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曼舞翩然奏华章

2020-05-20庞春燕

中华瑰宝 2020年4期
关键词:长袖乐舞宫廷

庞春燕

中华乐舞源远流长,其中宫廷乐舞可说是其中的精华。让我们且来一睹宫廷乐舞的百千姿态。

中国古代的宫廷乐舞大多来自民间,经改编后供宫廷宴飨、娱乐时演出。大约从汉代开始,宫廷中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舞种,有些舞蹈形式还流传至今。

翘袖折腰

长袖舞最初源于西周的祭祀舞蹈《人舞》,表演时“以手袖为威仪”,之后随着周王室的衰弱和连年的战乱而流布民间,逐渐形成了娱乐性舞蹈“楚舞”。出身草莽的汉高祖刘邦非常喜爱“楚音”“楚舞”,为宫廷服务的乐府便大力采集楚地的民间乐舞,整理加工为宫廷乐舞。“翘袖折腰”的楚舞便开始成为汉代宫廷宴飨、娱乐的主要舞蹈,以至于“无舞不舞袖”。

据史书记载,汉高祖刘邦善楚歌,其宠姬戚夫人“善翘袖折腰之舞”,二人歌舞相和,如鼓琴瑟。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善舞,一次在太液池上起舞時,舞动的长袖在风中翩然若飞,似乎连身体都要随风而去,以至于成帝急令侍卫抓住她的裙裾。研究者认为,戚夫人和赵飞燕所表演的舞蹈,就是后世的“长袖舞”。

遗憾的是,曼妙的汉代长袖舞如今已很难看到,只能在汉画像石(砖)中一睹它的风采—细腰舞者宽衣长袖,腰如束素,体态俊秀飘逸,起舞时飘绕萦回,如杨柳随风,若浮云流波。东汉傅毅在《舞赋》中描述为“若俯若仰,若来若往……若翱若行,若竦若倾……罗衣从风,长袖交横”。长袖舞以袖功的变化为主要形态,伴随着侧体折腰和向后折腰等腰部动作,尽显女性的婀娜婉转之美。舞者以长袖交横飞舞的千姿百态来表达各种情感,既可弱柳扶风、婉约轻盈,又可恢宏壮阔、热烈明快。

此外,随着汉代疆域的拓展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增多,少数民族乐舞逐渐进入中原,形成了讲究技巧和节奏的盘鼓舞,盛行于汉代宫廷。舞者表演时将盘子和鼓排列在地上,在上面翻腾跳跃,表演出多种高难度动作。从汉画像石(砖)上看,舞者优美矫健、技艺高超,其舞姿千姿百态,极富抒情色彩。有的与长袖舞相结合,舞者既“翘袖折腰”,给人以流动婉柔之美,又在盘鼓上腾跃、顿踏,给人以节奏感和刚劲之美;有的与杂技表演相结合,“舞无常态,鼓无定节”,舞者或从鼓上飞身鱼跃,或抵鼓倒立,或脚点鼓面单脚旋转,或身俯鼓面,手、膝、足拍击鼓的正面或侧面,充盈着健朗明快、欣欣向荣的生命活力。

盛世之音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艺发展的黄金时代,乐舞艺术成就非凡,尤以宫廷乐舞“十部乐”与“坐部伎”“立部伎”为后世所瞩目。

贞观年间确立的宫廷乐舞“十部乐”分别为《燕乐》《清商》《西凉》《高丽》《扶南》《龟兹》《疏勒》《康国》《安国》《高昌》。其中除《燕乐》是新创乐舞、《清商》是南朝以来的汉族传统乐舞、《西凉》为西凉一带中外乐舞融合的产物外,其余七部全部来自西域或其他民族,风格迥异,各具特色。

在长期的交流中,掌管宫廷乐舞的太常乐署创作的新型乐舞逐渐融合、消弭了各部乐舞的鲜明特色,形成了“盛唐之音”。至开元年间,“十部乐”被以新创乐舞为主的十四部曲目所取代,这十四部曲目又根据表现形式不同而被分为“立部伎”和“坐部伎”,用于宫廷宴飨和节庆典礼,颂扬本朝君主的文治武功。

“立部伎”有8首曲目,均为大型室外乐舞,以大鼓、金钲和铜锣伴奏,音律高亢慷慨,舞容威武雄壮,气势昂扬,其中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当属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指导、改编和排练的《破阵乐》。据史书记载,贞观七年(633年)正月十五,太宗在玄武门宴请三品以上官员、诸州刺史及“四夷”酋长时,演出《破阵乐》。120名舞工披甲执戟,舞队左圆右方,前为战车,后为军队,进退击刺,气势如虹,“雷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振百里,动荡山谷”。观者无不感奋踊跃,凛然震起,群臣欢呼,“四夷”酋长纷纷请求共舞相和,首场演出即大获成功。

“坐部伎”有6首曲目,多为丝竹伴奏,适合室内表演,虽然演出规模较小,但艺术水准很高,其风格清雅细腻,舞蹈华美精湛。如唐玄宗李隆基亲自指导并作曲的《龙池乐》,12名舞伎头戴芙蓉冠,身披轻纱羽衣,手持莲花,“尽蹑履而行”,以去掉钟磬的雅乐伴奏,曲调舒缓优雅,舞容轻灵飘逸,尽显唐代乐舞之雍容风雅。

在帝王的喜爱和推动下,唐代一方面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乐舞,另一方面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周边少数民族的乐舞,使得唐代宫廷乐舞达到了中国古代乐舞艺术的高峰。

