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及其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

2020-05-22

关键词:红色色彩传统

黄 静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慈山分院,福建 泉州 362411)

当今世界正处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阶段,色彩的应用也在全球化潮流中达到了空前的融合。人们对色彩的理解和应用并未因为不同的地域、民族、文化,不同的生活习性而产生很大的隔阂,从而方便了日常各种沟通交流。但是,这种对色彩的同一化理解达到一定的层次后,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就会慢慢凸显,二者相互矛盾,人们便会转而开始寻求具有本土特性和差异性的色彩。中国传统色彩是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象征,是自然、宇宙、伦理、哲学等观念的经验提取与融合形成的文化符号。[1]本文在对中国传统色彩文化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传统色彩在当代设计中的几种应用方式,从多维的空间更好地理解并学会应用中国传统色彩。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观

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历史悠久,是各时代意识、观念的产物。在漫长的几千年发展进程中,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种色彩观。

(一)五行、五色观

“五色学说”是一套完整的色彩理论学说,比西方色彩理论早了三千多年,是先人们智慧创造的结晶,在中国色彩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五色学说”是源于远古时期人们崇拜单色,与夏周时期推行“五行”思想二者联系结合而慢慢形成的一个理论体系。所谓“五行”,就是水、火、木、金、土,古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这五个元素构成的。最早记录五行的是战国儒家整理的《尚书·洪范》中:“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2]之后,五行说开始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天文、地理、医疗等……继而出现了五时、五方、五味、五音、五色等,其中五色就是五行中的色彩观,即将五行观念融入到色彩中,对应形成黑、赤、青、白、黄五色。最早记载于《周礼·考工记·画缋》中:“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3]五行、五色观体现了古代先民对宇宙、自然、伦理、哲学的探索和理解,是当时人们用色的重要参照依据。

(二)色彩等级观

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与西方色彩文化的最大差别就在于,西方色彩强调的是色彩自身的客观属性,而中国色彩则更多地被人的主观意念支配,更重视色彩本身的象征意义。封建制度在中国延续了二千多年,色彩被用来作为统治阶级强化他们的阶级统治的一个重要工具,在服装和建筑方面尤为突出。

封建社会人有高低贵贱之分,体现在服饰方面就有“帛衣”“布衣”之别。受五行学说影响,与五行相对的五色为正色。五行土居中,土对应的是黄色,因此,汉朝以来,黄色就一直被认为是帝王的专有色,象征至高无上的皇权。不同的官品,官服色彩的使用是有着严格的规定的。例如,唐高宗时规定:“文武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并金带。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并银带。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并踰石带。庶人并铜铁带。”[4]以上规定说明了不同品阶的官员在服饰颜色上各有讲究,甚至是在配饰上都对颜色作了细致的规定。在建筑方面,色彩的应用也处处凸显着权力和地位。黄色的琉璃瓦只有皇家建筑和部分寺庙被允许使用,绿色琉璃瓦则被使用在王府贵族建筑上,而寻常百姓则只能使用青砖黑瓦了。

(三)色彩吉凶观

中国传统色彩受意识影响,人们往往会依据其主观的心里意愿赋予色彩某些特殊的寓意或暗示,使得颜色带有一定的吉凶观念。早在原始时期,原始人发现红色的火苗可以驱除野兽,由此慢慢对红色产生崇拜,认为红色是可以驱魔辟邪之色。古代帝王对红色也有独特的偏爱,认为红色代表庄严与权威。民间则在传统节日、嫁娶或重大庆典活动时都会大量使用红色,以此来表达喜悦、富贵、吉祥。而与红色相反,白色则被认为是一种无彩色,是禁色之一。白色代表着生命的终结,经常被人们使用在丧葬场合,来表示悲伤之情。但是不同地域民族在风俗文化上的差异,白色被赋予的象征含义也有所不同。藏族人们会将白色的哈达送给远道而来的贵客,这里白色就是代表着纯洁、高雅和神圣,是对贵客的一种尊敬。

以上几种色彩观在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中比较有代表性。由此可以得出,我国传统色彩应用相当丰富,是一笔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发掘其中的精华。

二、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对当代设计的影响

在人类文明发展长河中,色彩应用一直伴随左右。人们利用色彩来改造世界,通过色彩来表达自己情绪。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就已经产生“美”的意识,他们为了追求美,会利用从自然界中提取出的简单颜色来装饰自己、绘制山洞壁画等等。到了现代,人们对美的追求更加细致,表现手法也更加多样化,先进的技术为人们进行复杂的色彩重构、搭配等提供便利。这些都是人们在不停地探索色彩应用的很好例证。

中国华夏民族发展几千年,在诸多方面的历史文化沉淀都极其深厚,传统色彩文化,正是其中不可不提的浓重一笔。中国传统色彩理论独树一帜,与原始哲学和文化习俗紧密相关,[5]也是世界色彩文化中一颗明亮耀眼的珍珠,研究中国色彩是研究色彩的一个重要环节。

近年来,中国的整体实力不断加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随之不断提高,中国传统色彩在国际上愈来愈受到重视。众多国际大牌都热衷将中国元素与自己产品融合,产品设计色彩体现出浓浓的“中国风”,每每都会引起一阵时尚潮流。在国内,传统色彩似乎也越来越受到普通民众的推崇。在平面设计、现代包装、室内设计等诸多领域,时常可以见到传统色彩的影子。艺术设计工作者们对传统色彩的研究和应用注也入了很多的心血,这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传统色彩的传承和发展。但是,目前对中国传统色彩简单的模仿、生搬硬套的现象不少,缺乏足够的时代感。另外,虽然中国传统色彩在国际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受到不少追捧,但是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西方色彩配色仍然是市场主流,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更多还是通过外来的色彩来展现。

