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柏乐文夫妇安葬苏州纪事

2020-05-19王馨荣

苏州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公墓骨灰香山

王馨荣

春花春草春风至,清风清雨清明时。博习医院(现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任院长柏乐文及夫人的香山墓地,如今已成为医院历史文化教育基地,每年这时都会组织新职工来此祭奠缅怀。虽往事如烟流年似水,柏乐文医生驾鹤西行久远,但“柏好人”的形象,仍然活在博习人的心中。在这数十年间,让我亲闻亲历亲见了博习人景仰先贤、慎终追远的心路历程。

柏乐文,美国基督教监理公会派往中国的医学传教士。1883 年11 月8 日,他与蓝华德创建的博习医院,正式开诊收治病人。1884 年12 月,柏乐文回美继续医科学业,其间由曾从蓝华德、柏乐文习医的国人曹子实主持院务。1886 年1 月,柏乐文医生学成回苏州,担任博习医院第一任院长;1900 年,柏乐文为东吴大学首届校董;1903年,兼任东吴大学教务长、医学院院长。

1900 年义和团拳民事变时,各国传教士及侨民均退至上海。柏乐文医生不忍离弃满院的病人,坚持留在博习医院继续工作。一日,柏乐文坐大轿出诊,拳民包围大呼:“打死洋人!打死洋人!”掀开轿帘,见是柏乐文医生,就大声喊:“是柏好人!是柏好人!不是洋人。”拳民离去,围观民众见状一哄而散。柏乐文医生到苏州才8 年,就得到本地人士的信任,成为“不是洋人”的洋人,与民众和谐相处,获得“柏好人”的名声。自此名声远播,实属不易,与其为人谦和善良密不可分。

1927 年春,因受时局和战争的影响,年老体衰的柏乐文医生,于四月初奉上海领事之命,带领全家离开医院回美国。临行前,东吴大学校长文乃史博士等众人手捧鲜花前来送行,致辞称赞柏乐文夫妇做善工45 年,如花之香、如花之鲜,将永留人心。

在回美航海途中,柏乐文患病并逐渐加剧,乃登岸住院治疗,未几,病愈。后登船继续航行至美。回到美国的柏乐文医生身染沉疴,居住佛罗里达州霍桑家中养病,1927 年12 月4 日下午病逝,享年70 岁。

在同一时段,地球另一边的中国苏州接到美国电讯,惊悉柏乐文医生在美病逝,吴地人士无不扼腕悲恸。

1927 年12 月18 日,博习医院假天赐庄圣约翰堂举行纪念礼拜,到者为东吴大学及景海、振华两女校师生。

1928 年1 月8 日,在宫巷乐群社召开追悼大会。追悼大会当日,天公不作美,大雨滂沱一整天。有资料记载:“然到会者不因风雨阻,各界人士敬送花圈挽联者甚多。此可见柏医生与吾苏人士友谊之深笃矣。因纪念柏医生昔日之功德,拟筹募救济贫病基金两万元,充作救济贫苦病人之费,又为永久之纪念以垂不朽。”

苏州社会各界人士在筹备柏乐文治丧事宜的同时,对远在美国的柏夫人及女儿一家极为关切,除当即发去唁电慰问外,还频频寄信,期盼他们早日回到中国,并希望带回柏乐文的骨灰,入葬苏州安乐园教会公墓。于是柏夫人及许安之夫妇来华之前,重新为柏乐文医生举行火化,将骨灰装入在美友人所赠古铜瓶带回中国。

1928 年8 月11 日,柏夫人母女及女婿许安之由美启程,乘“麦金来总统号”轮船,将柏君骨灰铜瓶护送来苏。9 月2 日下午3时,由东吴大学校长杨永清及贝哉安等百余人,赴东吴大学许安之寓所,请由柏夫人将柏君骨灰铜瓶递出,由柏之挚友李伯莲双手敬捧至博习医院。吊唁灵堂设在博习医院门诊大厅,灵堂供台中央摆放着柏乐文骨灰铜瓶,四周摆满鲜花,上方悬挂着柏乐文巨幅遗像,遗像两侧悬挂挽联。地方人士前往吊祭者,日有数百。

