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背囊:初中语文课堂阅读助学资源的运用

2020-05-19盛华玲

教育界·中旬 2020年3期

盛华玲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助学资料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我们应该重视和发挥它特有的不可取代的教学功能。文章以“智慧背囊”为载体,开发语文阅读课堂的助学资源,利用变虚为实、化繁为简、化静为动等应用策略,探索改革传统低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营造互动对话、合作分享的课堂形式。

【关键词】助学资料;智慧背囊;开发运用

一、初中语文课堂“助学资源”使用现状聚焦

语文课上,教师为了文本的解读、学生思维的拓展等经常会使用一些资料来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笔者发现这些助学资料在课堂教学运用中往往存在一些缺憾。

1.虚而不实,流于形式

有些教师在借助课本以外的资料辅助教学时,利用PPT投影“一看即过、一读即过”,学生还没来得及消化,无法发挥这些资料对学生学习的辅助作用。

2.弃而不用,视而不见

有些教师非常注意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品悟,力求让学生通过品读文字,深入文本,但是没有积极地利用这些“画龙点睛”的资料,浪费了这一很好的教学资源,造成了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参与度不高的课堂局面。

3.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许多教师也在大量引用资料进行教学助学,一堂课容量满满,各种资料不经甄选,重“量”轻“质”,过分看重资料的价值,生怕学生吃不饱,使它反客为主,结果导致阅读课几乎变成了资料的阅读,课文成了它的附件。

4.固态预设,缺少灵动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基本上的课堂助学资源都是由教师备课时事先准备或者做在课件中,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主动准备的比较少,动态生成的学习资源少之又少,以至于学习资源局限性比较大,学生主动探究能力得不到锻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而语文老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也要求:“改革传统低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推进体现学科本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改革,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对话的课堂文化,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运用于课堂中的助学资料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是我们语文课堂的一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学习资源,改革低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通过他们的自我调节和“内化”,从会学、会用,到乐学、善用的自主学习状态,形成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有效对话,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受到智力和能力的训练。此外,教师还要提高这些课程资源在课堂中没有完美发挥的教育教学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阅读教学中智慧背囊的运用策略

“智慧背囊”,是装有教师、学生及学生小组智慧,用于铺垫知识、指导学法、激活思维的在教学各个环节引入的相关资料的学习资源包,是文本阅读的辅助手段。

1.化静为动,激发情趣

“智慧背囊”的运用不仅要基于教材,更要基于教学对象。课堂上只要老师讲作者的生平故事、名人轶事、文学现象等故事性比较强的知识,学生就显出浓厚的兴趣来,所以它的长度和难度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兴趣与阅读水平。教师要以简明扼要的语言,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文本形式与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深入理解课文。

例如,执教《荷叶母亲》用图片导入,让学生借助图片资源猜猜冰心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生1:冰心是一位和蔼慈祥的老奶奶 。

生2:她喜欢养猫,养花。

生3:她喜欢书法。

生4:她喜欢养花,是一个热爱生活的老人。

生5:她的花叫君子兰,证明她志趣高雅。

你了解她吗?读过她写的书吗?

学生们发言踊跃,有的说她笔名的来历是因为喜欢“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诗句,有的说读过她的《纸船》《繁星》《春水》《再寄小读者》,有的说她是泰戈尔作品的翻译……笔者顺势总结,导入新课。

图片形式的资料导入,相较于课文中关于冰心的注释来得更形象直观。教学,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教师在选择“智慧背囊”中的助学资源时,应以学生的学情为依托进行设计,顺应他们的学习兴趣,贴近他们的认知能力,符合他们的语文学习水平,适当提升要求,合理拓展范畴。

2.变虚为实,解疑答难

实际教学环节中,面对课文的重难点,学生往往不知所措,此时适时切入知识型或方法型的助学资源,能帮学生攻克难点,完成挑战,提升學习信心。

如《桃花源记》这篇课文的结尾给桃花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从文中结尾相关文字学生得出“桃花源并不存在,是陶渊明虚构的”,教师随即抛出“既然不存在,那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桃花源呢?”

生1:因为他志向高洁,向往过自由的田园生活。

生2:他不喜欢做官,不喜欢拘束。

师:你怎么知道他不喜欢做官?

生2:我看过一个故事说的是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他辞官回乡了。

师:能把自己平时的阅读用到课文解读中来,看来你平时看了许多书!还有谁想说说自己的想法?(课堂中暂时出现了冷场)需不需要老师给你们一些提示?大家回顾一下,陶渊明是哪个时期的人?

