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关爱护理对流产后妇女生育健康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0-05-26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1期
关键词:节育健康心理延续性

(广东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广东 广州 510600)

由于我国人口素质的不均衡,性安全知识的认知程度不一,导致了我国因意外妊娠而行流产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随着医护模式的转变,WHO推荐了标准化的流产后关爱服务模式,建议通过集体宣教、一对一咨询、术后随访等综合方式避免意外妊娠的再次发生[1]。研究表明,延续性护理在院外护理、宣教随访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2]。为了探索延续性关爱护理对流产后妇女生育健康心理状态的影响,笔者比较了延续护理与常规护理影响流产后妇女生育健康心理状态的差异,发现延续性关爱护理对流产后妇女生育健康心理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12例患者均因意外怀孕而于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间在我科行人工或药物流产终止妊娠。其中观察组年龄24~39岁,平均年龄(30.63±3.35)岁;初次妊娠39人,再次妊娠17人;妊娠时间5~9周,平均(7.06±1.08)周。对照组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29.88±3.98)岁;初次妊娠32人,再次妊娠24人;妊娠时间5~9周,平均(7.22±0.99)周。所有孕妇均为单胎,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经妇科门诊B超检查确诊为宫内早期妊娠,排除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禁忌证,在签署知情同意的原则下行经阴道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或药物流产治疗。

1.2.2 护理措施

1.2.2.1 常规护理:①在流产前对患者做治疗方案的全面介绍、宣教指导,注意事项的交代等。②流产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配合医师进行流产的相关操作,并仔细辨认负压吸出物的性质,区分绒毛组织与胎膜组织。③流产后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饮食调理、康复护理以及预防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④离院时做好离院指导以及定期复查事项。

1.2.2.2 延续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将延续性护理的定向、敏感、控制和评估4个主旨融入整个护理的过程中[3]。①流产前心理定向护理。在流产前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细心的交流,通过定向分析发现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顾虑,对患者及家属所顾虑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与解释,解除患者术前心理的紧张程度。②住院期间敏感操作护理。对于行人工流产者,除配合医师操作以及紧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以外,还以指导和传教的方式跟患者进行沟通,以最简单、易懂、有效的方式向患者解释在手术过程中如何配合医师操作,以顺利完成人工流产术,尽最大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程度。③流产后控制性指导护理。流产除向患者指导常规的饮食搭配、康复方法、预防并发症事项等,还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控制性指导,比如对肥胖患者进行合理饮食指导,对情绪过度紧张患者进行保健放松操指导等等。④院外评估及随访护理。在患者离院时进行个体化的宣教指导,对患者进行避孕节育方式的宣教,让患者更深入了解多层次、多种类的避孕节育措施,同时还对患者进行预防再次意外妊娠的详细教育。并在离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定期随访患者的生育健康状况。

1.3 观察指标

1.3.1 抑郁心理评分[4]: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所有患者进行人流术前后的抑郁心理评分,一共20个项目,总分80分,其中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1.3.2 避孕节育措施选择:离院后由专人负责在术后随访患者在1年内有主动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包括结扎、上环、皮埋、避孕药、避孕套等方式)人数的比例。

1.3.3 1年内再次意外妊娠率:离院后由专人负责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定期随访患者再次发生意外妊娠的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年龄、孕周、妊娠次数、流产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2.2 两组流产前后抑郁心理状态比较:流产前两组抑郁心理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流产后观察组抑郁心理评分(43.48±7.7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9.98±6.48)分(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流产前后生育抑郁心理状态比较

2.3 两组流产后避孕节育落实情况与再次意外妊娠发生状况比较:流产后1年内观察组的避孕节育措施实施率58.93%(33/56)显著高于对照组21.43%(12/56)(P<0.05),再次意外妊娠率5.36%(3/56)显著低于对照组8.93%(5/56)(P<0.05),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流产后避孕节育落实情况与再次意外妊娠发生状况比较

3 讨论

随着性观念的转变,意外妊娠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流产虽然解决了意外妊娠带来的烦恼,但也容易引起宫腔感染、子宫损伤、流产综合征等一系列并发症,而给妇女的身心健康带了重大的伤害[5]。国外研究表明,加强关爱护理是改善流产后女性心理、生理健康,预防再次意外妊娠发生的有效手段[6]。延续性关爱护理可以通过规范化、系统化的集中宣教、一对一咨询、密切随访等对流产后的妇女进行服务,对于提高流产后妇女的生育健康心理状态有着良好的效果。石延芳[7]对未婚人工流产患者进行人工流产关爱护理干预发现,人工流产关爱护理模式能提升未婚人工流产患者的避孕知识认知水平,改善心理状态。我们在研究中也发现:112例妇女中,流产后观察组抑郁心理评分(43.48±7.7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9.98±6.48分)(P<0.05)。我们分析主要原因是意外妊娠的妇女常常容易出现精神紧张、恐惧、害怕等心理,她们对于流产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再加上对于家庭、社会多方面的顾虑和担忧,心理压力就会显著加大。这时候通过一对一术前定向的心理疏导、护理关爱就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延续性关爱护理由流产前心理定向护理、住院期间敏感操作护理、流产后控制性指导护理、院外评估及随访护理四个部分组成。尤其是流产后控制性指导护理与院外评估和随访,这种将在医院期间的护理模式进行院外延续,是将医院关爱护理服务向家庭、社区、社会延伸的综合服务模式。国内外学者认为,延续性关爱护理可以将以患者被动治疗为主的诊疗模式发展成患者以预防为主,提高了患者在院外自觉避孕节育的意识,对预防意外妊娠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8]。唐珂等[9]对因意外怀孕要求人工流产的500例患者实施流产后关爱延续服务,建立电子档案,进行“一对一”咨询和集体健康教育,提供避孕知识,指导避孕方法,结果发现:流产后关爱延续服务可有效指导人工流产患者术后选择更好的避孕方法,有助于提高生殖健康水平。蔡英如等[10]对流产后关爱服务在门诊人工流产患者中的实践研究中发现,7373例流产后避孕措施落实率98.5%,1年内重复流产率2.7%。我们在研究中也发现:112例妇女中,观察组避孕节育措施实施率58.93%(33/56)显著高于对照组21.43%(12/56)(P<0.05),1年内再次意外妊娠率5.36%(3/56)显著低于对照组8.93%(5/56)(P<0.05)。通过延续性关爱护理,让发生过意外妊娠的患者能够自觉避孕节育,提高在性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意识,以避免再次意外妊娠的发生。

综上所述,延续性关爱护理具有持续性、科学性、整体性,它不仅可以患者就诊期间发挥相应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为患者在院外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专业性的护理服务,有效地提高了患者院外自我护理的意识和能力,能够改善患者生育健康心理状态,提高避孕节育措施实施率,对预防流产后再次妊娠有着良好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节育健康心理延续性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浅谈节育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加强班级教育有效管理,激发学生追求幸福指数
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健康心理
马斯洛理论与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健康心理养成教育研究
民国时期关于“生育节制”的四大论战
影响农村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的潜在因素分析
青少年不健康心理的矫治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