吊唁活动结束之后,治丧委员会开始着手筹备葬事及建墓碑事宜。

1928 年11 月10 日,博习医院全体人员及治丧委员等列队,将柏君骨灰铜瓶恭送至葑门外安乐园,安葬于柏乐文医生生前指定之墓穴。是日送葬之人不少,外埠之友人门生均来苏会葬。在庄严肃穆的葬礼中,柏乐文医生安息在安乐园教会公墓。

柏夫人,诺拉·凯特,是美国基督教监理会在华负责人蓝柏之女,蓝华德会督之妹,1863 年7 月29 日生于密西西比州。诺拉·凯特,1881 毕业于美国华特学院,成绩优异、名列前茅,善弹琴、精油画,天性喜爱儿童,毕业即到中国上海外侨学校任教,教授在沪英美儿童。不久,诺拉·凯特与柏乐文医生订婚。1886 年,诺拉·凯特的父母改任日本宣教士,是年10 月6 日,在日本神户教堂,诺拉?凯特与柏乐文举行婚礼。婚后,柏乐文夫妇返回苏州继续工作;1889 年1 月7 日生一女名为丽德,也是他们俩的唯一女儿。

柏夫人终身在华事工,对教会贡献良多,受到卫理公会赞誉。她晚年生活是幸福的,她与女儿女婿生活在幽静的东吴大学校园里,尤其是三外孙、两外孙女给她带来了欢乐。

1949 年6 月21 日,柏夫人患心疾住进博习医院,美籍院长赵乐门医生为其诊视。相邻的圣约翰教堂里,近百名东吴学生正在做毕业礼拜,身患重病的柏夫人知道女婿女儿正忙于公事,嘱咐他们不要为自己操心,做好本职工作。此后一周内柏夫人两次中风,半身不遂,吞食困难,在口不能言的情况下,仍索纸笔作书,致书远方的亲人,致谢身边的医生、护士,致谢捐助苏州救济贫困基金会的友人。7 月5 日,柏夫人安详离世,享年86 岁。

是年7 月6 日,在苏州安乐园三乐堂,举行柏夫人丧事礼拜,同日葬在其夫柏乐文之旁。8 月3 日下午3 时,在东吴大学许安之教授夫妇寓所,举行柏夫人追悼会。

柏乐文夫妇当年安葬的安乐园公墓,位于苏州葑门外旧江防营操场。据《苏州市志》记载:民国六年(1917)基督教会在葑门外西街置地50 余亩,建造的安乐园公墓,属美国卫理公会管理。如今放眼望去,安乐园公墓原址,已是车水马龙的莫邪路、鳞次栉比的新村住宅区、繁忙的地铁5 号线工地。

在西方,墓地不仅是人们灵魂的归宿,而且是一种完整宗教思想的体现,其建制设计统一,并配有雕塑、花园等综合设施。当年的苏州安乐园公墓也不例外,墓场仿外国坟山布置,花木次第成荫。墓场中央建筑礼拜堂一座,名曰:“三乐堂”;沿三乐堂周边,有园丁室、岗位亭附属建筑物等,礼拜堂前的宽阔甬道,直达安乐园公墓正门。园内坟墓排列整齐,其周边青松翠柏,郁郁葱葱,一派安静、肃穆的景象。

苏州安乐园在“文革”中遭到冲击,墓地损坏,墓穴捣毁,安乐园公墓荡然无存,时为粮食局葑门仓库、纺工系统仓库、物资公司废铁仓库、塑料四厂等占用。“文革”结束后,为落实中央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苏州市粮食系统、纺工系统等单位与苏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 签订安乐园墓地善后问题处理协议书,除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2.2 万元)外,还在郊区征用山地,作为基督教所有之墓地。

由于苏州安乐园公墓惨遭破坏,柏乐文夫妇之墓及博习医院第三任美籍院长苏迈尔之墓,自然也难以幸免。不幸中的万幸,柏乐文夫妇的骨灰铜棺被好心人收藏,后由医院保管;然而,1936 年3 月4 日实施土葬的苏迈尔,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墓毁遗骨无存。

关于柏乐文骨灰铜瓶保管在院一事,老院长、骨科专家董天华教授发邮件告知我:“我是1982 年至1987 年间担任医院院长。当时在我的办公桌内看到一个黄铜制成的高约25 厘米、直径20 厘米的圆铜瓶。据说是Park(柏乐文)医师的骨灰盒……大约在1986 年我曾接待过据说是Park(柏乐文)医师的外孙女婿,是专门研究鸟类的专家,会见后他还要去南京工作。以后骨灰盒的处理情况,我就不清楚了。当时医院原副院长诸荣恩教授还健在,可能他也参与此事,我不得而知。”

