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药局药事服务质量降低患者退药率

2020-05-26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1期
关键词:药房药师处方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1)

药品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商品,但这种商品具备一定的特殊性,虽然患者作为消费者有退药的权利,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除药品的质量问题外,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二者之间存在的冲突与矛盾导致医院很难把握退换药的尺度[1-2]。本次研究对我院药局退药的处方进行归纳统计,分析退药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对策,最大程度上降低退药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药房退药的452份处方,将收集数据进行归纳整体。

1.2 研究方法:对退药涉及的科室进行统计,同时统计退药的原因。

2 结果

从退药涉及科室中看出,内科退药率最高,其次为儿科、急诊科;从退药原因上来看,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用药不良反应、医师用药不合理及其他因素,见表1。

3 讨论

3.1 退药原因分析:退药原因主要包括4个方面。

3.1.1 患者自身因素,主要是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差。一些患者在详细阅读了说明书之后,主观的认为用药后有不良反应就说明该药不安全,不愿意继续用药,则要求退药。还有一些患者自我保护意识过度,对照说明书和自身病情,认为药物与自身病情不符合,或者是说明书中并没有明确指出药品与其疾病之间的治疗效果,患者则怀疑医师开具的处方不合理,故要求退药[3-4]。还有一类特殊的患者,婴幼儿用药困难,若医师开具了不方便服用的药品剂型,婴幼儿拒绝服用,家属要求退药。

3.1.2 药物的不良反应因素。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症状主要涉及到过敏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和胃肠道反应等。导致患者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例如患者用药前对自身过敏史并不清楚,或医护人员没有仔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导致其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还有一些药物在使用前进行过敏试验,发现患者并无过敏反应,但在用药后会出现迟发性的过敏症状[5-6]。神经系统反应多是因用一些无需做皮试药物引起的,会导致患者退药。而胃肠道反应在不良反应中较为常见,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患者会要要求退药。

3.1.3 医师因素。部分医师对于电脑输入、药品商品名及通用名不熟悉,导致开具的药方出现错误,或联合用药不合理等,均会增加用药的风险性,不仅会导致患者退药,还可能引发医疗纠纷。

3.1.4 其他因素,主要体现在药房工作纰漏、药品质量差、收费因素等方面[7]。

表1 退药科室及退药原因统计

3.2 干预措施:针对医院药房退药的原因,从以下几方面制定改进方案:

3.2.1 要重视对药品常见不良反应的管理,降低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虽然依靠目前的科学技术,人类尚且不能研制出完全不会引发不良反应的药品,但可通过监测和预防来降低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要加强对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通过分析药品发生不良反应的信息,来避免不良反应的反复出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8-9]。在开具药方时,医师要详细向患者询问是否有过敏史或用药禁忌,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2.2 要不断更新药局药师服务理念,提升临床用药的合理性。药局药师要充分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其工作质量、服务态度与医院整体形象、就诊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医师开具的药方,药师要仔细核对;对于调配的处方,要有据可循,认真落实处方调配的相关规定[10-11]。同时,还要对处方点评制度进行建立和健全,对临床合理用药进行实时监测。此外,药局药师还需要对不合理的处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评价,对医师的处方行为予以规范和监督,以降低退药率,保障用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2.3 要加强对临床医师的培训和职业教育,以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医德医风的建立、职业道德教育一直是医院工作的重心,而提高医务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摆正服务姿态,真正的将患者作为临床工作的中心,这是各临床科室工作人员必备的素质[12]。通过对临床医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培训,能够真正的守好医院诊疗中的最后一关,不仅要保障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也要致力于提高医院的社会形象,增加医院的就诊量。

3.2.4 要实现药房工作机制的不断革新,提升药师的专业素养。在调配药品时,药师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根据调剂流程进行操作,真正做到“四查十对”。在审核处方时,虽然现在大多数医院均用电脑开具处方,但部分医师、部分医院仍然存在手写处方的情况,对于手写处方,务必要保障书写的规范性,详细标注药物的具体名称和使用方法,尤其是一些相似度较高的药品,务必要确保开具处方的准确性,杜绝错别字。同时,对于医师开具的处方,需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以保障所用药物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当药品调配完成后,药剂师要对药品的所有数据进行最终核查,确认无误后签字。包装时,需要将患者的姓名、剂数、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准确标记。

3.2.5 规范退药的相关流程。为降低医院的医患纠纷发生率,我院以现行的法律法规为基础,并综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对退药的流程进行规范化。出现以下几种原因,可以为患者退药:第一,严重、无法耐受不良反应;第二,因患者身体原因或仪器设备故障无法进行预期检查;第三,因医院方面原因导致患者退药。在退药时,应由原处方医师填写退药申请单,详细说明退药的理由,并签名。药房安排专人负责退药,采用双人核对、双人签字的方法。凡是包装完好、标识清晰,且经药房工作人员核对批号无误后,即可为患者办理退药。药房的工作人员每月对退药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并上报到医务科进行汇总。

3.3 小结:本研究结果显示,内科、儿科、急诊科的退药率相对较高;退药主要包括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用药不良反应、医师用药不合理及其他因素;针对退药原因,要从多方面制定改进措施。综上,退药现象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较为常见,对此,医院药局要对自身进行改革,加大药师的培训力度,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最大程度上降低退药率。

猜你喜欢

药房药师处方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面向自动化药房的搬运机器人设计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人间处方
医院药房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探讨
熊真的活过来了
熊真的活过来了
药房里的照相馆
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