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治理视域下情绪化表达对舆情处置的影响

2020-05-23李家林

新闻前哨 2020年3期
关键词:黄山区情绪化舆情

◎李家林

移动互联网时代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传播, 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在网络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和宣泄情感。心理学研究认为, 情绪是个体或群体对特定事件的心理体验和情感反映,情绪是社会心理的呈现,情绪的积累会诱导行为。 在带有情绪化的信息中,负面情绪较之正面情绪的感染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甚至会出现情绪传染的现象,形成群体性行动。只有通过对情绪化的舆情信息进行研判与引导,对潜在舆情进行有效的判断及引导,方能化解舆情危机。

一、爆料人情绪化表达对舆情的影响

网民网络爆料时,既可以理性表达也可以情绪化表达。从实践来看,爆料内容既有较为扎实的证据,又充满极具感染力的情绪时,比只有单纯证据时更容易传播。 不过,当爆料人的行文中有过多情绪,甚至情绪盖过证据之时,信息受众反而会认为爆料人仅仅是在宣泄情绪, 对传播内容不会给予太高信任。

案例:2019 年1 月, 皖北某县原村干部在天涯论坛以《安徽XX 老支书冒死发帖》为题实名发文,反映其受村霸欺凌、举报贪腐受迫害、镇干部包庇等问题。

研判:涉及“举报贪污腐败遭到报复陷害”的爆料,能够很快吸引网民聚焦,形成舆情热点。 具体到该个案,研判时发现,虽然这名村干部实名发帖,并附上自拍、身份证等资料,但文章中充满攻击性词语。因此,在跟帖中,虽然有个别网民或附和其观点、或表达观点,但多数网民认为,爆料人应该就事论事,用证据说话。

应对:对于爆料人带有情绪的反映问题,需要给与一定包容,如果属实,就要及时处理,既要处置事件本身,也不能忽视情绪安抚。 如果不属实,应该尽快发声,以正视听不能听之任之。 经调查,这名村干部所发信息严重失实。 这名爆料人2002 年因贪污罪被安徽某市中院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2 年缓刑3 年,不存在受迫害的问题。其所说的“村霸”是他的亲弟弟,他们两家因建房发生纠纷,分别多次报警,警方调查不构成违法犯罪,不予立案。 这两家的矛盾,经村干部多次进行调节,但一直没能达成和解。在掌握足够证据后,当地镇政府一方面实名跟帖,澄清事实;一方面将调查结果及完整证据资料发给天涯论坛,该贴很快被删除。

二、意见领袖情绪化表达对舆情的影响

当意见领袖发布情绪化信息时,出于对其信任,信息受众不会对信息真伪产生过多质疑, 此时意见领袖所表达的情绪更容易感染他人。 根据实践,若反映不实,应第一时间处置;若反映属实,舆情应对时安抚情绪与澄清事实同等重要。

案例:2019 年2 月15 日下午, 有知名意见领袖刊发《物理脱贫法》一文,质疑安徽某县脱贫工作。 文章称,为响应2020 年全面脱贫,2020 年以前完成农村危房改造项目,该县执行了该市推出的“拆违拆旧”专项治理行动,在18 年10 月份对一住户唯一住房(属D 类危房) 强制拆除且无补偿,对这种响应国家脱贫攻坚战的做法称为“物理脱贫法”。

该文全文采用爆料人的说法,并未经过核实。该意见领袖还写下编后:“本来只是要求危房改造, 结果政府以危房影响居住安全为由把房屋强制拆除。然后无房可住。这就好比,到医院本来是治疗头疼,结果医院以头疼影响身体健康为由把头砍掉。 结果头都没有了。 ”

研判:脱贫攻坚的重要性无需多言。 如果爆料属实,这么此事属于大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担当不作为并造成恶劣影响和不良后果的典型案例。 数据显示,该大V 发文后,短短数小时,该文阅读量突破五万,并不断扩散。 从评论来看,跟帖网民并没有质疑该事的真实性, 跟帖中多是对当地政府及基层官员的嘲讽与不满。

应对:第一、当地第一时间成立联合调查组,立刻进行调查;第二、当晚10 时许,当地有了初步调查结果,并拿到相应的部分证据,在没不及形成文字材料之际,联合调查组电话里直接告知县委书记、常委宣传部长等;第三、在核对证据后,当晚11 时许,该县县委书记直接电话与这名大V 沟通:“把家庭成员三人的具体房产、价格、面积、位置、购买时间详细介绍,并且介绍了拆除危房的沟通细节等,由于爆料人有房,有一定经济基础,还曾带着母亲一大家人去泰国旅游, 这类家庭享受扶贫政策不符合政策、也通不过群众评议。”电话沟通后,县委书记通过微信将部分证据资料传给这名大V, 并承诺第二日晨将文字材料及完整的证据资料发给这名大V。收到前期证据资料后,当晚11 时许,这名大V 自行将文章删除。