别具匠心

宋代宫廷乐舞一方面继承了唐代乐舞之精华,采用了歌舞相间、循环穿插的表演方式,另一方面把诗歌、骈文、吟白与舞蹈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也更符合时人审美的综合性歌舞表演形式—“队舞”。

队舞规模宏大,分为两大类,一为由72个十二三岁的男童组成的“小儿队”,一为由153个色艺双绝的舞伎组成的“女弟子队”。每队各有10个曲目,在宋代宫廷春、秋、皇帝寿辰三大重要宴会及上元节演出。

与前代乐舞相比,队舞在表现形式上增加了竹竿子(主持人)、花心(领舞者)、四角(群舞者)等不同角色,以及勾队(召演员出场)、放队(让演员下场)、吟白、问答等表现形式,使乐舞表演中开始出现简单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向故事化发展。

南宋宰相史浩的《采莲舞》,用文字还原了千年前的宫廷队舞《采莲舞》。在他的笔下,演出分三个部分:首先是“致语”和“勾队”,即“竹竿子”介绍节目内容,“波涵碧玉,摇万顷之寒光;风动青蘋,听数声之幽韵……疑紫府之群英,集绮筵之雅宴”,表现仙女们漫游莲池的场景;其次是一群“玲珑环佩之声,绰约神仙之伍”的舞伎们上场并奏乐歌舞,“将陈倚棹之歌,式侑回风之舞”,表演中有“竹竿子”和“花心”的问答环节,有舞队变换舞姿、载歌载舞的环节;最后奏结束乐,“竹竿子”念谴队词,“楚泽清秋余白浪,芳枝今已属飞琼。歌舞既阑,相将好去”,指挥舞队下场,演出结束。

整个表演有吟白、问答,有独唱、合唱,有独舞、群舞,词曲清新雅致,形式新颖多变,引人入胜。与唐代乐舞豪放大气、富有张力的风格不同,宋代的宫廷队舞生动柔美、雅俗共赏。

民族风情

从白山黑水间走来的爱新觉罗家族,其宫廷乐舞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迥异于汉人创编的宫廷乐舞。清代宫廷乐舞主要分为“队舞”和“四裔乐舞”,前者在形式上沿袭了宋代宫廷的“队舞”,内容上则极富满族特色;后者为域外诸国乐舞的总称。

“队舞”初称《蟒式》,是以满族民间舞蹈为基础改编的宫廷乐舞,据《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记载,“蟒式舞者,乃满州筵宴大礼,至隆重欢庆之盛典”,乾隆年间改名为《庆隆舞》,包括武舞《扬烈舞》和文舞《喜起舞》。

《扬烈舞》完全是满族狩猎和戎马生活的艺术再现,尤具民族特色。此舞根据满族民间的《犸狐子舞》改编而成,表演者为40人,其中扮演犸狐者32人,均头戴面具、手持大刀,另外8人着甲胄,带弓箭,腰系木马,脚踩高跷,象征八旗将士。表演时扮演犸狐者先上场,模拟野兽翻滚跳跃等动作,其中一位舞者耍各种刀花,以及抡、砍、劈之样式,显示野兽之凶猛。然后骑木马者分两侧上场,表演从四面八方围猎群兽的场景,并舞动弓矢,做射杀野兽状,伴有跃马扬鞭、驰聘逐兽、深涧陷马、与兽持斗等情节。最后,一位骑木马者射中一名持刀恶兽,此兽即弃刀于地、持箭叩头,群兽亦慑服叩头。此舞象征八旗子弟的英勇善战,体现了满族的尚武精神。

“四裔乐舞”主要包括《蒙古乐》《瓦尔喀部乐》《朝鲜国俳》《回部乐》《番子乐》(藏族乐舞)、《廓尔喀部乐》《缅甸国乐》等,是其他民族和属国对清王朝的朝拜与敬献乐舞,也体现了清廷对其他民族及属国的怀柔包容,部分表演者即为其本族人。

《朝鲜国俳》在“四裔乐舞”中历史最悠久,也最为重要,是清宫宴会中必备的节目。演出时俳长一人戴面具从右边上场,“掷倒伎”(杂技演员)14人从左边上场,其舞蹈动作主要是欢快而有技巧的翻筋斗,以及类似杂技的倒立腾空。表演者每翻一个筋斗就大喊一次,越翻越勇,愈演愈烈,场面紧张激烈、扣人心弦,随着乐队节奏的逐步加快和增强,逐渐将筵宴的气氛推向高潮。从整体上看,清代宫廷乐舞质朴、粗犷、大气,别具一格。

从历史发展来看,宫廷乐舞总在随着时代而常变常新。今天,虽然宫廷早已不复存在,但中国古典舞和民族舞依然在不断发展。某种程度上,宫廷乐舞可说是古代乐舞中的精华,如何传承其精髓,进而创造出富有时代精神的中国舞蹈,我们依然需要上下求索……

猜你喜欢

长袖乐舞宫廷
攀援而上
韩邦奇《苑洛志乐》的思想来源与乐学诉求
锋芒毕露的法国宫廷画家
唐代丝绸之路乐舞文化的当代传承考释
也论戏剧中水袖的艺术魅力
First Look
第六道宫廷古法白米饭
宫廷古法白米饭
沅水流域傩仪式活动中的乐舞研究
学前教育音乐学科融合的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