中国传统色彩的魅力无限,如何将其更好地展现出来,让它在国内、国外都能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当代设计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因此,对中国传统色彩应用的研究意义重大。

三、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

(一)模仿

实际上,在我们生活周边,小到日常用品、服装、生活娱乐、交通工具等等,大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都可见中国传统色彩的影子。其中,不乏一些优秀的应用,比如风靡一时的饮料“王老吉”(见图1)。其包装采用了中国红作为整体基调,搭配黄色字体,颜色对比强烈,既表达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将中国人对红色的喜爱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销售业绩。这里所说的“模仿”不是照搬照抄,而是有技巧的借鉴,以得到不俗的色彩效果。可以从下面两个途径来有技巧地模仿中国传统色彩应用:一是整体模仿中国传统色彩的用色意境,通过新工艺、新技术将传统色彩代入现代设计,营造出一种中国风的意境,庄重但又不失潮流。二是局部使用中国传统色彩,在特定的产品和环境下,使用某一种或几种传统色彩进行点缀,既可以突显传统韵味又增强了艺术感。

图1 王老吉罐装

(二)加工

色彩搭配对色彩的位置、比例和色块面积的大小都有讲究,这些直接决定了整体色调和情绪的表达,在对中国传统色彩的组合规律进行观察和研究后,进行适当取舍,并加工重构,这样应用在新的结构体或新的环境中可以在心理和生理上产生完全不同的视觉冲击。这种打破原有规律,以抽象的方式重组色彩的方法是经久不衰的应用传统色彩的方式之一。京剧脸谱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脸谱色彩就是中国传统色彩的杰出代表。不同于自然形态的人脸,京剧脸谱抓住某个的局部特征,大胆采用夸张鲜艳的原色,强调对比,给人传达一种生动、醒目的视觉感观。分析脸谱面部形态特征,对脸谱色彩打散再重组,重构之后整幅画面以红青对比色为主色,体现画面空间感、有强烈的色彩冲击效果,在现代包装、服饰或装修设计应用往往会呈现出意想不到的意境。另外,在表现传统色彩时还可以借助现代技术加工,使得色彩更细腻、更具有空间层次上的变化,也可以使得传统色彩具有新的呈现力和生命力。

(三)融合

将中国传统色彩与现代色彩融合也是中国传统色彩应用的途径之一。但在创作过程中,如何把握一个度,使得二者可以协调存在是关键。在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确定主色调和辅助色来达到和谐的效果。2008年北京奥运祥云火炬的设计,就是采用中国传统色彩红色为主色调,银色作为辅助色。炬身下半部为正红色,正中部开始红色祥云图纹在亮银底色的衬托下向上升腾,不论哪种媒体传播方式都可以凸显出红银这两种对比色彩的强烈视觉效果。整体设计体现出浓浓的中国古典风格,是中国传统色彩与现代色彩完美交融的一个成功案例。

(四)创新

现今我们处在一个信息高速发展、全球智能互联网广泛运用的世界,我们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也应该是全球性的,因此,对中国传统色彩的应用也应当不断推陈出新,将创意融入色彩应用,既可以通过民族传统色彩文化体现作品的内涵,促进传统色彩的延续发展,又能被世界所接受,如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的设计(见图2)。因为红色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太多深沉的含义,所以“舞动的北京”同样选用中国传统颜色红色作为主体图案颜色,但在表现形式上却进行大胆的创新,将体现中国传统的印章、书法与现代运动形式完美的结合起来,会徽图案的变化像一个奔跑的、张开双臂迎接胜利的人形,又像中国汉字中的“京”,抽象性的图案、夸张的艺术表现力,也是西方画派所推崇的表现手法。“舞动的北京”向世界传递着中国文明,是奥林匹克运动视觉形象史上的一座艺术丰碑。

图2 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

(五)商业理念

艺术与商业似乎一直处于矛盾两端,传统色彩的应用在强调其艺术性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其商业性,否则无法让普通大众产生一种共鸣,传统色彩艺术的流通就显得有些不切实际。中国传统色彩应用有巨大的市场发展前景,要符合市场规律,在艺术性和商业化中找寻一个平衡点,使二者互惠互利这个也是至关重要的。著名的海归服装设计师吉承的设计作品就很好地诠释了二者的关系。她以自己对中国传统色彩的独特理解结合西式的剪裁设计出了既体现东方女性含蓄内敛但又不失时尚的服饰。吉承2012年春夏《禅悟》系列高级成衣之一,采用红色为主色调,靛蓝点缀,并结合袍服样式,既有东方禅之意境,又有低调时尚之感,深受独立、追求自由女性的喜爱。因此,在应用传统色彩时,要充分了解市场当下的流行趋势,将时代感代入传统色彩应用,使得产品既能凸显出它的文化内涵,又因其特有的时尚性而为大众接受,实现其商品价值。

中国传统色彩发展经久不衰,反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它的独特性越发明显。在当代设计中中国传统色彩的应用涉及到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我们更应该抓住机遇,在新的领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研究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及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责任重大。我们要在熟识中国传统色彩观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并总结以往应用的规律、经验,真正做到“守正”与“创新”相结合,还要不断探索研究传统色彩应用的新途径,突破固有思维,注入开放、多元化创新意识,使传统文化能更好地贴合现代生活,创造出有鲜明传统特色的产品,将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 黄 芳)

猜你喜欢

红色色彩传统
红色是什么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红色在哪里?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追忆红色浪漫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