三、评论者情绪化表达对舆情的影响

相较于理性评论, 情绪化评论信息更容易影响受众态度。 这种情绪在交流互动中强化,甚至走向极端,演变为集体宣泄。情绪之间,如同感冒病毒般会扩散、感染,情绪扩散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形成群体情绪,诱发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等群体极化现象。

案例:将九华山、太平湖、黄山等皖南优质旅游资源和杭州串联起来的池黄高铁,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热点。 2019年2 月,池黄高铁线路获批,走向随之明确。 此前,池黄高铁走线陷入争执,随着池黄高铁四条线路的方案在网络流传,形成了以黄山区市民为主的“北线派”和以黟县、屯溪区、徽州区市民为主的“南线派”两个阵营。 有老家在黄山市黄山区的一名律师多次公开发声支持北线,但却因其数则微博将高铁走向之争带入了情绪化表达中。 这名律师认为池黄高铁应该走黄山区核心城区,并发微博评论了黄山市其他县区,称黄山市周边都是人工合成小景点。 其言词引发争议后,致使一些网民的观点也从理性分析到情绪化争论。 黟县旅游委官微公开回应称,请这名律师不要信口开河。 随着争论从网上蔓延到网下,黄山市有网民进行非法组织集会,搞万人签名活动,更有部分网民在微信群、朋友圈、论坛等公开发布涉及具体个人的不实信息,掀起网络暴力。

研判: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高铁走线争夺战成为近年来涉及高铁舆情的重头戏。沪昆高铁规划制定时,湖南省邵阳市争取在市区设站, 就在和相邻的娄底市的竞争中处在了下风,于是出现了许多现象:十万邵阳群众高喊“争不到高铁,书记、市长下课”;西部高速铁路通道(包海高铁)仍在规划时,网上就出现了大量请愿帖,希望包海高铁在湖南的怀化、邵阳、益阳以及广东的茂名等地设站;郑万高速铁路规划时,河南的新野、邓州两地民间先后发声,要求郑万高速铁路襄阳到南阳段在自己家乡设站。随后,两个城市的民间团体在全国多个城市发起了各种形式的保路活动。 纵观这些高铁走线争夺战,共性因素非常明显:围绕高铁走线、设站,多地均出现“舆论战”、“网民施压”等现象,以期达到争夺高铁的目的。回归个案,少数网民进行了过于激愤且偏执地表达后, 部分网民被碎片化的信息和负面的情绪表达所影响,让情绪蒙蔽了双眼,双方攻击不断加码,致使本次舆情不断扩大。

应对:此事带来提醒要高度重视舆评,在规划时通过关注同类重大项目的各类反应,结合本地实际,预先评判有可能产生的社会反应。 这要求密切关注区域“中V”、地方论坛、本地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舆论风向,进行舆情分析、预警,及时进行舆论对冲,做好舆情处置预案。具体到个案,黄山区公安局、高铁办发布《告全体网民的一封公开信》,公开信称“黄山区高铁办全力以赴争取武杭高铁,目前已初步确定池黄段经过黄山区并设站。”同时,公开信表示:“关心高铁的市民朋友通过合理、 合法的渠道反映问题,多与区高铁办沟通交流”“公安机关已就本次网络暴力一事展开调查,落地查人,对造谣和传谣者将依据法律法规予以严肃处罚。 ”

结语

舆论场上情绪化和理性化的博弈是一个长期过程,在公民意识大大提高的今天, 政府应以法治的基本逻辑促进互联网运行的有序化,致力于培育健康的网络生态基质。这就要求各地要形成两手抓的“约束”:一是要“约束”权力,防止过度的权力对合理民意的侵害, 这就要求官方应提供权威和全面的信息量,须知真相不出现,谣言就扩散;二是要高度重视对不合理或极端化“民意”的合理约束,有意识的培养网民的媒介素养、 法治意识和道德素质, 通过舆情引导、打击谣言、侮辱、诽谤者,将网络言行纳入理性而富有建设性的良性轨道。

只有实现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 才能最终营造出有序清朗的网络舆论空间。

猜你喜欢

黄山区情绪化舆情
情绪化沟通的危害
黄山市黄山区政府英文版网站上线
黄山市黄山区国家储备林建设培育的技术模型构建探讨
本期话题: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如何避免情绪化?
舆情
舆情
舆情
黄山地区花菜高产栽培技术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