(PPT出示智囊1)我国东晋末年的统治腐败及统治者对百姓剥削和压榨的相关材料。

师: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3:我觉得他之所以虚构这样的一个美丽的桃花源是因为他对现实不满,然后在思想上有所寄托。

生4:正因为现实如此残酷,才需要在精神上有所寄托,有所追求,这样人生才有奔头!

师: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当时陶渊明的基本情况——

(PPT出示智囊2)关于陶渊明写作本文的时代背景和他不满当时政治统治及理解百姓疾苦以及追求理想社会愿望的相关材料。

师:《桃花源记》是虚构的对吗?但是老师觉得它是存在的!

众生疑惑。

师:它在哪里呢?它在陶渊明的心中,也在每一个对美好生活憧憬、有追求的人们心中,希望同学们心中也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美丽桃花源!

从学生反馈来看,这样的适时铺垫,提供“跳板”,其效果远远超过教师刻板、严谨的讲解。这是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兴趣满满的时刻,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主动思考,根据他们自己的理解,急切地想把自己的发现跟老师、同学分享,成为课堂上的“主角”,课堂达到一个自然和谐的状态。

3.搭建平台,主动参与

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生的学习受到诸多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美国学校社会学家柏拉指出,进入初中以后,学生们对知识和教师产生了距离感,教师的态度可能使学生喜欢或者厌恶某一学科,而同伴的态度则可能将学生拖入荒废学业的漩涡,或成为一个开展学习的支点。

例如,执教《爱莲说》让每组同学在网上找一张最符合周敦颐笔下的莲花图案,并进行解说选择这一图片的理由。有的组说他们找的图片体现了文中荷花“不蔓不枝,中通外直”的特点,有的组说他们找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还有的组文言和现代文解说齐上阵,图文并茂,仿佛是一个个小周敦颐在介绍自己笔下所爱的莲花。

学生分享自己选择的理由,除了给他们带来成就感,也让其有作者的代入感,疏通文言文字词并深入理解文意,体验作者对莲花之爱的深沉,轻松完成情感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自我学习的设计者,是积极参与探索学习的实践者。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要重视同伴学习的作用,为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提供参与和发展的机会,尊重孩子们的学习体验,这才是有价值的课堂教学活动。

4. 化繁为简,有序推进

学生被动学习效率远不如学生主动学习,助学资料的长度和难度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兴趣与阅读水平,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形式为主,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文本形式与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深入理解课文。

执教《老王》,涉及“文革”的时代背景,若在课堂中一一呈现,费时不说,且未必能达到预期效果。在学生的任务单中,笔者把这些资料作为智慧背囊印发,学生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查找有关杨绛生平的视频资料,有小组推荐了《坐在人生边上》的纪录片,加上由教师精选的几则资料共同组成的“智慧背囊”,缩短了背景资料介绍的时间。

学生在主问题研讨环节中,根据解题的需要,引用“背囊”中的字条,大部分学生都有话可说,还读出了“人道主义关怀”“命运”“平等”“尊重”“同情”等词。合作分享时,教师只需适时引导,学生思维活跃,或相互补充,或引起争论,课堂气氛积极而灵动。

借助助学资料打造的“智慧背囊”,拉近了特殊时代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表达观点与分享观点搭建了平台,引导学生辩证、全面地看待问题,培养他们倾听、表达、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拓展时空,延伸阅读

“智慧背囊”未必在课堂中呈现,有时它的缺席能够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例如,在裸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学生解读文章主题,只能达到“作者在怀念美好的童年生活,表达对童年生活的不舍”。课后,笔者组织《朝花夕拾》名著阅读,开展“说说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专题探究、“《朝花夕拾》知多少”小组知识竞赛、“鲁迅和《朝花夕拾》”主题手抄报制作评比等主题活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多角度的解讀文本,富有探究精神。

经典作品作为优秀的助学资料,不仅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实效和品位,帮助学生更准确、更深入地解读文本,还能丰富学生的人生感受和经验,实现“愿学、想学、会学”,背着这些“智慧”行走于语文学习之路,学生将思考更多的人生问题,更有利于文化的积累,让自己的思想与大师们、与经典联网接轨。

三、结语

在信息时代面前,我们要让教学资料变枯燥为有趣,变虚为实,化繁为简,化静为动,变单一由教师准备为师生共同打造。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学生在语文阅读课中有意识地积累,在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名篇[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