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思政+实践能力培养”的《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2020-05-28朱名强

青年与社会 2020年10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

摘 要:为进一步发挥专业课程育人功能,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进行了基于“课程思政+实践能力培养”的《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实践教学改革。通过开发本门课程榜样典型优秀学生案例、设计本门课程实训项目课程思政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课程思政实践措施主要有提高课程组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增加课程思政考核指标和过程性考核比例、组建课程实践团队并形成学生自行运转的实践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提供更多的资料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发挥实训室文化育人功能。通过基于“课程思政+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育训结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课程思政;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

一、《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概况

《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是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以自动线为载体,主要考核对设备安装和调试能力,包含PLC、变频器、伺服驱动、电气、机械、气动、传感器、通信等核心技术。该课程主要分为7个项目,项目1自动生产线核心技术认知、项目2供料单元的安装与调试、项目3加工单元的安装与调试、项目4装配单元的安装与调试、项目5分拣单元的安装与调试、项目6输送单元的安装与调试、项目7自动生产线的整体联调,每个项目相对独立,共同构成一个系统整体。课程有4个学分、约72学时。本门课程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强,难度大。

二、《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思政必要性

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下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通知,纲要中提出:充分發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中指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长期以来,把育人的担子都压在思政课上,且高校思政课和专业课各自为政,思政课教师教学不结合具体的专业,而专业课教师教学不融入思政,存在“两张皮”现象,导致思政课教育教学面临“孤岛化”困境,专业课教学没有很好的发挥好育人功能,且专业课教师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不足。

所以,在《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发挥课程育人是必要的。推进课程思政,是课程育人的内在要求,丰富了专业课程思政内涵,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落实专业教师的育人职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把“立德树人”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为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教育格局提供专业课程思政支撑。

三、《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一)开发本门课程榜样、典型、优秀学生案例

经过多届学生的沉淀,课程组在往届学生中选一些取得较突出成绩的学生,如取得国家奖学金、技能大赛获奖、就业发展好的。撰写这些学生的先进事迹,重点是在校学生学该课程的表现、做人做事表现、取得的突出成绩。从撰写的案例中提炼出思政元素,让学生思考和讨论。通过案例对学生进行先进典型和榜样的教育。创造条件,制作学生学习本课程、技能大赛培训的视频,作为其他学生学习的参考。

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主要是让学生有目标、有追求、有榜样,树立远大理想,并有为理想奋斗的动力。

(二)课程思政的内容设计

(1)自动生产线核心技术认知与品牌意识、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相融合。

自动生产线核心技术主要有PLC、传动系统、触摸屏、传感器、气动方面的技术。PLC采用的是主要是德国西门子或日本三菱品牌,这些品牌的PLC都是国外的且使用广泛,跟学生分析这些PLC和国产PLC相比的优势、形成品牌的过程,让学生树立品牌的意识,既善于吸收世界科技先进技术,又要增强爱国主义,发展本国的技术。其他的技术变频器、传动系统同样采用国外的品牌,可融入相应的思政元素。通过自动化发展的过程、在工业生产的作用分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激发学生掌握先进技术。

(2)供料单元的安装与调试与工匠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相融合。

本项目包括供料单元装配与测试和供料单元编程与单机调试。因为是第一个安装与调试的项目,安排多一些课堂实训的学时,让学生在课堂上将项目训练熟练。通过多次实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不但要将第一个项目做完,更要做熟练,用第一个项目的方法、精神、技术指导之后的项目,用达到工匠的标准要求学生,培养敬业、精益、专注的工匠精神。然而,光靠课堂的时间训练是远远不足的,所以要组建课程实践团队,在课程组教师的指导下用课余时间自我进行项目实训。在安装和调试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是较多的,通过这过程培养吃苦耐劳精神。这样,通过本项目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吃苦耐劳精神,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目标。

(3)加工单元的安装与调试、装配单元的安装与调试、分拣单元的安装与调试与团队合作精神、职业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合。

这3个单元包括各单元的装配与测试和各单元的编程与单机调试。通过上一个项目的训练,学生较熟练地掌握了安装技术和编程技术。将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实训设备的数量确定分组数量,可5个学生左右一组,每组成员形成一个团队,每个团队设队长1名,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实训,除发挥学生个人的专业能力,更要发挥团队的战斗力。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每个成员的分工任务,发挥队长的引领作用和团队成员间的互助友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输送单元的安装与调试与节约意识、安全意识教育相融合。

