在私聊环境下通过文字、语音、视频、表情包等元素的表达对用户本身产生形象认知。经过印象管理的朋友圈自我呈现与强关系好友私聊环境的形象虽然不一致,但并不一定冲突。然而选择代写服务的消费者,经他人修饰发布的精致符号与私聊环境中的自我符号不符,是虚构、捏造的呈现。因此,朋友圈内的强关系好友对一个人的解码存在不同结果的接收,容易形成不稳定的印象落差。从而,代写行为有降低圈内强关系好友认同,增添强关系社交壁垒的风险。

3.3  弱关系的形象失真

在微信中,朋友圈的发布往往是弱关系好友对用户形象进行认知的主要方式,具有渠道单一、形象片面的特点。当朋友圈这一虚拟社交情境消逝时,弱关系存在向强关系转变的可能。代写描绘出的虚假形象在受传者进一步的解码下容易印象崩塌,与传播者先前的印象管理相违背。

微信电商是购买朋友圈代写服务的主体之一。其朋友圈呈现是弱关系印象管理的典型。微信朋友圈为电商从业者提供了传播渠道,他们以人为中心,以社交为纽带,以微信为平台进行社会化分

销[4]。微商列表里的用户与微信电商的关系从属为弱关系。微商通过在朋友圈中发布信息来进行印象管理,以特定内容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使用代写服务的微信电商发布的信息往往存在内容重复,千篇一律的现象,形象不免失真。

4  结语

无论是现实环境还是虚拟情境,人们都会不自觉地进行印象管理,这是一个良性的社交心理。但代写行为对强关系和弱关系都具有负面的影响,其构建的虚假印象管理是网络亚文化的体现。

首先,选择朋友圈代写服务得到关注与认同意味着人们需要丢弃自身独特的个性表达,让渡对形象构建的控制权去满足印象管理,发出大众认可的观点博得“点赞”,塑造形象。

其次,代写服务的购买者存在为获取他人的关注与羡慕来制造社会交往假象的行为。人际交往中,人们通过观察其他人的反应来获得自我认知和评价反馈完善自身人格,是印象管理的良性效果。但是,代写服务的购买者对于朋友圈自我呈现结果的过度关注,会使其产生网络交往依赖,沉迷虚拟的点赞与积极响应[5]。

最后,朋友圈代写不是文化人的新商机,而是新社交的旧问题。新媒体社交平台产生后,用户表演空间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扩大,可供选择的角色也越来越多。多维度的社交表演让人际传播的真实性削弱,但仍是虚拟环境中真实的自我呈现。而代写则是虚假的我,不论对传播者还是受传者来说都是一次无效的社交互动。

参考文献

[1]彭兰.新媒体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05.

[2]许建根.“演员的诞生”:社交媒体场景下的印象管理研究——基于“佛系青年”的考察[D].安徽:安徽大学,2019.

[3]曾静平,赵伽艺.微信朋友圈关系行为与文化分析[J].现代传播,2019(11):27-31.

[4]范若煊.拟剧理论下微商的自我呈现研究——以微商品牌“传奇今生”为例[J].东南传播,2019(10):28.

[5]余玉婷,王萍,黄镕玉.新媒体下的自我呈现——基于亲密度的朋友圈印象管理模式[J].教育現代化,2019(6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