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联结:让基于项目的学习更贴近幼儿的发展

2020-05-19沈波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建构经验探究

沈波

幼儿在与外界环境互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大量地吸收各种信息,并有可能在自身内部进行初步的信息检索、判断和整合,产生新的问题驱动。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创设能自我实践、解决问题的生活场,从而让幼儿的学习顺应需求,融入真实生活。

一、初心:基于项目的学习开展背景

通常,主题式学习更强调活动的综合性,更注重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但在面对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幼儿间的个体差异以及提供个别化的学习支持等方面稍显薄弱。一个新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内容建构是否可以逐步以幼儿生活、游戏为主线,不强调某一主题的大背景,更关注幼儿在兴趣导向下对某一值得学习的小主题、小项目进行深入探究,聚焦问题的解答过程,从中获得自我学习效果更佳的体验。回到初心,我们把目标聚焦在一种有益的尝试和调整上,即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PBL),并强调深度联结,作出一些积极的解释。

1.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我们首先研究“基于项目的学习”的概念和内涵,认同其来源于生活的问题驱动以及个体自主建构经验和知识的价值取向。PBL产生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西方国家,并逐步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国外学者将其内涵界定为:关注的是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原理;要求学生从事的是生活中问题的解决,基于现实世界的探究活动以及其他的一些有意义的工作;要求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制作作品来自主地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

2.厘清操作程序

项目学习的流程即选定项目、制定计划、实践探究、制作作品、交流成果和获得评价。每个项目学习经历三个基本阶段:一是回顾并从幼儿现有认知和兴趣出发;二是给幼儿提供新的体验以及研究的机会;三是评估、反思和分享项目工作。PBL的操作程序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完全围绕PBL活动的目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开展。

3.重视回顾与反思

项目学习通过信息的过程性再现,使幼儿了解自己的学习历程,从而感受自身学习的力量。PBL重视回顾与反思,这对于幼儿的学习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是让幼儿看到项目学习中自己是真正的学习者;二是帮助幼儿对已有经验进行回顾和梳理,进一步总结和提升关键经验;三是通过交流使个人或小组的经验成为大家的经验,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对幼儿后续的学习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现场:基于项目的学习研究呈现

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一种建构主义的学习方法,教师与幼儿共享决策、计划和学习的权利与责任,因而能够激发幼儿更加自主地学习。这一方法显著的特点是有小组讨论、实地考察、调查、展示或分享理解等。根据项目学习的特征,我们开展了四类项目的研究。

1.有结构的项目

有结构的项目指的是要求作品符合特定的标准,即要求幼儿制作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尺寸,包含特定的材料,能发挥特定的功能,满足规定好的质量标准等。以小班项目学习“奇妙的山洞”为例。“奇妙的山洞”来源于小班建构区的游戏“钻山洞”,游戏中要搭建一个能让身高1米以上的幼儿自如穿行的山洞,这对垒高、平衡、架空等建构技能有较高的要求。在制作作品环节,各小组持续不断地迸发出新的学习经验:横竖交错、两排并拢叠纸砖更牢固;三角形山洞会使空间更高;小面积黏合可用双面胶和超轻黏土,大面积黏合需要热熔胶或者木胶……最终的山洞均符合牢固、可以穿行的结构要求,并呈现出不同造型、不同功能。

有结构的项目学习中,幼儿对自己作品的结构清晰明确。教师作为一种广义的学习环境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诱发问题并利用问题刺激学习活动,不断解决疑难问题,在完成有结构的作品的同时,幼儿完成自己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这完全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与主题有关的项目

与主题有关的项目指的是幼儿对某一主题学习的拓展,每个幼儿搜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综合,形成最终的作品。项目完成时,每个幼儿都经历了超越此项目内容的学习。以中班项目学习“消防车”为例,这是“消防安全周”中由幼儿问题所引发的一个项目学习案例。幼儿的问题是学习的驱动,他们一起将想要知道的关于消防车的知识涂鸦成一张网络图,这是幼儿的学习计划。教师有意识地帮助幼儿组建小组,带领他们实地参观消防车,引发幼儿深度探究,为作品“消防车”的制作构筑解决问题的平台。该项目学习始终围绕“消防车”这一鲜明的主题纵向深入,整个学习过程只专注于做一件事情,以便让幼儿更好地体验项目学习的价值。

