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辩证反思与现实价值

2020-05-20袁梦薇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

袁梦薇

摘要:在辩证反思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从规避极端个人主义的教育目的、结合教育现实取舍教育内容、辩证看待所提教学方法、形成适度的平等师生关系等四个方面对存在主义教育思想进行了批判性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培养人格健全的人;重视学生的自主建构,培养社会责任意识;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其发展意识;改革考试制度,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等四项举措。希望能为我国教育改革找到一些值得借鉴的理论经验。

关键词:存在主义教育思想;个人本位;师生关系;个别化教育

存在主义鲜明地把存在视为“人的存在”,而其他的一切都只是“在者”,认为只有人的存在才使一切“在者”有意义。存在主义作为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虽然没有提出系统的教育理论,但其思想代表的现代人本主义思想对教育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以其为代表的现代人本主义思潮引领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我国教育改革以外在形式化、影响力薄弱的状态缓慢推进着,应试教育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即使部分学校创造性改革教育模式,试图为学生松绑,也多是直接借鉴国外理论和经验,未深入思考我国国情与国外理论的契合度。以存在主义教育思想为例,抽离其思想层面的极端观念、证实其论点的现实可行性、明晰我国可借鉴的亮点,为我国本土化西方教育先进思潮提供一些操作性强的切入点。

一、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要点

(一)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存在主义教育家认为,教育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自我的存在,了解本身真实的需求,从自我需要出发做出选择,并能为自己的决定负责。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志,除此之外,是找不到教育的宗旨的”。教育不应该仅仅以促进社会发展的标准要求学生,罔顾学生的发展需求,强迫其适应以法律和约定俗成的习惯维系的社会准则。教育只有激发学生认识自己內心世界的意识,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选择、自我承担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称之为教育。奈勒更直白地解释了这一存在主义教育的目的:“让教育为个人而存在。让教育教会个人像他自己的本性要求他那样自发而真诚地生活”。存在主义教育家认为学生除了对个人之外,对家长、对学校、对社会都不承担责任。很明显,这与强调为促进社会发展、保持文明延续的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观截然不同。它代表了人本主义流派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思潮,在教育目的上强调个人本位论的价值取向。

(二)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

布贝尔从关于人、关于人的关系世界的理念出发,把师生关系视为一种纯粹的、十足的“我一你”关系,亦即“对话…‘包容”和“共享”关系。颠覆了以往的“我与它”的关系。这一观点概括了存在主义哲学流派对师生关系的普遍理解。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做到尊重学生自我选择权力、维护其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要把自己作为一个自由的人来看待。教师应该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内容,以供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而不是一味地灌输自认为有益的内容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只能作为信息的提供者而出现,不能有任何强制性的行为;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其自我意识觉醒,做到审时度势地做出选择并承担自己的责任。从教师与外界关系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受到外界压力的干扰。存在主义教育思潮认为教师拥有绝对的自由,应该按照自己所认定的教育目的和教学计划行事,不必听从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划。只有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明晰各自的权责,才能在师生之间形成“你一我”的平等对话关系。

(三)自主选择的教育内容

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是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的第一原理。他认为,“首先是人存在、出现、登场,然后才给自己下定义”。这一论点具有浓厚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他重视人的意识、人的情感,反对客观知识论。所以,教材只能作为师生之间对话交流的手段,不能作为教育的结果。固定不变的课程更是不被允许的。因为固定的课程难以适应学生的个性要求和自我发展的需要。课程只能由学生自己选择和决定。教师唯一能做的就是扩大学生的选择面。因为强调人自我意识的觉醒,所以在学科选择上更倾向于以人文社科为主。自然科学学科其纯科技理性的特点曾促进世界工业技术的发展,但也造成了20世纪前叶忽视人的需求、导致人性扭曲的乱象。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就是以此为戒,以凸显人性的重要性而风靡欧美的。他们认为自然科学学科与人找寻自身存在的联系不大,而人文学科才是以人为研究中心,竭力挖掘人的自我意识,提高人的自我认识,找到人的存在意义的学科。

(四)对话型的个别化教育

存在主义教育家们推崇的教学方式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产婆术的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分: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即在谈话中让对方表达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然后揭露对方谈话中的自相矛盾之处,使对方承认自己对这一问题实际一无所知。然后,用启发式谈话法帮助对方回忆知识,通过问答使对方的认识能逐步排除事物个别的、特殊的属性,揭示事物本质的、普遍的属性,从而得出事物的“定义”。存在主义教育家认为这才是人应该施行的教育方式。对话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建构起一套适应于自身的知识体系,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这是最能体现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模式。个别化教学是基于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存在个体的理论而提出的。因为集体教学会把学生复制成千篇一律的生产工具,不容易帮助学生确立自身的独特价值,也极易忽视学生的正当教育需要。人的独特性和发展性决定了不能为所有人施行同样的教育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不能用统一的学业标准要求所有学生。个别化教育是自教育起源以来就存在的教育方式。存在即合理,其先于集体教学产生就说明其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二、存在主义教育思想辩证反思

