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2016-11-16陈静金淑彬张庆

大学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就业能力大学生

陈静+金淑彬+张庆

[摘 要]目前在许多大学生求职困难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却普遍反映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且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这种供需矛盾的困境主要是由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存在问题导致的。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命题。通过对在四川省内就职的3000名大学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不足,从高校视角探究导致这些不足的原因所在,提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人才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1-0001-04

一、引言

近3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和就业模式都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使得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突破600万大关,直到2014年已经达到720多万,平均每年呈约25万人数增长趋势。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递增,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根据麦可斯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在2013届大学毕业生中,有81.8%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2.3%的人自主创业,有7.9%的人处于失业状态。[1]另一方面,有限的劳动力市场提供了有限的竞争岗位,但毕业生却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这种“招聘难”和“就业难”的供需矛盾正是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的现状导致的双重困境。

二、就业能力的内涵界定

国际劳工组织(ILO,2000)指出就业能力是指劳动者赢得职业机会,并能取得职业绩效、自我提升和职场应对的能力。[2]Lee Harvey(2001)指出,就业能力是指劳动者获得工作,并在需要时重新获得就业的能力,涉及职业类型、就业时间、招聘特征(如方式、途径等)、进一步的学习和就业技能(如面试技能)等。[3]Mohd Yusof Husain(2010)也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人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成功所应具备的一般性的技能、品质、知识、能力、特征等,它们能被运用到不同的主题领域、不同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4]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能够实现顺利就业并保持工作机会的各种素质的集合。根据国内外研究,本研究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能支撑大学生现在甚至将来的职业竞争力,能使大学生长时期内在职场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的能力,它通常由专业素质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求职技巧等构成。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本研究选择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就职于四川省内的3000名大学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000份,收回问卷2930份,其中有效问卷共2890份,有效率为96.3%。根据此次调研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如下分析。

(一)专业能力方面

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是指大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职业中的问题的能力,它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学习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运用能力与表达能力组成。

1.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不能有效结合。根据调查显示,省内高校应届毕业生在估计自己专业知识掌握率上有59.41%的期望率,但实际工作中发现真正具备专业知识并能够应用的仅占了19.90%。这说明许多大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得比较深入,理论水平较高,但专业技能较差,许多大学毕业生不具备运用专业知识或技能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能力,而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理论的掌握和实际应用的巨大差距就是许多用人单位招不到人,而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对接不平衡的原因所在。

2.实际运用能力低下。本调研主要从计算机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是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在问卷中显示,高等院校中学生真正具有较好计算机水平的仅占24.74%。现代的大学都设有相关计算机理论的教育并开设了实验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但这些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更多的需要学生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其次是英语的口语表达能力,调研中我们不难发现:英语四、六级证书共2173份,在总份数中占比75.1%,第二外语专业共197份,占总份数比6.8%;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共1166份,占总份数比40.3%。由此可见,学生们在整体上注重对外语相关证书的取得,但是轻视了口语的实际运用和练习。其实,用人单位对计算机和外语证书的要求本质是对运用能力的要求,而学生们的考证追求与用人单位的需要背道而驰了。

3.表达能力欠缺。表达能力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强调的基本技能之一。从小学到大学,都在强调表达的重要性,从调研中我们发现:在所有收回的问卷中,期待自己拥有此能力的为611份,占比21.14%,而自己实际拥有此能力的为432份,占比14.95%。总的来说,大学生很多都忽视了良好表达的重要性,表达与写作水平较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重的:首先是大学语文课在各高校中除语言学专业外的专业中很少或者完全没开设;其次是网络资源泛滥,许多资料不需要学生们动手重新写。这些原因造成现在的大学生表达与写作能力普遍较低,大多停留在高中水平,而“笔杆子”成为现在用人单位的“抢手货”。

4.专业资格证书考取率较低。由表1可知,在我们的考证浪潮中,大学生主要针对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财务类证书及专业资格证书这四项参加考试,其中英语四、六级证书考取率最高,达到75.22%的比例,计算机考取率达39.2%,而专业资格证书的考取率却较低,仅有23.15%。在调研的企业主中,83%的企业主认为现在很多大学生都能拿出各种计算机和英语考级证书,但体现专业技能的各种证书却非常少。由此可以说明大学生在考取资格证时主要是随大流,而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专业要求来丰富自己,对于自己的专业技能缺乏考究的热情。

5.忽视基本技能之外的证书的获取。大学生的证书中,竞赛获奖证书、发表论文及专利证书、兼职实习证明和第二外语证书对于我们的求职择业具有重要作用,但很多学生却由于随大流而忽视了这些方面。在此次调查中对于这些证书的拥有率均在20%以下,具体数据见表2。

(二)综合素质方面

面对弱肉强食的社会,只有综合素质强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且现代企事业单位对于人才的考核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对其心理素质、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方面。我们的问卷对大学生应该具有哪些综合素质做出了期待水平和实际水平的考察,由表3可知,大学生对于其综合素质的期待水平较高,但实际拥有水平一般。

