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价不同手术方式对中晚期胆囊癌患者生存的影响

2020-05-26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1期
关键词:胆囊癌胆管根治术

(大连九洲世纪医院普外科,辽宁 大连 116400)

胆囊癌主要是指原发于胆囊上的一种恶性肿瘤,一般常见的肿瘤类型为腺癌,占所有胆囊癌的80%,另外还常见于鳞癌、混合癌等,同时也包括未分化癌的胆囊癌,该疾病最大的特点为恶性程度高,具有极高的转移性,且能在早期就发生转移,但是,就目前的医学水平而言,患有胆囊癌的患者,早期难以被发现,多被误诊为胆囊炎,同时,在治疗胆囊癌的过程中,该疾病对化疗药物不敏感,导致治疗效果不佳[1]。因此,为了能够找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方法,本文主要针对患有中晚期胆囊癌的患者,通过采用不同手术方式以后,对其临床效果和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其中,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本院(2017年7月1日至2019年7月1日)期间,接受中晚期胆囊癌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200例,将其分为手术一组、二组、三组、四组(n=50),并对其进行胆囊癌扩大根治术、单纯胆管内或者胆管外引流术、胆囊癌切除术、胆囊癌淋巴结清扫术。其中手术一组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例为(32∶18),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0.56±8.58)岁;手术二组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例为(33∶17),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0.89±7.56)岁;手术三组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例为(34∶16),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1.56±8.12)岁;手术四组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例为(36∶14),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2.36±8.25)岁。本次研究中四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等数据均不存在差异,可以进行对比(P>0.05)。纳入标准:①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患者均被确诊为中晚期胆囊癌患者。②取得相关伦理研究协会的同意,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排除对相关治疗药剂具有治疗禁忌证的患者。②排除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③排除患有重大肝、心、肾功能衰竭的患者[2]。

1.2 方法:在术前,先对患者进行B超、CT和核磁共振检查,确定患者的病理特征,癌变位置、癌变大小,同时对患者进行各项指标的监测,指标合格者,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在本次研究中,对手术一组患者采用胆囊癌扩大根治术,对手术二组患者采用单纯胆管内或者胆管外引流术,对手术三组患者采用胆囊癌切除术,对手术四组患者采用胆囊癌淋巴结清扫术。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的方法,在治疗过程中,确定患者腹腔内没有积液以及凝血功能正常,给予患者术后抗感染治疗,配合使用抗生素。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3.1 对比四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显效:患者通过手术治疗以后,疼痛感明显降低,各项指标得到有效控制,生存率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不良反应降低,皮肤瘙痒症状得到明显好转;有效:患者通过手术治疗以后,疼痛感基本降低,各项指标得到基本控制,生存率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基本改善,不良反应基本降低,皮肤瘙痒症状得到有效好转;无效:患者通过手术治疗以后,疼痛加剧,各项指标难以得到控制,生存率无改善,生活质量较差,并非各种不良反应,皮肤瘙痒症状加剧。

1.3.2 对比四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通过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腹部肿痛、呕吐、皮肤瘙痒、伤口化脓等。

1.3.3 对比四组患者的疼痛度评分。采用VAS评分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疼痛评分采用VAS评分法,分值越高,疼痛度越高,其中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3]。

1.3.4 对比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生存质量。生存质量通过术后随访的情况进行对比,分为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方法为:SPSS17.00;用百分数(%)和(±s)进行计数,组间检验用卡方、t表示,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四组患者的治疗效率:在本次研究中,手术一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6%(43/50)要明显高于手术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2%(34/50)、手术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54%(27/50)、手术四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8%(39/50),相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对比四组患者的治疗效率[n(%)]

2.2 对比四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在本次研究中,手术一组患者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6%(8/50),其中主要有3例患者出现腹部肿痛、2例患者出现呕吐、1例患者出现皮肤瘙痒、2例患者出现伤口化脓现象;手术二组患者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0%(15/50),其中主要有5例患者出现腹部肿痛、3例患者出现呕吐、4例患者出现皮肤瘙痒、3例患者出现伤口化脓现象;手术三组患者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0%(20/50),其中主要有8例患者出现腹部肿痛、5例患者出现呕吐、4例患者出现皮肤瘙痒、3例患者出现伤口化脓现象;手术四组患者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8%(9/50),其中主要有3例患者出现腹部肿痛、3例患者出现呕吐、2例患者出现皮肤瘙痒、1例患者出现伤口化脓现象;其中手术一组组的不良反应率要明显低于手术二组、三组、四组,P=0.0003,0.007,0.004,χ2=7.083,9.002,10.883。

2.3 对比四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在本次研究中,手术一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为(4.36±1.12)分,手术二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为(5.32±1.07)分,手术三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为(5.11±0.89)分,手术四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为(4.75±1.02)分,四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具有一定差异,其中,手术一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其他四组,P=0.002,0.001,0.001,t=9.983,10.883,12.739。

