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石楼县为例浅谈对地质灾害的认识

2020-05-25申欣凯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8期
关键词:滑坡

申欣凯

摘  要:近年来,地质灾害频发,极大地危害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因此了解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山西省石楼县为例着重分析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环境及其成因,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防治建议,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石楼县;不稳定性斜坡;崩塌;滑坡

石楼县地处黄土高原吕梁山西麓,地形起伏高差大,地质构造条件复杂,年降水量集中,形成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动力条件充分,自然地质灾害极易发生,由公路等设施建设引发的崩塌、滑坡等人为地质灾害也时有发生。全面掌握石楼县地质灾害特征,有助于保障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石楼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 地形地貌

石楼县地处黄河中游东岸,吕梁山脉以西、属于黄土高原一部分。地势东高西低,郡山连绵,地表复盖有深厚的黄土,因受流水侵蚀、冲刷,沟壑纵横,地形破碎。

2 地质灾害特征

石楼县地质灾害具有分布广、数量多的特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共373处,斜坡336处、滑坡6处、崩塌30处、泥石流1处。全县全境都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

2.1不稳定斜坡

不稳定斜坡指目前正处于或将来可能处于变形阶段,进一步发展可形成崩塌或滑坡灾害的斜坡,是一种潜在地质灾害,也是石楼县最主要的地质灾害。

2.1.1不稳定斜坡的坡度分布区间

坡度是影响斜坡稳定性的最主要因素。据调查资料统计,石楼县不稳定斜坡坡度分布区间较大,在47~85°之间。在这一区间内,斜坡均有失稳,形成地质灾害的可能。

2.1.2变形破坏方式

由于控制和诱发斜坡变形破坏的因素很多,所以,斜坡是否必然发生破坏及其破坏的方式也是不确定的。结合实际调查情况,不稳定斜坡的发展趋势一般有两种:其一是斜坡失稳;其二是较长时间维持不稳定状态。

(1)斜坡失稳

斜坡失稳,主要破坏形式是发生崩塌和滑坡。据调查统计,滑坡或崩塌的形成与斜坡原始坡度有关。形成滑坡的斜坡一般原始坡度小于形成崩塌的原始坡度,根据该地区经验,坡度<60°时,很少发生崩塌,当原始坡度在21~60°之间时,以滑坡为主;当原始坡度在61~70°之间时,以崩塌为主;滑坡偶有发生,当原始坡度>70°,基本没有滑坡发生,崩塌比较发育。

(2)维持不稳定状态

斜坡在演变过程中,会出现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变形与破坏,斜坡的稳定和不稳定状态是斜坡动态平衡的阶段性表现,稳定是相对的,不稳定是绝对的。调查区目前所见的斜坡大多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考验,处于动态平衡中。

2.1.3变形破坏模式

不稳定斜坡在石楼县存在区域集中分布特征,变形破坏模式多样,主要存在以下两种类型。

(1)不稳定斜坡岩土结构类型

黄土斜坡:整个斜坡由中-晚更新世黄土组成,坡高数10.3-130米,坡度60~90°,特别是接近于90°的常见。坡面上黄土裸露,没有植被或植被稀疏,坡面冲沟发育。

(2)变形破坏的力学模式

滑移—拉裂模式是县内斜坡变形破坏最普遍的模式。在坡脚遭受破坏时,斜坡土体向坡前临空方向发生剪切蠕滑,斜坡后缘自上而下发生拉裂,破坏模式一般形成黄土滑坡。

2.2崩塌

崩塌为石楼县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主要分布在人类工程活动较为强烈的地段,尤其是村庄周围分布较为集中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

2.2.1发育特征

县内崩塌均为黄土崩塌,规模均为小型;黄土崩塌为主要类型,崩塌变形破坏形式多样。据资料统计,产生崩塌的坡型均为直线型,黄土崩塌变形模式存在倾倒式和滑移式2种。

2.2.2分布特征及危害性

县内崩塌分布基本为点状分布,且大部分分布于人口密集的八条沟区域,该类隐患点最大特点为分布范围较大,崩塌斜坡高且陡立,隐蔽性强,且时常发生,瞬间发生,速度快,危害性较大,造成的影响也较严重,防治困難。

2.3滑坡

滑坡其活动性强,破坏性大的特点,造成预防治理困难。

2.3.1物质组成

县内滑坡体岩性基本为第四系上统马兰组粉砂土及中统粉质黏土;而滑动面物质组成,为粉质黏土。

2.3.2形态特征

县内滑坡上均为黄土滑坡,滑坡的形态特征在实地和正射影像上都是比较容易识别的。滑坡后壁平面形态多呈典型的圈椅状,形态明显,后壁位于黄土梁峁斜坡中上部,坡度多在42°~65°之间。滑坡前缘表现为舌状或长舌状,滑坡平面形态为半圆形。

2.3.3变形特征

(1)滑坡后壁

滑坡后壁是滑坡体最为显著的特征要素之一,其位置较高,平面形态多呈弧形。后壁坡度一般较大,坡向与原始坡向基本保持一致,坡度明显大于原始坡面坡度;顶部与原始斜坡坡面相交,形成明显的坡度转折(或陡坎),滑坡越新转折越清晰。

(2)滑坡侧缘

滑坡侧缘分两部分:上部为侧壁,与后壁特征相近;下部为滑体边界,在滑动中滑体堆积于下方,向两侧扩展。

(3)滑坡前缘

县内滑坡均为黄土,前缘基本都是凌乱松散的堆积在坡脚,故一般看不到剪切面及临空面。

2.3.4内部特征

滑坡体:受黄土斜坡地质结构制约,滑坡体主要由黄土状土组成,土体组成单一。滑体在滑动时松动解体,稳定后在重力作用下,又重新压密固结。在滑坡前缘,可见土石混杂体。

3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具体防治原则如下:

3.1“预防为主、预防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地质灾害防治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一旦形成地质灾害,治理起来非常被动,而且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而保护地质环境,则是变被动为主动,防患于未然。

3.2“专业防治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原则

每年定期对地质灾害点进行排查、监测工作,排查工作由专人负责,并结合地质灾害技术支撑单位开展,降低地质灾害危险。

3.3“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相结合”的原则

地质灾害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到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根据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和危害性大小,从实际的财力物力出发,分轻重缓急,规划安排。

3.4“综合防治-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

综合措施主要分为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而对于非工程措施,主要为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是地质环境保护的两种主要方法,应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庞国兴,李金轩,陈军锋.山西省太谷县地质灾害及防治[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8,19(2):22-26,66.

[2]  郭志军,谢红东,艾灿伟.贵州省赫章县地质灾害发育的分形特征[J].中国煤炭地质,2019,31(9):70-74.

猜你喜欢

滑坡
某停车场滑坡分析及治理措施
山体滑坡,如何施救与自救
夏季大山里的隐形杀手——滑坡
论地质勘察中如何防治滑坡问题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陕南某堆积层滑坡的变形特点及成因分析
地质灾害—滑坡调查评价
滑 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