(一)规避极端个人主义的教育目的

根据存在主义的观点:“人就是人,这不仅说他是自己认为的那样,而且也是他愿意成为的那样——是他(从无到有)从不存在到存在之后愿意成为的那样。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以外,什么也不是”。所以,教育应以个人的自我完成为目标。即教育应是使一个人认识自己的存在,形成一套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生活方式。这个观点具有两面性。首先,其倡导认识自己、发展自身、自我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的观点是值得吸收借鉴的。中国古代教育典著《礼记·大学》提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观点中,修身是为第一。自己首先要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实现自我设定的基础目标,才能为他人谋福祉。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但是,其“教育对公众、集体乃至社会,都不承担任何责任”的教育本质观点则具有极端的个人主义嫌疑。人是具有社会性的,这是人不可磨灭的本质属性。从存在的第一天起,人就必须为了生活资料,团结起来与自然力进行斗争。人的成长历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过程显然不是任何单个人就能完成的,而是必须置身于社会环境中,利用语言的习得与社会集体进行互动。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互相传递和交换信息,共同生活、生产和斗争。由此可见,生活在社会区域内,人不可能仅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作为社会的一份子,维系社会的发展、共同對抗社会灾难是由人的本质属性决定的,是不可因个人意志改变的事实。就像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来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还不得不提出合作共赢的方针。无论是派遣维和部队,还是出席世界气候大会建言献策等都体现出中国在一个社会集体中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因为它关系到社会中每一个人的生死存亡。所以,教育必须要规避学生的极端个人主义,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二)结合教育现实取舍教育内容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认为,学校必须完全修改传统的知识观,必须完全改变教材本身就是目的的思想。不应把教育看作是为学生未来工作做准备的工具,而应当看作是培养自我的一种手段。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说为个人成长、社会进步指出了一条光明的道路。但目前并不能实现,即具有相当的理想主义色彩。在中国,高考只要还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那么应试教育就还有立足之地。就拿使教育投资主体陷入囚徒困境的课外辅导事件来说。家长使孩子们接受超额教育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使其成为自我完善的人,而是带着功利主义去思考这种额外教育投资的益处。例如,在升学中更有竞争力,在求职中更加突出等。所以,要想实现存在主义这种教育内容的转变,就必须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改革。无论是社会选拔制度的改革,还是家长教育意识的转变,亦或是学生自身意识的觉醒等都需要社会思想潮流和时间的慢慢改造。

当然,存在主义关于教育内容需要融合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看法是值得提倡的,也是目前社会教育的主流思想。现在提倡加强人文教育就是这种观点的完美体现。但其基于自由选择的道德教育思想则有待考量。葛晨虹认为,道德是做人的一种品质,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社会规范不会因为个人的选择而改变,它是由社会大部分人的共同意志所决定的。正如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力”。道德也是这样。我们的自由选择必须在遵循社会道德基础上进行,否则所做的一切都不会是自由的,也就不具备价值。这才是道德教育的真正内涵。

(三)辩证看待所提教学方法

存在主义认为,“教师教育的方法上,不能不首先选择苏格拉底法”。即存在主义教育学家们认为,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方法是最理想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自己断定什么是真实的东西。这个观点明显体现出存在主义的人本主义倾向,几乎是从人本主义学科的角度思考问题。苏格拉底产婆术体现出来的问答法只适用于人文学科,它揭示事物的本质,了解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使学生自己在问答中陷入矛盾,从而顿悟。然而这种模式是否适用于自然学科呢?自然科学虽然也需要基本的逻辑推演思维,但必须结合其特殊的研究方法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定量研究和个案研究等,绝不是简单的逻辑推演就可以实现的。因为自然科学作为一种高级复杂的知识形态和认识形式,是在人类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研究手段和一定的实践活动而获得的。并且,科学实验是自然科学理论的源泉和检验标准。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存在主义的教育思想仅仅适用于人文学科,忽略了自然科学学科,是片面的教学方法观点。

而其“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强调实施个别对待”的观点符合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思想。但如果照搬到中国,也不免太过理想化了。中国是人口大国,适龄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都是社会的焦点。班级授课制很好地解决了中国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而教育生源较多的矛盾。但也衍生出了班级人数过多,教师无暇顾及所有学生的发展,只能实行统一教学、重点监督的模式。这样就不可能实现所谓的个别化教学。这是由中国的现实国情决定的。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这种供求矛盾现状正在缓和,个别化教学模式也有可能实现。但这要在社会高度发展,中国人口问题得到充分解决,中国经济高度发展,教育投资需求得到极大满足,社会竞争机制转变后才能真正推行。

(四)形成适度的平等师生关系

存在主义提倡的师生关系是在肯定教师和学生都是有主观性的个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教师的作用不是控制学生,而是使他们能够自由地做出选择。它在师生关系上反对教师的专制和控制,提倡师生间“我”和“你”的对话,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对师生关系的重构。它强调教育是纯粹个人的事情,个人唯一可以接受的价值观就是他自己选定的价值观。教师不能给学生灌输他自己或者社会认可的价值观,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这个观点在“以人为本”的认识倾向上,过分强调“个体”的重要性,强调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有把个人的“自我”以及“自我实现”凌驾于团体法则之上,凌驾于人类社会之上的嫌疑。

