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自主有效的合作学习

2020-05-19张静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组歌集体成员

张静

合作学习是改革实践与创新的产物,针对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明确了小组合作的深层含义。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小组合作学习概念,也就是通过集体的力量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具备较好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是每一位教师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谈谈。

一、课前通过简单有趣的游戏,缓解学习紧张性

一节课的开始决定了整节课的学习基调,因此课前对学习氛围的调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的情况下,运用适当的时间,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游戏设计,放松学生们的精神,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开始期待此次的课堂学习,使课堂学习氛围立刻变得轻松愉快,充满乐趣。因此通过这一点,可总结出,在上课前,一定要制订合适的教学导入,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开始学习,积极调动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对本堂课充满了期待,有了好的开始,

才会更好地为后面的课堂服务。

二、明确小组成员任务,激发个人存在感,通过集体力量发挥最大效能

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依据小组成员间的互补原则进行合理的调配划分,小组成员划分为5人一组,小组的组成确定了人员的分布。根据本组的人员组成情况确定该小组中的分配任务,整合小组资源,并通过各项标准进行小组间的评分。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完全的发挥,小组意识、集体思想瞬间迸发。每个小组的个体成员都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此时的小组合作是多么的重要,只有通过大家集体的力量,才能够争取得到更高的分数。在这里引用的是心理学中的知识,通过有效的机制达到心理愿望,这在无形中激发了所有人员的参与积极性,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集体归属感

通过对组名、组徽、组歌的确定与解释,并将其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展示,增强小组成员间的集体归属感。在共同目的的促使下,小组成员通过一定时间的小组内部的集体讨论,共同策划确定小组的组名、组徽、组歌等相关内容。如此一来,看上去像是很容易达成的,但真正实践起来却是有一定难度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完成任务,达到目的呢,我为此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

共同目标:组织商议组名、组歌、组徽,并通过才艺进行展示。

A组:A组的同学们首先定了一个整体的方向,即以阳光为主旨,然后将组名、组徽、组歌的确定与策划全部往事先制订的“阳光”方向上靠拢,将组名设置为阳光小组,组徽为太阳,组歌为种太阳。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任务,达成了共同目标。

B组:由于没有主线的贯串,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目标的可行性不高。组名、组徽、组歌的确定与策划完全没有相关性,造成小组成员在解释时的困难,由此还造成了一定的内部矛盾,不利于发挥集体的合作能力。

由此可見,通过小组之间的任务划分与目标主线的划定进行研究与设计解决,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与质量。在这里,面对如此多的内容,还需要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来完成,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实现的,小组成员内若有个人主义也是难以实现的。所以此时的小组合作尤为重要,通过不同成员完成不同的任务,达到高速有效。

四、贯串分数激励制,增强责任感和奋进心

将分数激励贯串于整个课堂中举足轻重。由于分数的激励,使小组成员精神高度集中,节奏的紧凑更没有时间让学生去思考课堂外的内容,同时更能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每个成员都会挖掘出自身的潜质,为了小组的利益,努力做到最好。不能因为自己的失误而导致小组的失败,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群人的事情,这种情况往往会让人更有责任感和奋进心。

通过实践与反馈,我认真地对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进行了反思。优点之处显而易见,但在实际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会比较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所以在小组合作改革之初会面临许多困惑和各类不同情况的发生。在教学中,还是要视情况作出调整,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导者。

猜你喜欢

组歌集体成员
两只挂钟
新时代版《长征组歌》师生同台演绎
警犬集体过生日
我家的新成员
《长征组歌》背后的故事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课题组成员
集体逃学
泛滥的集体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