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准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和发力点

2020-05-20孙洪武

唯实 2020年3期
关键词:战略科技农业

孙洪武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制度政策,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根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时间表,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无论是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构建,还是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可从以下几点切入或发力,不断推进乡村振兴。

推进乡村振兴首要在观念更新,乡村不只是农村,振兴不只是建设。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用“乡村”而没有采用“农村”提法,用“振兴”没有用“建设”提法,可谓含义很深,新意十足。我们知道农村是相对于城市的称谓,是指农业区,有集镇、村落,主要是第一产业。而乡村是指村落或乡村聚落,指乡村地区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一般都风景宜人、空气清新、民风淳朴,较适合人群居住。“建设”一词一般指创立新事业、增加新设备、充实新精神,而“振兴”的含义则十分丰富,不仅有大力发展之意,更有“兴盛起来”之韵,可以说“振兴”注重建设,又高于建设、宽于建设、深于建设。乡村振兴要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禀赋,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分类推进乡村振兴。一些人居环境较差、产业特色不明显,缺少文化底蕴、人口流失特别严重的空心村不能就地或原地打转转、想办法,只能采取集聚提升或搬迁撤并的方法。

推进乡村振兴基础在精准识别,先做判断题,再做选择题。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落实到具体村或村庄,不能停留在口头或泛泛层面,要“一乡一策”“一村一举”“一庄一法”。截至2017年底,江苏省有68个乡,同级镇758个,街道458个,共有14462个村,最多的徐州市有2165个村,最少的南京市只有283个村。只要拿出精准扶贫的精神和干劲,五级书记一起抓,上下联动,对每个乡村从人口规模、产业特色、文化底蕴等各个方面进行梳理、识别,判断每个乡村采取的振兴路径,选择工作时机,确定每个乡村振兴的路线图、施工图和时间表,就能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模式策划,要先有策划,再做规划。目前国家、省、市,甚至县都有一个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在宏观层面思路比较明确,但在具体到每个村时,还需要措施具体、能够落地,要有可操作性规划。在做可操作性规划之前,一定要进行策划,构建商业模式。策划与规划不同,策划要解决的是市场分析、总体定位、产业选择、业态组合、开发策略、创意营销、运营模式、创收回报等发展的灵魂问题。确保产出的东西符合市场需要,既产得出,也卖得掉。一个乡村要振兴,必须有产业,产业要兴旺,必须进行产业链延伸和产业功能拓展、融合,否则产业就难以兴旺,这也是中央将产业兴旺放在乡村振兴首要位置的应有之义。目前大多数乡村的产业可能都是农业,而农业要兴旺,在巩固其生产功能的基础上,就要尽可能挖掘农业景观、文化、科普、教育、康养、休闲、旅游观光等功能,通过产品创新创意、业态创造组合,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把二、三产的利润尽可能留在乡村,留给一产的农民。种小麦可能不挣钱,养猪可能会亏本,但卖面粉面条、卖猪肉、卖肉包就会有比较好的效益,这就是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的要义所在。

推进乡村振兴核心在政策创设,既要政策分类作用,也要统筹集成使用。抓乡村振兴不能简单套用过去抓农业生产和抓农村工作的方法。中央将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就是围绕这个总抓手对“三农”工作区别对待、分类施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又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制度政策”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专门提出,说明保障粮食安全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政策有所不同。抓粮食安全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把粮食生产功能区及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等政策,通过政府主导,用行政力量巩固落实好。市场机制作用可以体现在种粮增效上,不能用在确保总量上。而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培育特色产业,即使有的乡村选择粮食作为产业培育,也要将重点放在粮食产业链的延长和粮食产业功能的挖掘上,这就要求乡村振兴的制度设计应该首先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主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辅以政府引导,利用社会力量,将资金、政策、资源围绕乡村振兴集成使用,改变以往抓农业生产、农村建设“条线各自下达”为“源头集成下达”,使每个乡村对资源和资金“总盘子”做到“心中有数”,并做到计划一揽子安排,在蓝图绘就下,只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和足够的历史耐心,乡村一定会建设得更美好,也一定会振兴。

推进乡村振兴根本在科技创新,动力在科技创新,潜力和希望也在科技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驱动战略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科技已经从早期经济社会发展边缘日益走近中央,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主要驱动力量。发展方式转变,产业技术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关键在新科技的创新和应用上。农业科技正从过去支撑生产、保障供给,转向引领消费、创造需求,特别是农业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创意农业结合,正不断创造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新产品、新服务,释放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巨大潜力。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积极響应中央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号召,大力加强学科调整和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积极招引人才,2017年专门在园艺研究所花卉学科的基础上组建休闲农业研究所,主要从事休闲农业理论、休闲产业和业态创意设计、休闲产品和服务研发、休闲文化挖掘利用等研究,在传统农业“吃喝”功能基础上,大力拓展“玩乐”功能。目前以观赏、参与、体验为特点的蝴蝶生态园营建技术体系和整体解决方案受到省内外新型经营主体、农业园区和休闲农庄的青睐,整体方案落地建设一个,正在规划一个,还有两个正在洽谈,央视客户端为此专门进行了直播。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乡村振兴对科技正迸发出巨大需求,农业科技也正在展示无限的潜力。

(作者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高 莉

猜你喜欢

战略科技农业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