1.心理素质普遍较低。在我们2890份有效问卷中,有69.58%的被调查者认为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但在这2011位被调查者中只有80.16%的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仅占总被调查者的55.78%,有近一半的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具有欠缺,而在我们的求职道路中,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面临受挫时再次站起来。

2.团队合作能力较好。在团队合作方面,大学生普遍反映较好,有74.91%的被调查者看重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且有73.11%的被调查者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大学生活中,较多的班级活动和社团活动极大的提高了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丰富了他们综合素质能力。

3.人际沟通能力较好。在沟通方面,有78.06%的大学生看重这项素质的培养,但也只有66.37%的大学生称自己真正具有该项素质。良好的沟通交流是人处于社会生存的必要素质,但现今社会由于网络的便利,很多大学生都习惯“宅”,从而造成很多大学生存在沟通心理障碍。

4.应变能力亟待提高。应变能力是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具备的能力,面对瞬息变化的社会,只有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才能及时的抓住机遇,解决问题。但在此次调查中只有40.24%的被调查者明确自己具有该项能力,说明我省大学生在应变能力上需要提高。

5.创新能力受重视不够。调查者期待度最高的是创新能力,但也是实际拥有率最低的综合素质。在我省各高校的调查中,有78.34%的大学生认为创新能力是企事业单位考核人才的主要标准,但真正拥有创新能力并能够用之于实践的却只有32.15%。这说明创新能力在我们大学生中受到了重视,但在怎样培养和提升创新能力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

(三)社会实践能力方面

1.大学生实习经验欠缺。现代企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均注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在校大学生在寒暑假及实习期间应该走出校园进行实践,积累社会知识。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只有49%的学生拥有实习经验,还有51%的学生是没有任何实习经验的或实习经验不足。在面对严峻的社会竞争时,一名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学生是不具有优势的,只有在实习实践中把知识应用于实际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工作能力,完善自己的竞争力。

2.实习单位比较单一。从调研中发现:在实习单位分布上,48.6%的学生在民营企业实习过,而政府和国有企业因为众多条例限制,吸纳的人数有限,仅有21.3%的学生在政府和国有企业实习过,还有30.1%的学生是在非营利组织和学术科研机构进行实习。社会对于实习生的接纳程度不高也是导致学生参加实习人数较少的原因,社会和用人单位应该为在校生创造合适的实习机会。

3.求职技能低。在此次调查中,有1625名被调查者声称参加过社会就业指导培训,占总人数的56.23%,其他的1265名被调查者声称没有参加过任何社会就业指导培训。虽然各大高校都纷纷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但很多都停留在理论教学方面,很少注重社会实践,而且很多学生纯粹是为了完成所修学分,上课根本不认真听讲,求职技能较低。

四、高校人才培养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人才培养理念不清晰

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与人才培养方针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系统中最重要的因素,但很多高校并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教育部明确规定高校的三大职能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但高校应该以哪个职能为中心,以人才培养还是以科学研究为中心的话题一直存在争议。就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而言,为了高校自身的发展和国家的考核定位,普遍重视科研进展情况和一般课程的教学,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尤其是就业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根本没有建立起与产业需求接轨的长期培养规划体系。

(二)侧重专业知识的灌输,缺乏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校对学生的培养侧重于专业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措施普遍局限于学生毕业前的招聘信息的发布、就业推荐、辅导员提供心理咨询等,这些措施根本不可能发挥长远功效,缺乏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缺乏与校外用人单位和就业培训专家的实时沟通与协作机制,缺乏对学生的个性分析并鲜有对学生的针对性就业指导,就业指导缺乏实质性和科学性,未能预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的长远性的积极影响。

(三)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错位

高校在劳动力市场与学校教育之间缺乏有效连接,从表面上看,部分高校的招生是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劳动力市场需求什么样的专业人才,高校就开设什么样的专业,热门专业多招生,冷门专业少招生或停止招生。然而,部分高校根本没有研究清楚劳动力市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对学生培养思路不清晰,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出来的学生特色不明显,质量不过关,学生的就业能力根本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求。

(四)课程设置滞后于学科发展

科学的课程体系设置是人才质量培养的最核心环节,目前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课程设置不科学,课程内容太过陈旧,缺乏前沿性,严重滞后于学科发展;课程设置片面性,侧重于专业课程的设置,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等相关学科课程设置,导致学生所学知识面过于狭窄;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注重理论课程的设置,实践课程所占比重较小,甚至有的高校根本没有开设实践课,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甚少。

(五)培养模式单一

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指导下,通过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符合的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科学管理和考核方式对人才实施培养的过程。由于大多数高校教学体制改革和内部管理体制严重滞后,仍然还在采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培养,过多注重共性教育而缺乏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固定化的专业课程设置,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单一化的教学评价体系,限制性的跨专业学习条件等缺陷导致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创新型、复合型、真正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六)就业指导课程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脱节

