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科住院患者护理中应用全程无缝隙优质服务的临床分析

2020-05-26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1期
关键词:缝隙骨科我院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心医院手足外科,辽宁 大连 116200)

骨科疾病在临床很常见,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患者骨折后,会出现剧烈疼痛感,活动受到限制,给其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临床对于骨科疾病的治疗,有内固定与外固定等不同方法,虽效果均较好,但患者长期康复过程中,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慌、焦虑心理,这就需要医护人员给予其优质护理医疗服务,以此加强患者预后效果,消除患者不良情绪[1]。临床护理模式有很多,但何种护理方法安全有效还有待研究,需要临床进一步探讨。本文以我院骨科住院患者为例,进一步分析全程无缝隙优质护理在其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研究在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进行,抽取我院此阶段的骨科住院患者110例,依据就诊时间,成立为实验组(n=55)、参照组两组(n=55);统计一般资料得知,实验组中,男(n=30),女(n=25),年龄极大值为74岁,年龄极小值为20岁,平均年龄值为(47.15±1.35)岁;住院时间为1~13 d,平均住院时间为(7.05±0.36)d;参照组中,男(n=32),女(n=23),年龄极大值为73岁,年龄极小值为21岁,平均年龄值为(47.24±1.37)岁;住院时间为1~14 d,平均住院时间为(7.07±0.28)d。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经临床诊断,确认为骨科患者;自愿同意此次研究者;排除:患有精神疾病者;重大心肺肾疾病者。两组数据对比,检验的结果显示为P>0.05,统计学不具有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热情接待患者,做好病情评估,为患者营造整洁安静的病房环境[2]。实验组给予全程无缝隙优质服务,具体措施为:①成立无缝隙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由1名护士长、3名普通护士组成,护士长任组长,明确各成员的工作职责,设立护理目标,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医院定期组织培训,强化护理人员操作技能,加强其理论知识,并以教学查房的形式,丰富其工作经验,包括查看患者病情,预防并发症等;②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患者入院时,要做好接待工作,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将骨科相关疾病知识对其讲解,让患者对疾病有基础了解;对于负面情绪比较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要耐心疏导,以温和的语言与其沟通,让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并告知患者,负面情绪会影响预后效果,不利于康复,以此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积极客观的态度面对疾病与治疗;鼓励患者家属多陪同患者,给予其充分的关心与安慰,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让患者明确自身价值;③实行无缝隙排班制度:护理人员排班要具有弹性,保证24 h都有人员值班,及时解答患者疑问。患者检查要有人陪同[3],全程护送,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护理操作要有爱心,多与患者沟通,评估其心理状态;④病情护理:若患者接受手术,需要做好围术期护理,包括生理与心理,帮助患者选择合适体位等;术后康复过程中,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每个月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评估,总结问题,分析风险因素,提出解决措施;⑤饮食护理: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为患者提供营养充足的膳食,以高热量、多维生素食物为主,多吃蔬菜与水果,忌辛辣生冷食物[4];⑥出院指导:帮助患者整理出院用品,将药物使用的方法教给患者,并留下患者电话号码与家庭住址,方便日后随访;⑦每月月底,分析患者出现的不良事件,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若无不良事件,要分析潜在因素,控制风险的发生,为患者营造安全的就医环境。

1.3 观察指标:①生活质量:运用我院自制的生活质量量表评估,评价指标有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躯体活动、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每个评价项目为100分,分数与生活质量成正比;②护理满意度:运用我院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总分值设置为100分,若患者评分85分及以上,则显示为非常满意;评分在65~84分,则为基本满意,若评分在64分及以下,则设置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处理运用SPSS18.0系统;(±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指有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表1显示,实验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各项指标评分高于参照组,统计学含有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比较(±s)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实验组满意度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见表2。

表2 患者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骨科患者多以骨折为主,患者会疼痛难忍,肢体活动受限,需要卧床休养一段时间[5]。骨科涉及的疾病类型较多,其病情复杂,加之其操作性难、工作量大的特点,给护理工作人员带来挑战,需要其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能,能够满足患者对护理多样化的需求。若是护理不当,还会产生多种并发症,不利于预后效果。多数患者对疾病知识并不了解,担心治疗后身体受到损伤,加之经济压力较大,患者负面情绪严重,出现复杂的心理反应,给治疗与护理工作带来困难。现阶段,医疗纠纷是医院的热点问题,若不能有效避免,会给医院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常规护理随着时代的发展,劣势逐渐显现,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需要探寻新的护理方案。全程无缝隙优质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其改变了传统的护理观念,让护理人员被动的服务,转变为主动为患者服务[6],弥补了护理中存在不足,通过建立护理流程,让护理人员逐步落实,从而为患者更好的服务。结合骨科住院患者的需求,无缝隙优质服务可以将各环节连接起来,具有较强的衔接性,引起了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使其对自身职能有正确的认识,增强了责任感,从而避免在护理过程中出现问题。另外无缝隙护理可以处理突发事件,增进护患关系,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提升其护理技巧,增强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7],有效控制护理风险的发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以此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中的无缝隙优质服务,通过建立护理小组实现,保证患者24 h都可以得到护理服务,不仅可以提升护理效率,还可以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护理小组在贯彻护理活动中,能够依据患者需求,为其提供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同时加入的心理护理,体现了人性化的护理理念,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关注患者疾病的同时,也注重其内心感受,让其感受到人文关怀,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8-10]。上述措施的实施,有利于提升医院整体护理质量,让患者在住院过程中,接受无缝隙的护理服务,保证治疗效果达到最佳。

本次研究中,患者在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措施以后,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在社会功能、认知能力等方面,患者评分均显著提升,且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由此显示了实验组方法的优势,说明无缝隙护理服务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在护理满意度上,实验组概率高达94.55%,参照组满意度只有81.82%,说明患者更加满意与认可全程无缝隙优质服务的效果。

综上所述,结合骨科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将全程无缝隙优质护理运用其中,可改善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运用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缝隙骨科我院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雨的缝隙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空中翱翔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