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古典诗词与情趣的陶冶

2020-05-25张锐

北方文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古典诗词

张锐

摘要:季节有四季,诗词也有四季,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在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古诗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不断完善和深化的同时,近年来也受到了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为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古典诗词赏析对于学生情绪培养的重要意义,以此在不断优化学生课程教育教学的同时,为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古典诗词;学生情趣;情绪陶冶

简单来讲,“情趣”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即情调和趣味,在素质教育教学体系不断完善和推进的当代社会,古典诗词作为语文课程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门对课程教育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古典诗词赏析比重在不断加大的同时,为学生情趣的陶冶和提高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学生全面发展教学目标的实现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古典诗词赏析培养了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古人说诗言志,歌咏言。所以东临碣石的曹操必定是心怀家国、志存天下,即便到了今天,我们依然能够通过诗句,感受到一千多年前曹操的那份笃定和从容,这也是古代诗歌文化的魅力体现,即便是到了当代社会,我们依旧可以从古诗中去了解诗人,在感受他们人格魅力的同时,提高自身情趣,最终为自身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但“独立不迁”一词最早出现在他早期作品《橘颂》中,其中,“过淮而为枳”借橘子在南北叫法的不同,来突出自身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在政治争斗中始终坚持原则绝不随波逐流的严正态度,他的一生也正是对“独立不迁”最好的注释。(1)通过对《橘颂》的阅读,可在与诗人心与心交流和沟通中去了解他们的喜与乐、哀与怨,最终为自身优秀品格的塑造奠定了良好基础。《离骚》中最后结尾写道——“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2)结合当时楚国在列侯诸国中的实况可知,在当时屈原所提出的改革主张不被接受的同时,还受到了诸多诽谤和打击,但他始终“独立不迁”,而这种“独立不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无求和苏世。《橘颂》中关于“苏”的注释为“醒悟”的意思,即在人世间必须头脑清醒,是非明辨,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而不至于随波逐流,这也是现代人们所要学习的优美品质。

著名唐代诗人李白作为“诗仙”,一生写过了数百篇传诵至今的经典古诗,《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更是给我国古诗盛宴添上了浓厚的一笔,“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多少耳熟能详的名篇佳句传诵至今。李白是一位很有个性、有才华以及有魅力的诗人,在离开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带的钱财就因接济别人而散尽了。除此之外,李白还是一位有理想、有骨气的人,在腐朽统治者面前不肯“摧眉折腰”,而对待朋友却满腔热情,“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寥寥几句,便将相思之情予以言表,为重情重义道德品質的塑造打下了坚实基础。李白不仅有面对现实的态度,还敢于积极入世,突破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不管是穷是达,他都一样的忧国忧民,其次,他还拥有着坚强乐观精神,不管时局多么恶劣,自己的遭遇多么不幸,都能坚强乐观,敢于面对世间丑态,通过学习和了解李白的诗歌,能被他的这两种精神所感染,且在赏析名篇佳句时,就像和朋友在对话,为后期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3)

二、古典诗歌赏析可带领学生去体味人生百态

在中国古诗词当中,描写雨的佳句实在是太多了。我们既能感受到一份“空山新雨后”的清新,(1)我们也能感受到一份“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深情。(2)我们既能感受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一份哲思,(3)也能感受到“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的一份惆怅。(4)当然我们更希望中国诗词像一场“春夜喜雨”,在这冬去春来的美好时节里,像春雨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除此之外除了描写“雨”的诗句,古典诗歌中还有大量的山水诗,像“海上生残夜,江春入旧年”、(5)“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6)“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所有的山水诗不仅带领我们去热爱和欣赏大自然,在古诗赏析过程中还可帮助学生去了解景色后面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以此带领学生去体味人生百态,为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创造良好条件。

光阴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匆匆流逝,不会因为任何一个人而停下脚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在感叹着韶光易逝,而面对物转星移,如白驹过隙般的光阴,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因此关于一些描写生活的诗句也极易被人们所接受,如“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7)……虽然这些诗句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却正是现代人们所向往的那种舒适、简单的生活,在赏析的过程中也增添了我们的生活情趣,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用很平常的语言表现出来其实也别有一番情趣,通过多多阅读这类古诗,自己的情趣也能充分被调动起来。

三、古典诗歌赏析可启发学生体会人生道理

曾经“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辛弃疾一生经历坎坷,当老了坐在水声山色之间,突然发现对面的青山是如此妩媚多姿。无论是巍巍青山壁立千仞,还是浩浩江河源远流长,当有一天,它们遇到了一双诗人的慧眼,山水便有了悲喜境界,立意恒久。在中国古诗词当中,有不少诗句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8)“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0)……在古诗赏析过程中,有的道理浅显易懂,而有的则需要我们自己去体会、挖掘出它们的内涵,杜甫的《春夜喜雨》前一句写出了春雨的特点和性格,至于后一句的“润物细无声”可以让读者联想到做人,做人也应该这样,在悄无声息中取帮助别人真正做好事不留痕迹。(11)王之涣一直流传到今天的绝句只有六首,而其中就有两首流芳千古,除了《凉州词》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12)还有一首就是《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3)通过赏析可知,要想看得更远,就得登得更高,这也体现一种积极探索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结语

简而言之,诗词是传承古今的歌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14)诗词是感动天地的情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15)诗词是勇担使命的理想,“东临碣石,以观沧海”,(16)都说中国诗词是浸润在每一个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它能唤醒了我们心底最亲切也是最温暖的一份文化记忆,在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增加诗词赏析占比,能从根本上有效地提高学生情趣,为其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黄春黎:《不立文字,见性成佛——解读〈山居秋暝〉之“空”》,《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旬刊》2008年第11期。

李元洛:《怀人念远的回旋曲——李商隐〈夜雨寄北〉》,《中华诗词》2011年第7期。

李春祖:《刘禹锡和竹枝词》,《华夏文化》2004年第2期。

谢季青:《从〈卜算子·咏梅〉解读陆游的道德取向》,《艺海》2003年第2期。

陈良运:《王湾〈次北固山下〉异文蠡测》,《文史知识》1995年第5期。

王维:《〈唐诗五首〉拓展阅读——汉江临泛》,《初中生世界》2018年第42期。

陈子建:《〈江村〉辨微——兼論杜甫初期草堂诗的思想情调》,《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常佩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鉴赏》,《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17年第4期。

周全华:《“一寸光阴”的一种解法》,《华夏文化》2007年第1期。

罗平:《旷达乐观的率真之作——从〈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看苏轼的词作风格》,《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5期。

(11)李晓丹:《杜甫〈春夜喜雨〉赏析》,《文学教育》2017年第9期。

(12)王胜明:《王之涣〈凉州词〉三题》,《文学遗产》2006年第3期。

(13)康会霞、杨保丽:《意与境浑实与虚谐——王之涣〈登鹳雀楼〉赏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6 年第 4 期。

(14)齐亮:《从〈念奴娇·赤壁怀古〉看苏轼的人生态度与美学范式》,《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10期。

(15)李晓丹:《杜甫〈春夜喜雨〉赏析》,《文学教育》2017年第9期。

(16)华玉琴:《气势雄浑的千古绝唱——曹操〈观沧海〉赏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第2期。

猜你喜欢

古典诗词
中职古典诗词教学探讨
古典诗词在广告文案写作中的运用探讨
趣从诗中来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探究
论农村初中古典诗词的教学导入
如何在高职院校语文课堂进行古典诗词吟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