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科学绘本辅助概念建构

2020-05-26张利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20年2期
关键词:动植物螳螂辅助

张利

科学课程的学习以科学探究为主要方式,除了观察、实验等科学方法,还有科学阅读。绘本作为一种读物,它利用生动的图画、鲜活的语言、有趣的故事,常常让很多儿童爱不释手。科学绘本不仅有引人入胜的故事,还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是小学生科学阅读的很好素材。在科学课教学中,我尝试将科学绘本引入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元素,利用它鲜活、有趣的特点,辅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在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概念教学中,我利用绘本阅读、绘本表演、绘本创作等方式辅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学习内容,从属于“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个主要概念,具体分解为:动物和植物都有基本生存需要;动物的生存依赖于植物,一些动物吃其他动物;动物会给植物的生存带来影响;自然或人为干扰能引起生物栖息地的改变。

依据以上课程目标建构“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个概念,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某个动植物的基本生存需要和动植物之间的关系,从一个个体初步认识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然后,认识更多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最终才能比较全面、深刻地认识“生物与环境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利用科学绘本设计和实施教学

有关“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的教学,不像物质科学领域那样拥有丰富的体验活动,教师通常采取讲解、视频呈现、组织学生交流等方式进行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学生参与少、体验不够深刻、课堂比较乏味等问题。我尝试利用科学绘本来辅助学生的概念建构,基于绘本故事《螳螂日记》设计和实施教学。

1.教学思路

“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个概念不可能通过一节课就完成建构,从初步建构到逐步内化、理解,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因此,我将这个内容作为一个“活动串”来设计教学:

第一个环节,通过绘本阅读和绘本表演,认识螳螂的生活环境与其相适应。

第二个环节,通过绘本续编,讓学生了解更多的螳螂与环境相互适应的知识,让他们创造性地应用知识、迁移知识。

第三个环节,通过图片、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到更多的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初步建构动物与环境关系的概念。

第四个环节,让学生课下养殖螳螂等动物,继续开展观察和体验活动,进行绘本创作,巩固所学的科学概念。

2.教学活动

(1)通过绘本阅读和绘本表演,认识螳螂的生活环境。

首先,通过绘本认识螳螂的生活环境。几名学生通过朗读和简单表演,带领同学们一起体验绘本故事《螳螂日记》。通过朗读与表演,学生生动地演绎了绘本内容,更加深刻地体验了螳螂的生活环境。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根据绘本故事中展现的几个环境要素,让他们分析自然界中螳螂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特点和生活习性。在绘本表演中,学生顺理成章地把这些环境要素体现出来,认识到鸟、蝉、蟋蟀、蚂蚁、蜣螂、植物、水、空气等都是螳螂生活环境中重要的事物。然后,让学生结合绘本中的故事,分析和探讨环境中的事物与螳螂之间的关系:大鸟为螳螂的天敌;蝉、蟋蟀是螳螂的食物;它的父母兄弟为同类;小草等植物为螳螂的栖息提供场所;空气、水、阳光是螳螂生存必不可少的非生物环境因素等。

通过绘本阅读、绘本表演,快速地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中。学生总结出螳螂的生活环境中有天敌、食物、同类、植物、空气、水、阳光等因素,这些环境因素共同构成了自然界中螳螂的生活环境。

(2)通过绘本续编,深入思考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

在阅读了《螳螂日记》,了解了螳螂的各种生活环境因素后,我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鼓励他们进行绘本续编:“有一天,螳螂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一些动植物灭绝了,螳螂的生活从此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应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如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螳螂栖息地的植物灭绝了,失去了藏身之地的螳螂被天敌发现,数量会越来越少,最终螳螂也灭绝了。又如当螳螂的天敌灭绝了,当螳螂的同类灭绝了,螳螂会怎么样等。学生在发挥自己想象力续编的同时,将自己的想象和科学知识相互融合,续编出一系列生动的故事。通过续编故事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螳螂与它的生活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认识了螳螂与环境关系的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将这种研究方法和知识迁移到研究其他动物、植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中。通过一些绘本、视频、图片,让学生建构“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的概念。

