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圆桌ESG评级:地区之间的差异巨大

2020-05-26陈欣

董事会 2020年4期
关键词:均分沿海地区长三角

陈欣

ESG这一概念起源于责任投资中对于企业非财务领域表现的关注,与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等概念有着高度的关联。目前,中国公众公司信息披露、国内市场开放及社会责任的高要求都使得ESG日渐成为趋势。如何更好地推动ESG评级体系在中国的发展?我们认为,应该确保并不断增强与国际话语体系的一致性、探索并融入中国特色,最终作为重要参与方共同推动全球ESG体系发展。由此,金圆桌ESG评级体系的研究实践应运而生。

金圆桌ESG评估体系通过一个三层的架构对企业进行评估,目前国内评级样本涵盖范围最大的ESG评级,共覆盖809家企业。由于率先也是唯一将党建进章融入ESG评级系统、率先引入了企业所有制差异作为一个新的参数,以及其他创新,因而结合了中国国情,具有鲜明的特点。

2019年为金圆桌ESG评级的第一年,在评级过程中我们收集了大量的企业数据,按照企业的省市分布,分析本次评级情况,并重点关注一些重要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东部沿海地区,及广东省内部差异。

维度整体分布

按照各省市入选金圆桌ESG评级的企业数量从多到少排列,可以看出,AAA级企业集中在广东、北京、上海、山东、四川,AA级企业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河南,A级企业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而有些省份未有企业进入A类,如甘肃、西藏、黑龙江。宁夏自治区未有企业入选。这说明地区间的差异还是非常巨大的。

从各省市企业平均分来看,与通常的印象不太相同,广西、云南、河南、陕西总分平均分高过了上海、北京和广东,而江苏、浙江已排在末尾,这是因为虽然A类企业数量不少,但是“拖后腿”的B、C类企业更多。分E(环境)、S(社会)和G(治理)三维度来看,在E(环境)项的平均分上,广西的36.42分和云南的34.87分远远高出北京(23.34)、上海(20.97),甚至是浙江(13.32)、江苏(12.80)的三倍左右,而西藏的企业在这块得分为0,也是非常需要引起重视的;在S(社会)项的平均分上,广西仍然是位居第一,达到了37.11,另一个高过30分的是海南,只有西藏(6.30)未超过10分;在G(治理)项上,陕西(56.96)、广西(56.10)、上海(53.68)、云南(56.48)、河南(52.53)、北京(52.42)、山東(52.13)、山西(51.82)、河北(51.39)、四川(50.96)、湖北(50.74)超过了50分,其他省份也都超过了40分,但是垫底的仍然是西藏(40.71)。

总体来说,从维度的分析层次来看,得分的平均分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

属性整体分析

从环境维度分析,在自然资源、污染排放、环境保护、环境信息披露所有属性上,西藏都未有企业得分,黑龙江在自然资源和污染排放两个属性上没有企业得分。逐个属性来看,自然资源方面,除了两个0分之外,还有山西(3.15)、吉林(4.17)、甘肃(4.17)、湖南(6.67)是10分以下,其他省平均分集中在15-30之间,总平均分为19.57,只有广西(49.66)和河南(39.79)远远超过了其他省市。污染排放方面,除了两个0分之外的最低分要高于自然资源,总均分为16.34,超过30分的高分有贵州(35.60)、广西(32.75)和云南(31.53),方差也小于自然资源的方差。环境保护措施方面,和前一个属性类似,除了一个0分之外,有三个低于10分的,包括黑龙江(2.78)、内蒙古(9.19)和甘肃(9.38),而表现较好的依旧是云南(36.67)、河南(33.10)和广西(32.80),总均分为19.25。最后一个属性是环境信息披露,这一项也是总均分最高的,达到了24.98,除一个0分外最低分为重庆(13.33),得分集中在15-35分之间,总均分为24.97,高分有云南(46.88)、陕西(50)和青海(50)。这样分析之后可以看出,云南、广西、贵州西南三省企业在环境维度的各属性下均分都表现较为优秀。另外,河南、青海、山东、江西、北京在四个属性下的均分也超过了总均分,表现较为均衡。

