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

2020-05-26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1期
关键词:冠心病研究组症状

(辽阳市中心医院导管介入病房,辽宁 辽阳 111000)

冠心病是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出现血管腔狭窄或阻塞等问题,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心肌缺血和缺氧症状,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2]。目前,介入治疗是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但是该方法对患者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容易出现较多的不良发应和并发症,因此在治疗时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对患者的预后及并发症的预防都起着重要的作用[3]。本研究对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疗效尚佳,现总结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4例,患者均确诊为冠心病,符合WHO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并排除肝肾或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严重不全者。7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58.3±5.4)岁。按心功能Killip分级,其中Ⅰ级患者60例,Ⅱ级患者14例。按病情分,其中心绞痛患者45例,心肌梗死患者29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及心功能分级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护理方法:74例冠心病患者均进行介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有术前的准备工作、术中的配合、对患者生病体征的监测,以及对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讲解等等。研究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①术前成立由医师和护士组成的集束化管理小组,提前制定好护理方案。对患者的进行全面的了解,建立患者档案。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详细信息、营养状况、精神状态、临床症状等等都进行初步的评估,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4]。健康教育的方法主要有视频讲解、书面文字及口头宣教等形式,让患者及家属对该病的成因、介入手术、术中术后应该注意的事项及并发症等等,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5]。此外还应提前做好排尿训练。②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及生命体征,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安抚,此外应严格控制对比剂的使用量。注意拔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患者产生强烈的不适感。③术后要增加巡视的次数,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血压的变化,如出现异常,要及时报告主治医师,速度处理。将患者手术的侧肢体抬高,并着重观察穿刺部位皮肤的情况,有无出血点,有无肿胀等[6]。叮嘱患者多喝水,保持每天1000 mL的排尿量。对患者家属进行术后相关护理知识的指导,一旦出现面色苍白或恶心呕吐等症状,要及时告知[7]。④患者出院后进行定期的回访,详细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用药、预防及复诊情况,并进行记录。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质量。

1.4 评价指标[8]: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指标主要有:自觉症状评分、情绪状态评分、身体生理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评分及社会活动评分等,其中分数及总分越高,表示各项或整体生存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所有涉及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表示,行卡方当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上的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研究组并发症3例(8.1%)远低于对照组8例(21.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上的比较(%)

2.2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上的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研究组生存质量总评分为(125.41±7.53),对照组为(101.56±5.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上的比较(±s)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上的比较(±s)

3 讨论

采用介入治疗冠心病虽然患者恢复快,创伤小,但是术后患者容易发生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及经济压力都有所增加,甚至更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有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9]。近几年来,集束化护理在临床许多科室的护理中被逐渐应用起来,且效果显著。集束化护理不仅能够提高临床的护理效果,还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效率。

集束化护理是指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给予患者更加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护理,从而弥补传统护理中的不足,化被动护理为主动干预[10]。冠心病是由于患者血管腔狭窄或闭塞等问题,引起的心肌缺血、坏死和缺氧的症状,从而导致心肌生理特性的改变,诱发患者出现心律失常,采用介入治疗会得到一定的缓解,但是无法纠正患者心肌缺血症状[11]。因此有研究表明[12],患者的术前心理状况,如太过紧张或焦虑,会引起交感神经的兴奋,导致心肌缺血症状加重,进一步诱发术后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将集束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前会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及焦虑、紧张的程度,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制定特定的护理措施,具有非常高的针对性,克服了传统护理方法的盲目性,规范了护理程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及遇到突发性问题的解决速度和水平,避免了因患者不良情绪而引起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术中是集束化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血压及心电图等方面的情况,有利于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异常并及时接受治疗,从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介入治疗术后,一般要去患者卧床休息6 h,并进行加压包扎,导致患者常常出现四肢麻木或疼痛,并伴随肿胀和腰部酸疼。采用集束化管理模式,术后患者侧肢体抬高15°~30°,帮助身体血液循环,缩短包扎的时间,避免出现上述问题。术前的排尿训练,能够减少尿滞留的时间[13-14]。本文将集束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的研究组并发症3例(8.1%),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为8例(21.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这充分说明采用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研究组生存质量总评分为(125.41±7.53),对照组为(101.56±5.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存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可以看出集束化护理有效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诉,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降低了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进一步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冠心病研究组症状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如何使用冠心病保健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