2.4 对比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在本次研究中,手术一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8.78±10.23)min,住院时间(7.89±2.23)d,手术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02.36±11.26)min,住院时间(10.26±2.03)d,手术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23.69±11.98)min,住院时间(1 1.5 9±1.9 8)d,手术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90.23±8.69)min,住院时间(8.98±1.25)d,其中,手术一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要小于其他四组,P=0.003,0.001,0.001,0.003,t=9.289,10.003,12.384,14.288。

2.5 对比四组患者的生存率: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以后,手术一组患者3个月内的生存率为100%(50/50),6个月的生存率为80%(40/50),12个月的生存率为62%(31/50);手术二组患者3个月内的生存率为82%(41/50),6个月的生存率为64%(32/50),12个月的生存率为54%(27/50);手术三组患者3个月内的生存率为87%(43/50),6个月的生存率为74%(37/50),12个月的生存率为56%(28/50);手术四组患者3个月内的生存率为90%(45/50),6个月的生存率为78%(39/50),12个月的生存率为60%(30/50),P=0.001,0.003,0.001,χ2=9.083,10.883,14.299。

3 讨论

胆囊癌主要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为消化道异常,一般来说,患有胆囊癌的患者,90%的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对油腻的食物感到厌恶等,这是因为患者由于患病以后胆囊功能不全,不能及时对脂肪类的食物进行消化导致的,其次,80%以上的患者,在患病以后,会出现右上腹疼痛的症状,导致很多医师在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的时候,误诊为胆囊结石或者是胆囊炎,一般来说,右上腹疼痛的患者,会出现持续性的隐痛或者钝痛现象,有时后还会伴随有剧痛发生,甚至引发全身疼痛,尤其是背部和肩部,另外,患有胆囊癌的患者右上腹部会出现肿块,可将其定义为增大型胆囊,患有胆囊癌的患者,其眼睛还会出现黄疸现象,皮肤出现大面积瘙痒症状,晚期患者还会发生胆道梗阻[4]。

在治疗胆囊癌患者的过程中,主要采用超声进行检查,利用B超检查的过程中,其操作较为简单,对患者无损伤,同时可以进行多次扫描,确诊率一般能到达90%以上,在对患者的疾病进行筛查的时候,该检查方法为首选方法。同时还可以利用CT扫描、核磁共振检查(MRI)、PET-CT以及实验室检查等,对患者的癌症类型、病变特点做进一步的检查[5]。

在对患有胆囊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常采用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其中主要包括:胆囊癌扩大根治术,单纯胆管内或者胆管外引流术,胆囊癌淋巴结清扫术,胆囊癌切除术等。

针对患有早期胆囊癌的患者来说,在对其进行治疗的时候,最常采用的手术方法为传统的手术切除方法,一般来说,只要患者的身体指标达到手术标准,就可以尽早、尽快的将患者的病变胆囊组织切除,防止患者出现癌细胞扩散等症状,通过进一步检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淋巴结等清除手术[6]。

对于中晚期胆囊癌患者来说,一般需要对患者的病变位置和胆囊肌层进行淋巴结清扫手术,能够有效对患者的肝脏组织、引流胆囊等区域的淋巴结进行清扫,当患者出现肝外胆道受累时后,可以对患者进行肝外胆管切除手术[6]。

尤其针对晚期胆囊癌的患者来说,根据患者的病情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对于伴随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来说,采取扩大切除手术的远期效果一般,但是,总体来说,采用胆囊癌扩大根治术的效果要远远高于单纯胆管内或者胆管外引流术、胆囊癌淋巴结清扫术、胆囊癌切除术,其次为胆囊癌淋巴结清扫术,在治疗过程中,将胆囊癌扩大根治术与胆囊癌淋巴结清扫术相互配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治疗效率[7]。

另外,针对术后并发症进行治疗的时候,由于晚期胆囊癌患者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针对并发症要进行相关的治疗,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8-10]。

综上所述,针对患有中晚期胆囊癌的患者,通过采用不同手术方式以后,其治疗效率、手术结果各有不同,其中采用胆囊癌扩大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其各项治疗均要优于其他手术方法,剩下的手术方法其效率、生产时间等以胆囊癌淋巴结清扫术、单纯胆管内或者胆管外引流术、胆囊癌切除术依次递减。因此,淋胆囊癌扩大根治术值得在治疗晚期胆囊癌的临床医学中推广和使用,该手术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患者的疼痛感。

猜你喜欢

胆囊癌胆管根治术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胆囊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miR-142-5p通过CCND1调控胆囊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腹腔镜下胆管腔内整形技术治疗北绕型右后叶胆管结石合并开口狭窄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microRNA在胆囊癌中的作用
乳晕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