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出血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5-26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1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脑出血肢体

(大连市民政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大连 116000)

脑出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这种病情多发生在中老年群体当中,发病后会使患者产生较为严重的痛苦,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1]。对于患者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将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症当中比较常见的病症,临床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都相对较高,一般是因为高血压、脑血管病变和颅内动脉瘤等而导致病情发生,所以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需要为患者配合良好的护理[2]。本文主要分析优质护理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应用所取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的研究对象来自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住院患者,选择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每组患者平均为14例。常规护理组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6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82岁,最小年龄为56岁,平均年龄(71.5±6.8)岁;优质护理组当中,有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同样为7例,患者最大年龄为81岁,最小年龄为58岁,平均年龄(68.2±8.4)岁。两组患者均为脑出血患者,诊断符合该病症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排除存在精神的病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符合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标准。经统计学软件检验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常规护理组落实常规的护理方案。优质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如下:①常规监测:需要遵医嘱对患者进行常规的监测,主要观察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后的效果,并且严密的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表现,了解患者的瞳孔变化状况和意识状态[3]。②心理指导:需要耐心的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的安抚,使患者家属能够积极的配合相关治疗和护理,提升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4]。③饮食干预:饮食上应该本着低盐、低脂和低胆固醇的食物为主,患者提供丰富的维生素,保证患者每日的饮水量,避免患者存在有便秘症状,避免患者存在应激性溃疡[5]。④预防性护理:防止患者存在一切和血压以及颅内压升高因素有关的因素出现,避免移动患者的头部,避免突然用力或情绪激动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需要抬高患者的头部,或者将患者的床头垫高,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脑水肿状况[6]。⑤体位干预:保证患者的瘫痪肢体功能区位置的良好性,还要预防患者出现压疮和褥疮,及时为患者进行翻身等相关工作,维持患者的衣物和床单的干燥性与整洁性,定期做好对患者皮肤的维护,保证患者口腔卫生。因瘫痪肢体的肌肉松弛导致患者存在静脉回流不畅,很容易使患者出现水肿状况。所以对患者护理时应指导患者和家属定时进行翻身,更换体位以健侧卧位为主,每隔1 h对患者进行一次翻身,避免在翻身的过程中用力牵拉患者患肢导致患者肢体出现压迫,每次需要对患者进行翻身的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侧关节功能[7]。⑥康复干预:尽早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和语言功能的恢复锻炼,指导患者进行手关节的生殖和手指的伸开,做好各个关节的恢复功能,指导患者尽早进行主动排尿。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需要在患者病情稳定时进行,康复训练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早期康复训练方案,首先指导患者进行肢体的摆放,需要将软枕放在患者的肩部、背部和两腿之间,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压疮等相关并发症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改善静脉血栓,减轻后遗症对患者肢体的影响。对患者进行被动运动护理,在患者发病后次日为患者进行相关指导,对患者进行被动的运动。首先对患者头部进行按摩,选择采用拇指揉捏,对患者上肢进行弹指法按压,合理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调整按压的力量[8]。对患者的按摩时间不得超过30 min每次,每日为患者进行一次按摩。指导患者进行相关的肢体训练,患者要做好站立、步行等各项的运动,注意不能够操之过急,首先可以借助拐杖和扶手等对患者进行简单的练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血液的循环,在练习的过程当中应注意以患者的耐受为主,同时应该不断的坚持。需要避免运动过大导致患者脑出血再发的情况出现,对患者进行相关的锻炼过程中首先坚持以基础的生活功能锻炼为主,如指导患者进行穿衣、进食、洗漱和如厕。

1.3 观察指标:评价分为两组研究对象并发症的发生率,调查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和欧洲卒中评分(ESS)。CSS评分最高为45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神经缺损程度越严重;ESS评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越好[9]。

1.4 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有数据均调入统计学软件中进行检验,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明显,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注:本文采用统计学软件IBM SPSS25.0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护理后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常规护理组为28.57%(4/14),优质护理组为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护理以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和欧洲卒中评分(ESS)进行比较,干预前两组无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优质护理组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本文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效果评价比较(±s)

表1 本文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效果评价比较(±s)

3 结论

最近这几年,我国的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重,使得我国脑血管病变发生率逐年提高,对于患者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性治疗,就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脑出血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病症,这种病情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脑出血急性期是病情发展到了一种严重的状况,如果不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将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0]。

临床对脑出血患者应重视对患者的治疗,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使患者能够卧床休息,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性,对于呼吸道当中的吸入物和分泌物及时清除,必要的时候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加以干预。除此以外,积极的对患者进行降颅压也十分重要。对患者进行积极的降低颅内压处理,需控制患者的脑水肿状况,为患者选择甘油果糖、呋塞米或甘露醇等脱水剂来降低患者的颅内压。还要为患者做好降压工作,需密切对患者的血压状况进行观察,了解患者的血压变化,如果患者血压存在增高的情况,需要选择合理的降压药物对患者进行降压,治疗过程中可以为患者选择依那普利、非洛地平或氨氯地平等药物进行降压处理[11]。积极的对患者的相关并发症进行治疗和纠正,为患者选择神经营养剂保护患者的脑组织,为患者选择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并且相应的为患者进行抗感染处理,避免患者存在有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做好对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和新功能障碍、癫痫等相关病症的治疗。同时为患者根据实际状况选择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当患者的某一部位血肿继续增大,临床症状得以明显加剧的时候,临床症状得以明显加剧的时候随时为患者进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手术进行治疗,术后常规为患者进行内科治疗[12]。

患者治疗以后容易面临着多种并发症情况,如患者治疗以后存在脑疝,因此对于脑出血应该进行必要的指导,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这样才能有效预防患者出现不良的症状,这对于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选择采用优质护理,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干预,对于患者的影响,从本文结果中可以看出,本文的优质护理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本文的优质护理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说明了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为患者在进行优质护理的过程中能够为患者有效的配合周密的护理加以干预,对于患者的生命体征状况进行动态的观测,能够在患者出现脑疝的前期进行干预性指导,对于改善相关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需要积极的对患者进行相关的饮食指导和心理干预,能够做好防护性的护理工作,病情发生后为患者积极的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对相关神经功能的改善,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的时候患者必须进行简单的被动训练,按照从大关节到小关节的顺序进行相关的按摩,保证按摩的力度和频率适当,适当的选择采用针灸和理疗等方法对患者进行干预,对神经功能进行刺激,保证患者肢体的灵活,防止患者出现肌肉萎缩等等。不断强化对患者的肢体功能的锻炼,变被动为主动训练,使患者能够在床上简单的进行一些主动的躯干部位的训练,有助于对患者的躯干部位和肌肉的恢复,对于患者的关节弹性进行调整。还能够降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优质护理在护理落实的过程中属于全新的护理模式,在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而且能够周密的对患者进行相关的保护,所以能够在相关并发症和不良状况没有发 生之前进行相关的针对性干预,大大的降低了不良状况发生的可能性,并且提升了患者预后和恢复的质量,对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对患者落实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为患者配合周密的护理,强化了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动态观测,可在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前期进行相关的干预性指导,能够对患者的预后进行改善,积极的为患者提供饮食干预和心理干预,还能做好相关的康复训练,有效的对患者病情进行干预性防治,对于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脑出血患者在护理时落实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的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评分,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脑出血肢体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