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策略初探

2020-05-25胡春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8期
关键词:策略探索高效新课改

胡春

摘  要:论文结合新课改理念与教学实践,对如何搞好小学数学作了一些可取性的探索。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高效;策略探索

新课改进入四川教育阵地已经数年,四川教育教学模式与理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更新。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小学数学兴趣,引导他们主动积极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引他们进入数学大门,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他们今后进入初高中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我们小学数学老师的一项意义非凡的重要任务。正所谓“授之以渔养其终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此,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作了以下探索。

一、故事导入激趣

我在教学“循环小数”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循环”的意思,我运用故事激趣法向学生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说到这里,我停了下来,让学生把故事内容反复地说,学生觉得很奇怪,反复说这些干什么呢?老和尚到底想对小和尚说什么呢?等学生理解了“反复出现”的概念后,我再稍微引导,学生就很容易的理解了“循环”的概念。这样,学生学得轻松,教学效果也好。

二、化古板为微笑

把“微笑”带进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当孩子思考问题时,当孩子回答问题正确时,投去一个甜美的微笑,这是对他极大的鼓励,为其他孩子树立了榜样;当孩子犯了过错时,教师如能制怒于心,严而有格,笑而适度,便是对学生的鞭策而不伤其心,师生情感能得到共鸣,学生情绪由紧张变缓和,从而使全体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微笑”,使学生“不怕”教师,喜欢课堂,不再厌学了。如:我在执教《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中,有一个片段:19根再摆一根是几根?怎样摆能一下子就看出是“20”?你能想个办法吗?(把另外10根也捆起来)。“设问”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教师微笑着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师生互动,共同发展

近三年的改革收获多,课前准备不流于形式,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研究,教师的群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上期10月为我校的教研月,我们学校数学组举办了第二届教学节,五位教师分别代表各组讲了课,三节评为优质课,这次公开教学,呈现开放性,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态势中。《圆的周长》的设计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契机,学生通过量、饶、滚找出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用计数器把测量的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算出,填写报告单,观察数据发现倍数关系,由“是——也是——还是——总是”最后概括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较强的数学思想方法得于渗透。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周长公式的形成、获得、应用了然于心。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乘法的简算》一组连乘计算题计算,学生发现了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的规律,然后观察数字特征,变序、加括号达到简算。设计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已有数据处理、数学结论的获得等环节,都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过程性,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四、学数学与生活结合

(一)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问题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如:在教学两位数乘法后,安排这样一个数学问题,学校组织师生去公园游玩。老师28人,小朋友150人。公园门口写着:门票成人每人30元,学生每人15元,团体30人以上每人20人。请同学们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设计方案:

1、全买团体票:(28+150)×20=3560元

2、不买团体票:28×30+150×15=3090元

3、一部分买团体票,一部分不买:(28+2)×20+(150-2)×15=2820元

通过不同的方案的比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理财的意识。

(二)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

弗赖登塔尔指出学一个活动的最好方法是做,他提出了“做数学”的理念,“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实践,在操作、实践中体验数学,掌握数学。在一年级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的时候,让学生自己找一找、摸一摸,然后把把它们拿到纸上,也就是说学会用“描、画、剪”的方法,最终找到长方形和正方形,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更深刻地了解它们的形状,也感受成功的乐趣。

五、把课堂还给学生

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小学生共有的特征。对于什么事他们都愿意自己去试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他们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和多种感官的参与活动来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如在活动课“有趣的七巧板”中,在制作七巧板之前,先引导学生观察7种图形的大小、位置,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在进行拼图练习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在掌握了基本拼图要领后,照着书中图形拼图,继而让学生大胆创新,拼出自己喜爱的图形。在活动中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发展创新意识。又如,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以后,我问学生:取一根16厘米长细绳可以围成几种不同的长方形?学生根据已学得的知识讨论得出:16厘米就是所要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周长÷2就是长方形的一个长与一个宽之和。然后借助钉子板,实际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并结合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大家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任重而道远,只我们愿意把身心投入到课改中,不断学习,潜心研究,一定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年。

猜你喜欢

策略探索高效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课堂的构建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深入课改 实践课堂 探索策略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