项目学习“消防车”持续了两个多月,这与项目学习不过分依赖死记硬背和训练有关。幼儿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观察和解答问题,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在小组合作中接受同伴的评论,这些都是相当重要的技能。

3.完成具体任务的项目

完成具体任务的项目指幼儿以完成某一具体任务为目标,以小组形式接受任务挑战,协商解决任务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最终通过小组报告向他人展示所生成和建构的知识及其对自身发展的意义。以大班项目学习“小飞马快递”为例,这是教师为给幼儿提供有利经验而发起的主题,一是解决幼儿园门卫室快递堆积的问题,二是满足幼儿体验身边真实生活的愿望。游戏任务明确,但在过程中,配送计划与实际操作经常出现问题,计划一再修改,这些大量应用多元智能学习的机会使幼儿的内驱力保持了较长时间。此外,教师发起设计快递验收单并要求“客户”签名、给服务打分,既能保证快递安全无误地送达,又不露痕迹地展示了幼儿学习的过程和关键经验的建构。

完成具体任务的项目学习内容非常具体,并且包含了游戏情景、直接经验及具体实物,可供幼儿操作,使他们更容易生成想要探究的问题,更有可能获得成功。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帮助幼儿凭借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得积极的体验,而不是只关注任务的完成情况。

4.解决生活问题的项目

解决生活问题的项目指由幼儿园生活中的问题为项目驱动,幼儿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此习得并掌握现实生活中的常识与技能,最终为幼儿生活服务。以大班项目学习“分水果”为例。“分水果”源自水果餐环节,食堂送到每个班级的水果先要被均分到每一组,再由每一组二次分配到每一个人,这是涉及数学领域的生活化学习。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料理方法,涉及基本的生活能力。当水果不能完全均分并出现剩余时,则涉及集体协商的社会性领域发展。水果吃完了,生活问题解决了,作品的呈现就是通过书面报告向同伴展现“分水果”项目学习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不断总结的经验。

解决生活问题的项目学习真实体现了一日生活中幼儿就是自己的主人,是共同生活的创造者与承担者。解决生活问题,最终服务于生活,是幼儿学会生活的法宝。

三、反思:基于项目的学习实施要点

项目学习具有多种情境脉络,包含了有意义的关键经验与生活技巧,强调深入探究,这为PBL更贴近幼儿的发展提供了深度联结的可能性。

1.用心发现幼儿的真实兴趣

园本“共同生活”课程观下的教师在PBL中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辨识幼儿在游戏现场所萌发出的兴趣。一个善于观察的教师会从幼儿的行为表现或游戏状态中发现其当下的兴趣,如特别专注于某件事情,挤到人群前持久关注某件物品,偷偷收集物品,倾听的时间比原先长,等等。教师还要思考幼儿有可能发展出的新兴趣点,并持续鼓励幼儿不断获得新的兴趣,让项目学习的主题更多由幼儿发起,更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

2.潜心思考幼儿的学习方式

研究表明,在幼儿园共同生活中,结伴共玩是幼儿最自然、最容易产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也是幼儿走向社会应具备的能力之一。所以,研究基于项目的学习、关注同伴的学习是一种积极的思路。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幼儿建立微型合作性异质学习团体,利用同伴影响及共享经验来取得团队成功,以此超越自己的经验。

3.精心设计幼儿的项目学习

项目学习中幼儿探究主题的选择直接影响项目完成的品质及幼儿学习的质量,因此,主题应更多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经历,更多关注幼儿敏感期的发展需求,更多指向幼儿的关键经验。项目学习经常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教师与幼儿要善于捕捉那些反复出现的探究兴趣。还有一些关键经验对于幼儿发展具有特殊意义,教师也可以专门设计和发起。值得注意的是,幼儿的生活还包括在家庭、社区中的体验,如何在这些环境中延展项目学习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系2016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幼儿园游戏取向课程中同伴学习项目研究”(课题编号:2016-GH01011-00444)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建构经验探究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设问引导探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乐淘淘“先进”经验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乐淘淘“先进”经验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建构游戏玩不够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相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