(3)通过绘本创作,巩固并深入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

续编绘本及研讨后,我带领学生“给螳螂安家”,让他们在教室里亲自养殖螳螂,每天照顾、观察螳螂并撰写养殖日记,使他们对螳螂形成丰富的、真实的认知,并对螳螂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理解得更深。

在“给螳螂安家”的活动中,我先让学生调查螳螂喜欢的生活环境,然后再为它们设计一个适宜的家。学生结合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知识,利用鸭跖草让螳螂倒挂,利于螳螂蜕皮;利用干树枝为螳螂产卵提供方便;通过土壤提供一定的湿度环境。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养殖活动结合起来,实现了科学概念的内化和迁移。

在持续养殖、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学生对螳螂的生活有了更多真实的认识,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例如,螳螂可以依靠植物来躲避人的捕捉,螳螂可以依靠保护色来隐蔽,螳螂的食物是活的昆虫等。我让学生依据自己的体验创作绘本,编写自己的《螳螂日记》,将自己的观察、对螳螂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认识呈现在文字与图画中。这种创作是基于一定科学知识、科学观察的科学创作。在创作中,学生需要调动所学的科学知识,整合各种素材。这个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让他们的知识得到了内化。

利用科學绘本辅助概念建构的建议和思考

通过将绘本故事《螳螂日记》引入课堂辅助学习的案例可以看到,科学绘本可以融入学生的科学概念建构中,为他们的科学学习打开另一扇窗。不仅是在生命科学领域,在物质科学领域、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都可以找到很多相关的科学绘本,都可以挖掘其中的科学素材来辅助学生的概念建构。以下是我整理的一些绘本及有关的科学元素。

《螳螂日记》《蚯蚓日记》系列,可以认识动物生存环境、食物链、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

《好饿的毛毛虫》可以辅助认识昆虫完全发育变态的现象。

《地上地下》可以辅助认识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

《昆虫记》儿童版,适合认识昆虫的生活习性、昆虫的结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雪花人》可以辅助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揭秘飞机》《揭秘船舶》适合认识机械的相互组合。

《揭秘人体》《揭秘心脏》适合认识人体各种器官和系统。

《小威向前冲》可以辅助认识人的生育。

《草莓》可以辅助学习植物的一生生长变化情况,也可以作为认识植物与环境关系的素材。

《睁大眼睛看世界——微观世界:舌头上有什么?》适合学习、拓展对微生物的认识。

《飞机起飞了》是高年级学生学习飞机起飞过程、理解升力的好素材。

对于科学绘本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不同教师有不同的做法。但是,无论如何,一定要结合科学概念和教学过程进行,这样才能发挥科学绘本辅助概念建构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利用不同绘本的特色,将它有机地融入教学中。

作为聚焦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素材。例如,利用《螳螂日记》,可以先阅读绘本,从故事中提出“螳螂生活中有什么”的问题,进而引出对螳螂生活环境的讨论,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概念建构的素材。例如,利用《好饿的毛毛虫》,可以先用绘本来认识、总结蝴蝶的一生变化过程,再拓展认识昆虫完全变态的现象。

作为探究活动的资料或证据。例如,《地上地下》可以应用在学习和探究火山喷发等内容上,可以利用绘本中展现的地球内部构造图和解释,辅助学生分析火山喷发的成因。

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教师可以在学生科学探究形成新认知后,给他们推荐相应的科学绘本,作为延伸学习的内容。

作为巩固和提升科学知识使用。例如,认识使用显微镜后,可以让学生尝试创作一个绘本版的显微镜说明书。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能调动他们的综合能力来完成创作。

总而言之,利用绘本可以使课堂充满趣味与活力,使科学课堂更加快乐和轻松。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利用科学绘本教学只是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一种途径或策略,它不能完全取代科学探究,更适合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方法。科学课堂应该是多元的、开放的体系,科学教师应该挖掘更多的类似科学绘本的元素进入课堂,让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促进他们科学概念的建构。

猜你喜欢

动植物螳螂辅助
构造辅助函数妙解压轴小题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螳螂
螳螂
螳螂
例谈何时构造辅助圆解题
锋视觉
至臻至美的动植物印花开启春季自然美好的清新时尚
惹是生非螳螂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