各大高校把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开设在不同学期,由不同教师授课,相互之间没有任何衔接,就业指导课没有系统规划,没有教学大纲,课时也严重不足,所讲内容也是一些大概要求和常规工作程序,难以对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指导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高校把职业规划教育当成阶段性课程,而没有贯穿整个大学教育,而职业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求贯穿于大学教育整个过程,学生要依据规划的内容进行长期的奋斗,这是高校需要改正的一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职业规划只是一门课,上完课,交一份自己的职业规划,就完事了,没有进行阶段性的审查,没有执行情况的反馈,也没有依据自身或者外部环境而做出的调整,有走过场之嫌。

五、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思考

(一)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职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的知识、技能、职业理念等都提出了新要求,这就意味着高校原有的人才培养理念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高校应该打破过去那种单纯的、定向明确的、口径狭窄的精英式专业教育观,根据各专业相关的未来职业发展可能,制定具有差异性的专业能力框架和符合自身特点的专业能力培养目标与战略,构建能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体现综合素质教育观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建立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的调适机制

高校应该转变过去那种纯粹以学科为核心的专业设置导向,围绕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趋势,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反馈,分析预测相应的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走向,及时调适专业设置,包括设立新专业,设立辅修专业、双学位或调整现有专业的方向等措施,根据国家政策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专业结构优化;高校要适当放宽专业和课程体系设置,增开一些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的选修课程,以打开相关学科的限制;要优化课程体系设计,主要通过主修课、选修课、弹性的学习制度等不同的手段来实现,这种极富弹性和个性化的学习机制能够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同时课程体系设计要设置人文类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尽力体现人文教育与职业目标的紧密结合,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修养。

(三)构建合作探究式的教学组织形式

课程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采用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线性与程式化的讲授教学组织形式,构建合作探究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把具体的教学任务划分为若干个模块,学生则可组成各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都能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和责任承担一系列的分析、解惑、写作、检查和评估等,这样不仅使学生在参与、组织与管理等多种能力方面得到提升与锻炼,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准确地对自身进行评价,明确自身的学习兴趣和需要。

(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高校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大赛,通过各种比赛锻炼学生综合素质能力,避免学生一味追求计算机和英语证书的考取,而忽略了专业技能以外的证书的获取。高校可以自行开展创新设计大赛,在校园里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并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通过开设各种学术论坛,拓宽学生的专业学科视野,引领学生了解学术前沿知识,交换各种研究方法与技术,激发学生的学术创新意识;在创业方面也要进行必要的培训与指导,邀请本校成功创业毕业生回校开讲座,或聘请校外专家、创业成功人士开展讲座,对学生传授一些创业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普及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

(五)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的建设应该统一在高等教育的整体人才培养目标中,它不仅是学生进行实验和实习的场所,也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平台。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强化校内研究型实习基地建设,各高校应该积极申报各种研究中心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研究中心平台的课题研究,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水平;第二,积极与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签订校外实习型实习基地建设协议,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搭建平台;第三,积极建设产学研合作实习基地,这些合作基地可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六)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活动形式比较自由,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创设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直接交流的机会和平台,鼓励学生之间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与实践交流中产生思想火花,从而获得体会与感悟。高校应大力开展第二课堂,如各种竞赛、沙龙、讲坛、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等,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平台,通过这些活动的参与培养大学生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

(七)构建全程化的新型就业指导模式

为了避免传统的就业指导产生的不足,高校应该加强对就业指导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构建全程化的新型职业指导模式,该模式包含几个方面:第一,指导人员全员参与化。在这种模式下,就业指导人员主要有学校的领导,就业指导中心的专职教师,各院系的专职或兼职的就业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老师以及与就业有关的学生社团等等。第二,内容专业化。新型就业指导的内容包括职业心理辅导、职业认知、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技巧获得、就业能力提升等。第三,指导形式多样化。它包含课堂教学、举办研讨会和讲座等集体辅导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就业咨询、体验式培训等个性化的方式,还可以通过就业信息网络的建设等其他媒介方式。第四,就业指导课程学分化。高校要把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纳入必修学分,才能引起大学生的重视。第五,指导过程的阶段化。该模式涵盖了大一到大四的整个过程,并根据学生各个不同阶段的特点与需求,实施不同的职业指导。

[ 注 释 ]

[1] 麦可思.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http://wenku.baidu.com/.

[2] 闰大伟.试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和要素[J].青海社会科学,2007(6):28-31.

[3] Lee Harvey.Defining and Measuring Employability[J].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01(2):97-109.

[4] Mohd Yusof Husain,Importance of Employability Skills from EmployersPerspective[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0(7):430-438.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质量就业能力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中职学校如何加强教学研究分析工作
职业技术院校教学改革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探讨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