社会维度下属性较多,囊括了对员工、对生产和产品、对供应链的态度和政策。在员工保障方面,所有省市都有得分,除两端有个别极高和极低值(广西43.06和西藏0.48)之外,大部分平均分集中在20-30分之间,总均分为27.08。员工平等是得分省市最少的一项,出现了6个0分,而整体情况也不算乐观,总均分只有11.06,是所有15个属性中总均分最低的,有12个省均分在1-10分之间,9个在10-18分之间,广西(32.30)、海南(27.21)和上海(21.43)超过了20分。生产安全方面,除了西藏为0分之外,其他得分主要集中在9-30分之间,总均分为20.82,只有海南达到了58.15分。产品质量及安全方面,除了西藏为0分之外,还有甘肃(4.17)、青海(6.25)、山西(9.17)、湖南(9.58)低于10分,其他得分较为均匀地分布在11-30分之间,总均分为20.82,只有广西得分达到了45.83。在供应链和同业管理方面,除了西藏为0分之外,甘肃(4.17)、黑龙江(5.56)、山西(8.33)、吉林(8.33)、内蒙古(9.72)和湖南(10.00)在10分以内,其他得分较为均匀地分布在11-34分之间,总均分为18.73,没有极高值。在最后一项社会投入方面,由于涉及吸纳就业规模、对外捐赠和精准扶贫这些年报中的常规披露项,因此整体情况是社会维度中最好的,总均分达到了45.26,分数较为均匀地分布在28-53分之间,也没有0分出现。在社会维度中,上海、河南、北京、广东在六个属性中的均分都超过了整体均分,是表现较为优秀而均衡的地区。而西藏、甘肃、黑龙江、山西、重庆、青海出现了0分项,亟待提高。

治理维度方面,党建情况是其中最具中国特色的一个属性,由于“三人以上必有党支部”的组织规定,上市公司一般都有较为健全的党组织,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中也基本会披露党建情况,因此这个部分的总均分达到了42.41,除去西藏的异常低分(4.61),其他地区得分都较为均匀地落在31-58分之间,其中最高均分为陕西(57.29)。高管层结构由于考察的是高管离职率、职工高管/女性高管/外籍高管/独立董事占比、管理层薪酬这些数据,而在企业年报中,高管的信息基本都是详细罗列的,因此这一部分总均分为57.38分;由于各地区均分都落在52-67之间(最低均分为辽宁52.30,最高均分为西藏66.17,这也是西藏相对表现最好的一个属性),故方差很小。而高管层行为涉及的是董事会次数和各类董事监事出席率,以及公司战略中是否包含ESG/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等,作为较为正规的上市公司,如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则后面几项分数基本为满分,因此这个部分的总均分是所有属性中最高的,达到了78.43,除了最低分贵州(62.77),其他地区的均分也较为均匀地分布在70-84之间,最高均分为海南(83.40),西藏(82.83)紧随其后。监管与评价方面,由于涉及罚款和纳税这些年报中的基本信息,因此也未出现0分,总均分为57.12的情况下,未满50分的有海南(44.45)、青海(47.11)、甘肃(49.77)、西藏(49.95),最高分为广西(61.84),云南(61.71)紧随其后。最后一个属性为企业披露,较为遗憾的是再次出现了五个0分地区(西藏、黑龙江、海南、甘肃、青海),在总均分为14.54的情况下,陕西(27.27)、广西(25.00)、云南(25.00)、上海(24.54)、河南(24.44)在20分以上。在治理维度中,只有陕西和广西在所有属性中的均分都超过了总均分。

综上所述,不仅是地区间的差异巨大,同一个地区在不同的属性和维度上的得分情况也可以是天壤之别,如西藏、贵州、海南等;而在所有维度都较为优秀的也正是总分较高的地区,如广西、云南、陕西等。

