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爱孩子从家校沟通开始

2020-05-25张雅茹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4期
关键词:家校沟通分析孩子

张雅茹

摘 要: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与幼儿家长沟通,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搭建起良好的平台,是当前所有幼儿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章主要对家校沟通展开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希望可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家校沟通;孩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4-0019-01

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对孩子今后的教育非常的重要。然而,调查研究发现,幼儿家长最关注的确是孩子的成绩,其中多数家长最为重视的便是孩子的学习情况、身体健康以及人身安全,可以说,家长对孩子这方面的关注点远远超出了对他们在道德品质、日常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或者特长、心理状况等方面的关注度。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关注度没有成为正比。

1.教育孩子,感化家长

现阶段,我们国家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以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为主的。可以说,幼儿家长和幼儿教师都在拼着命为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奔跑,甚至家长都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应该从小抓,以至于现阶段幼儿园的幼儿压力越来越大,一定程度上使得幼儿产生了厌学情绪。因此,家长和教师如果不和幼儿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他们减缓心理压力、树立自信心,在此基础上给予他们关心、帮助和支持,长期以往,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但是,由于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个人素养以及道德修养方面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性。详细的说,有的家长将自己的孩子宠溺成了小皇帝,还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放任不管,还有家长素质比较高。鉴于此,这就需要幼儿教师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促使他们可以在思想认识上都能得到熏陶和感染,懂得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学校和家长两方面的共同努力,从而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平台。例如,我园在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时,需要家长到校与孩子共同合作完成,但芳芳的家长却认为自己的孩子来幼儿园是学习的,不想让来校和芳芳参加这样的活动,甚至还不让芳芳参加这类活动。为此,笔者向芳芳家长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在沟通后,芳芳的家长也意识到了自己平时工作很忙,芳芳的爷爷奶奶在老家,可以说他们陪伴芳芳的时间真的是少之又少,这对芳芳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通过与幼儿家长的多次沟通,我园多数家长在教育孩子、关爱自己孩子身心健康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2.记录过程,关心成长

幼儿教师与家长在孩子健康成长方面沟通时,应注重将幼儿的成长资料和家长的参与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具体而言,幼儿在刚刚步入我园时,教师就应该第一时间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引导家长帮助幼儿规划自己的人生,在此之上建立幼儿成长档案。具体而言,幼儿的成长档案中需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幼儿的基本资料,如: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父母情况简介、幼儿本人对父母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二是幼儿的奋斗目标,如:幼儿的人生目标、幼儿在园内学习的计划;三是幼儿与家长和教师的沟通情况,如:幼儿在家中与家长的沟通情况、教师与幼儿的沟通情况等。通过这样的记录,不仅可以将幼儿从入学到毕业的点滴进行详细的记录,还可以帮助幼儿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总之,家校沟通顾名思义就是师生之爱和亲子之爱融合在一起,让教师可以了解孩子在家中的实际情况,也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为孩子在健康成长道路上的品德修養以及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开辟出崭新的道路。

3.爱的呵护,你我做起

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想将家校沟通落实到位,就需要以身作则为幼儿家长树立良好的榜样。例如,幼儿教师定期举办“心灵”沟通交流会,鼓励幼儿在这类活动中敞开心扉,将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教师在此基础上可以为幼儿分析他们遇到的问题。此外,幼儿在校遇到问题,教师应该第一时间为他们解决,促使其感受到自己被关注、被关心。例如,我班媛媛因为与自己的同桌发生了一点小摩擦,但是媛媛和她的同桌性格都较为内向,谁也不愿意先开口,此时,教师就可以为媛媛和她的同桌营造和好的机会,促使其可以打开心结,愉快的学习。

总之,无论是孩子家长还是学校,在关爱孩子身心健康方面都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因此,家长和学校强强练手是关爱幼儿的最快方式。当然,我们要想将家校沟通落实到实处,离不开教师和家长共同的努力,唯有这样才可以将家校沟通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苏海艳.加强家校沟通抓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摭探[J].成才之路,2019(21):99-99

[2]郑立平.你我之间原本这样亲切—家校沟通的新途径与新方法[J].2018(08):26-29

[3]金凤.基于心理需要的家校沟通策略[J].华夏教师,2019(19):77-78

猜你喜欢

家校沟通分析孩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如果可以,我愿做你的眼
寻找家校沟通中的润滑剂
微信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