本项目包括输送单元装配与测试和输送单元编程与单机调试。因输送单元是运动的,气管跟着输送带运动,所以输送单元安装所需要的气管较多且每根气管较长。如果在实训过程没有量好气管长度,有可能会过短,也可能过长,造成浪费,教育学生要增强节约意识。同时,连接的导线也不能太长,否则造成不美观和浪费。在输送单元的左右各装有一个限位,当碰到这个位置时,输送单元立即停止运动,在此教育学生要将安全因素考虑进去,要不可能导致安全事故。

(5)自动生产线的整体联调与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相融合。

本项目包括自动生产线单机调试与运行和自动生产线联机调试与运行。实训过程以团队为单位,采用竞赛的形式。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实践项目,最能检验学生的核心实力。因是以竞赛的形式开展教学,在出题时,要考虑团队成员在竞赛过程中要发挥作用,互相配合,如题目要求将供料、供料、装配、分拣、输送单元进行安装并编程调试,按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技术规范来做。这过程主要考核团队的合作及团队间的比拼,激发团队的斗志,增强团队成员的竞争意识。在联调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自动生产线是一个整体,由供料、加工、装配、分拣、输送5个单元组成,各工作单元如果不能正常工作,会影响系统整体的运行。

四、《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思政实践措施

(一)提高课程组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

课程组的教师除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还需具有一定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才能更好的开展课程育人工作。因专业教师对思政元素掌握得不足,所以可跟思政课的教师、思想教育的其他教师共同研讨,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融入思政元素,強化专业课程育人功能。

(二)增加课程思政考核指标和过程性考核比例

(1)增加课程思政考核指标,强化课程育人功能。

在课程的培养目标上,增加课程思政目标。《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思政目标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工匠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品牌意识、竞争意识、节约意识、安全意识、爱国主义精神。既能独立自主进行实训,又能与团队协作。通过在实训的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达到育训一体、潜移默化的育人,不断地强化课程育人功能。

(2)增加过程性考核比例,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本课程是实践性强,通过多实践才能将各项目熟练掌握,所以将每个项目都进行实践考核,并且分值占较大比例。经过改革,本课程考核按平时占20%,过程性考核占60%,终结性考核占20%。过程性考核主要考核各实训项目,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组建课程实践团队并形成学生自行运转的实践模式

为了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增加实训学时在课堂上训练,更多的是用课余时间自主训练。为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有组织、有指导、有目的的训练,组建本班课程实践团队,纳入系级学生实践团队。先培养一部分学生掌握技能,这部分学生再指导带动其他同学,最终实现大多数学生都掌握技能。充分利用实训设备,课程实践团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训练,强化技能,在课堂更好地指导带动别的同学学习或者更容易解决遇到的问题。通过多届的学生实践团队的传承和创新,一届带动一届的学生,形成学生自行运转的实践模式,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训练。

(四)利用信息化手段提供更多的资料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课程组开发该课程实训项目的操作视频、项目书等资料,利用信息化手段,学生在现场学习,提供有实训项目供参考,让学生更容易操作。同时,如果不在现场学习,可参考这些资料学习,可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自主的学习。

(五)发挥实训室文化育人功能

实训室的文化除基本的规章制度外,可在实训室宣传在该领域的一些工匠、本专业往届的先进典型等,实现文化的传承。实训室由课程实践团队进行管理和维护,营造该实训室浓厚的实训氛围,充分发挥实训室文化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S].2017.

[2] 白玲.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民族高校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研究[D].2018.

[3] 刘向娇.在工科类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以《C程序设计为例》[J].科技风,2019.

[4] 姜峰在.高职《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机电教育创新,2019.

[5] 徐燕.《太阳能发电技术》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

[6] 赵志宏.《单片机技术应用》课程思政元素的探讨[J].智库时代,2019.

基金项目:文章为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课程思政+实践能力培养”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XGZJG2019B079。

作者简介:朱名强(1985- ),男,广西柳州人,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工学硕士,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研究方向:自动控制技术、电气电子技术、实验系统。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探析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职业技术院校教学改革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探讨
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高校物理教学改革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生产实习教育现状分析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水质理化检验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基于材料科学基础的教学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