重要地区分析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尚处于地区之间差异较大的状态,本次评级各地区入选企业数量也差异悬殊,因此,有必要特别分析一些重要地区的企业ESG状况。本次评级暂时选择了地理意义上的东部沿海地区(山东、河北、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上海、广东、海南)、长三角地区(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珠三角地区(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和京津冀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而由于东部沿海地区包含省份多,跨度大,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属于跨省城市群,珠三角地区属于广东省内城市群,故分析也分为三组比较:1.全国数据与东部沿海地区数据比较;2.全国数据与长三角、京津冀地区数据比较;3.全国数据与珠三角地区数据比较。

全国与东部沿海地区比较

以全国平均分33.19为分界点来看,全国和东部沿海地区在35分及以下的企业数量占比是十分接近的(58.10%和58.72%),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在最低分段0-15分的占比略低一些,细分到省市情况也能看出,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海南、辽宁在这个分段企业数为0。但是在高分段,东部沿海地区并无明显优势,总分第一的企业也不属于该地区。因此整体来看,东部地区的得分分布和全国几乎一致,但均分还低于全国水平,只有32.82,仅上海、河北、山東、海南、广东、辽宁表现略好。

整体来看,东部地区的环境维度得分分布和全国几乎一致。以全国环境维度平均分19.97为分界点来看,全国和东部沿海地区在20分及以下的企业数量占比依然是十分接近的(55.63%和54.64%),且东部沿海地区在低分段0-15分的企业占比更大。两个高于90分的企业也不在该地区。而浙江、江苏和天津整体情况都较为明显地落后于全国水平。因此东部沿海地区环境维度均分只有19.07。

社会维度是东部地区唯一均分高于全国水平的维度(23.60 vs. 23.22),但差距并不大。只略微体现在>15分的企业数量分布左侧更接近于平滑的正态分布曲线。但其中各省市分数分布形态差异很大,广东、海南、辽宁和上海的均分超过了全国水平。

在治理维度上,东部沿海地区均分依然低于全国水平(49.39 vs. 49.98),主要因为低分段35-45分企业占比大而45-75分企业占比小。不过在最高分段的75-80分企业,东部沿海地区占了7家中的6家。河北、山东和上海的均分超过了全国水平。

全国与长三角、京津冀地区比较

和全国水平相比,京津冀地区的企业在得分分布上有更加均匀的“橄榄形分布”,而长三角B类企业占比明显多,而BBB类企业和AAA类企业占比明显少。

从两地均分差异能更加直观地发现,长三角地区在三个维度上的得分都要明显低于全国水平,而京津冀地区则大大高于全国水平。

细分到属性来看,能看出长三角地区企业最为欠缺之处在于污染排放、环境信息披露、社会投入、高管层行为和监管与评价;只有一个属性(产品质量与安全)均分高于全国水平。与之相反,京津冀地区较为欠缺的地方在于高管层结构,其余属性表现均优于全国水平。

与全国企业总得分分布情况相比,这两个地区的分布情况有明显的差异,最明显的是在15-20分段、30-35分段和55-60分段的差异,这两个地区恰好形成了“互补”的情况。

长三角地区企业在环境维度的得分分布非常集中于低分段,10分以下的就超过了半数,总均分只有15.89,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沿海地区水平。京津冀地区企业在这一部分的得分情况则相反,有一半以上企业得分超过20分,总均分为22.58。

在社会维度得分上,京津冀地区企业正好有50%得分在25分以上,而长三角地区得分在25分以上的只有42.5%。不过落在最高得分区间内的两家企业中有一家在长三角地区,而另一家则不在京津冀地区。

治理维度是三个地区均分差距最小的一个维度,不过,虽然低分段情况较前两个维度稍好,但在50-80高分段上长三角地区企业该分段占比依然比京津冀地区该分段企业占比少了10%。

关于总分和三个维度在两个地区内部省市的得分分布详尽分析,可参见《2019金圆桌ESG评级结果——长三角分析报告》。

全国与珠三角地区比较

除了治理维度,珠三角地区企业在总分和另外两个维度上的均分都高于全国企业均分。

猜你喜欢

均分沿海地区长三角
影响防城港市沿海地区母乳喂养相关因素分析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蝴蝶标本(外一首)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面积均分线的推广
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量化测度
沿海地区青年人才流动趋向规律研究
2014年8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4年七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