这种师生关系在师道尊严传统浓厚的中国施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形成一种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的能动性能够得到明显提高。对于建立“新三中心”肯定大有裨益。但是,在中国社会氛围民主性不够浓厚、社会思想还比较复杂、社会思维不够开放的现在,如果放任孩子自行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很容易造成孩子思想极端、行为失范等问题。教师会从而丧失引领孩子健康成长的能力,也就不存在和孩子平等对话的可能了。可以说,这种观点是有些过于浪漫主义、过于浅薄。如果不加批判地搬运到社会主义社会中来,会对社会制度、集体主义和纪律等起破坏作用。所以,必须辩证看待存在主义哲学提出的关于教育的相关观点。

三、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的现实价值

(一)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培养人格健全的人

我们需要逐步改变以知识灌输为主的应试教育模式,在智育大行其道的背景下融入德育、美育、体育以及劳动教育。智育能促使学生获得系统学科知识,学会独立思考、清晰表达、自由选择;德育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之遵纪守法、品格健全;美育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发现生活的美、找到人生的意义;体育能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使其获得正确的锻炼方法、养成强壮的体魄;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使其做到勤劳奋进、独立自主。只有在德智体美劳等五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完全的人。在不影响升学的情况下,学校应开设相关课外兴趣班供学生选修,使学生在迎合社会需求及自身未来职业发展的同时,也能满足自身兴趣、陶冶情操。其次,我们必须改变以往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素养的偏好,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争取做一个博且专的全能型人才。在学业压力日益加重的形势下,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则成为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一环。在中小学校设置心理辅导室是帮助学生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各科教师也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放下成见,使其在发现心理问题或情绪障碍时能积极主动寻求帮助,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

(二)重视学生的自主建构,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我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代表的是一种社会本位论的价值观,强调集体意识和无私奉献。而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则以人为中心,强调教育是为个人的自由服务。后者容易培养出极端个人主义倾向的人,前者只要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建构能力,足够重视其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完全能在满足个体发展需要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大和谐、大发展。首先,教师要避免强调学生单方面的知识输入,忽视甚至打击学生在课堂上知识输出的创造性行为。教师在提供了有系统有逻辑的知识体系后,要积极倡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再生产,引导学生学会建构适应自身需求的知识体系。当学生把知识与已有经验融汇贯通时,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把“死知识”盘“活”。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渐有强盛的势头,我们就更需要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新一代引领整个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教师的德育工作不能局限于课堂,要把德育知识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既要告诉学生怎么做,又要告诉学生为什么。一旦学生了解此事的意义,他们不仅会勇于承担起社会责任,也会积极感染他人,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其发展意识

当前,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师生关系的异化深受“师道尊严”观念的影响。教师作为传道受业解惑者,把知识经验的丰富上升到了人格尊严的优越性上。学生处于被教导、被灌輸的地位。一旦学生领会到老师传达的意思,他们就自觉地把自己定义成缺乏自我意识和主动性的弱势群体。“主动一被动”“强势一弱势”的关系建立之后,在教学过程中被不断强化定型。学生在缺乏思考的情况下被复制成整齐划一的“产品”流入市场。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培养模式显然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改革势在必行。但也不应一味地强调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权利,给予学生完全的自由。学生作为心智尚未成熟的群体,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符合实际的选择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即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构建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平台。在改变尊师重道的传统,培养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还是要强调尊师重长的观念,不能放任自流。同时,教师要跟随时代发展潮流,做到终身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用学生接受度更高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四)改革教育考试制度,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

考试最重要的功能应该是查漏补缺,对某一阶段表现好的学生进行激励,同时警醒相对落后的学生,以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中国教育要完全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就必须变革人才选拔标准和方式。把人才选拔标准从成绩这一单一维度向以能力为中心的多维度转换,建立一套综合评价体系。分散高考已有的决定性选拔功能,才可能使教育回归人的教育本质,从根源上减少甚至消除整个社会在教育问题上的焦虑情绪。学校教育方式亟待改进的同时,家长教育也必不可少。孩子的社会学习就是从模仿开始的。能否系好孩子的第一颗扣子,家庭教育尤其重要。在强调“家校社”合作的今天,家长的教育理念较以往能更大程度影响孩子的求学心态。学校延伸出对家长进行培训的功能应该列入考虑范围。学校把正确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期望引入家庭教育中,才能从外部慢慢释放学生的学习压力。

西方教育思潮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影响深远,我国也倾向于引进国外流行的教育思想。但是,只有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同时,立足于本国国情,分析该教育思想能否在中国扎根,才能决定是否适合在我国推行。当然,引进不意味着照搬,我们也必须对本国原有的教育传统进行改造。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使自身的优势和西方教育思想的长处结合,发展出一套适合中国教育现状的教育理念与方法。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莫让师生关系“渐行渐远”
师生关系和学生学业表现相辅相成
高校师生关系最适空间的探索研究
师生关系好很重要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师生关系浅谈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新世纪以来我国师生关系研究的探索*
还原一个纯洁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