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2020-05-25郝仙凤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4期
关键词:内心科学精神

郝仙凤

摘 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能力,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科学精神。在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生的质疑精神?我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挑战权威,敢于质疑;二是民主氛围,愿意质疑;三是创设情境,善于质疑。让质疑成为一种常态,伴随学生终身。

关键词:质疑;小学科学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4-0148-01

社会在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潮流,也为了我国教育具有国际竞争力,我國提出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此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其中,提到了批判质疑的科学精神。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落实这一科学精神,值得我们探索。“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质疑对于学生而言,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能力之一,同时也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必要前提。

现行科学教学期间,学生质疑精神的形成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不善于质疑。学生较少或者没有质疑意识,不善于思考,不肯思考,总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其二是不敢于质疑,学生对某个知识产生质疑,但藏在心里,没有表现出来,呈潜在状态。造成学生质疑精神不强的原因,一是课堂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质疑。教师根据教案要求展开科学教学,期间并没有让学生主动质疑,导致教学氛围过于死板。二是受学生前概念的影响,由于学生阅读科学方面的书籍有限,导致已有的知识水平不够,难以质疑。三是学生上课缺乏积极性,他们的学习意愿不强烈。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的质疑精神,我认为可以从鼓励、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质疑入手。突出课堂上学生的好奇心理,将内心对课堂与教师的畏惧感消除,敢于提出内心的疑问,在教师的帮助下敢于并且学会质疑。

1.挑战权威,敢于质疑

科学知识在不断地发展更新,曾经的真理可能以后会被推翻。像科学五下宇宙单元,地心说在当时被人们所认可,但被后来的日心说所推翻。日心说比地心说有一定的进步性,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教育学生不要对权威及已经掌握的知识形成迷信的心理,这会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造成限制,同时也阻碍了质疑环境的创建。学生要相信自己,不能因为盲目迷信与教材和教师而抑制质疑的想法,或者因为内心的畏惧心理,担心自己在课堂上提出质疑会受到教师以及其他学生的嘲笑。

课堂上对于学生的教学指导,要从内心着手,帮助其消除畏惧心理,树立质疑思维,面对教材中的知识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则要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即便学生表述存在错误,可以为其提供改正的机会,不能急于批评。另外,课堂上要开展适时教育,指导学生不能以教材和教师为主,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质疑。作为教师,则要鼓励并且学生提出的质疑,为学生创建民主的质疑环境,提高学生自信心的同时,勇于提出内心的想法。在学习三上科学叶的结构时,我说了一句“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片”。部分同学不同意,他们认为可以找到完全相同的两片叶片。之后,我让学生到教室外寻找完全相同的叶片,结果没有找到,最终学生认可教师的想法。针对能够质疑教师的学生,要认可这种质疑的精神,鼓励他们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2.民主氛围,愿意质疑

科学教学期间,教师要遵循民主原则,创建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师生之间要民主、平等。这样,学生才会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意见。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对书本知识多质疑,当班里有同学积极地发表个人想法,要给予认可和表扬;当学生勇于表达自己对理论的不同意见时,需要给予激烈的掌声;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有建设性的问题,教师除了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外,还要对该名学生予以表扬。总而言之,教师对学生寄予更高的期望,学生会更加认可自己,将教师的信任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反之,学生提出质疑与见解之后,换来的是教师与其他同学的嘲笑,会因为这些不恰当的举措抹杀学生自信心。所以,即便学生所表达的观点与问题不具备借鉴价值,教师也不能予以指责,而是要秉持宽容的态度肯定学生,并且为其提供改正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质疑意识,敢于在课堂上提出质疑。

3.创设情境,善于质疑

课堂中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发学生质疑,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使学生在课堂上养成了质疑、敢问的习惯。在平时教学中,个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也没有集中精神思考,无法发现知识点中存在的问题。这时我在课堂上引入趣味实验,同时以视频和投影等设备作为辅助,以此来调动学生求知欲。如:三上科学第三单元第四课《它们吸水吗》教师出示几种不同材料,制造一点麻烦,比如,一杯水不小心洒在桌子上了,问同学们你们用哪种材料把桌上的水擦掉?为什么选用这种材料呢?学生纷纷开动脑筋,争先恐后回答,对其他同学的回答或赞同或质疑。学生积极性有显著增加,积极投入到课堂上分析、解决问题,从而产生质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科学教学中,适时引导、培养学生质疑是科学教师的责任。如何在有限的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质疑有效性,值得我们去继续探索。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案,引导学生愿意质疑,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学会质疑。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上课外的时间,时时会质疑,处处有质疑。为培养学生有质疑的科学精神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喻伯军 .“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案例解读[J].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

猜你喜欢

内心科学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拿出精神
科学拔牙
内心不能碰的按钮
一块生锈的铁
拥有强大的内心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