董天华教授邮件中提到的诸荣恩教授(1919—2006),也是我敬重的肺科专家,历任苏州博习医院副院长、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江苏省防痨协会副理事长、苏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副主席等职。在他生前,我曾经多次聆听赐教。1997 年1 月,应《苏州医学》杂志之邀,我采访了诸荣恩教授,他对我说:“中国有句老话,吃水不忘挖井人,医院奠基人柏乐文功不可没。安乐园被毁之后,他的骨灰盒在我院保管,后来转交给他的后人。1987 年4 月,我在香山公墓参加柏乐文夫妇重新落葬仪式,我院和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都敬献了花圈,上有挽联:‘缅怀柏乐文医生及夫人’。而土葬的苏迈尔院长就没有这么幸运了,遗骨无存了。”

在数十年岁月中,究竟是谁收藏了柏乐文铜棺?医院是如何保管铜棺的?之后,如何转交到柏乐文外孙女夫妇手中?何时在吴县香山公墓落葬?等等,其中细节,由于我当年没有细究,随着当事人驾鹤仙去而尘封成谜。

2012 年冬季一期的英文杂志《TALES FROM RIDERWOOD》,刊登了柏乐文外孙女玛格丽特撰写的文章,题为:《与中国朋友重续苏州之缘》。这是美国马里兰州Silver Spring 市Riderwood 社区作家协会定期发行的刊物。玛格丽特1930 年11 月25 日出生于苏州,是柏乐文最小的外孙女,文章发表的当年11 月22 日病故,享年82 岁。

柏乐文外孙女的这篇文章给了我以下信息:1973 年玛格丽塔的母亲病故,临终前,她告诉女儿,坚信将来会有中国朋友与我们联系。果不其然。1980 年,她接到来自中国的信。是她父母在苏州好友的儿子写的一封信,写信人名为沈威廉。他希望玛格丽特访问中国,可以陪她去上海、苏州,看看当年她的祖辈、父辈工作生活的地方,以及她本人曾经居住的场所。1983 年,柏乐文外孙女等数人到中国故地重访。沈威廉到上海迎接,并带他们到父辈当年任教的东吴大学(今苏州大学)走访,并将他们介绍给张梦白教授。沈威廉还带他们参观了博习医院旧址(即玛格丽特的舅公蓝华德医生和外公柏乐文医生创建,时为苏医附一院)。玛格丽特回美两年后,张梦白教授写信给玛格丽特,告诉她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在文化大革命中,有人冒着风险将柏乐文铜棺收藏多年,现存放在你外公创建的医院里。这一从天而降的信息,使玛格丽特及家人无比感动。1986 年,当玛格丽特的丈夫堂·麦瑟史密斯再次到苏州时,在苏医附一院院长办公室里,他看到了那个装有骨灰的铜瓶。之后,他们的家人与中方相关人员开始商议重新安葬事宜。

玛格丽特在文章中提到的张梦白教授,也是我熟识和敬重的学者,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研究天赐庄人文历史时,曾与他多次交往并请教。他告知我:“1987 年4月,柏乐文外孙女夫妇来苏,为其外公外婆骨灰重新落葬时,我也参加了。他们手头有一本监理公会50 周年纪念刊,我复印了一本给苏州市基督教会包谷平牧师,这本纪念刊对你研究天赐庄有用,你去找包牧师。”在谈及博习医院历史和创始人时,他说:“柏乐文院长曾经给我看过病。他离院出诊看病,坐在四个轿夫抬的大轿上,柏医生自知身躯魁梧体沉超重,经常坐了一程,必定下来走一段路,目的是为了照顾抬轿人,苏州人都叫他‘柏好人’。”

也许出于同样原因,安乐园被毁之后,对柏乐文铜棺的去向当时未有人细究,使之来龙去脉成谜。张梦白教授最后的岁月,是在苏大附一院病房度过的,我曾多次探望。2002 年7月26 日,张梦白老先生不幸因病逝世,享年92 岁。

在香山公墓,我仔细查阅了墓地档案,档案资料显示:1985 年2 月5 日,柏乐文(双穴),教会4 区19 排3 号;2007 年5 月30 日,墓地管理维护费已交至2017 年,缴款人威廉母。

玛格丽特的丈夫堂·麦瑟史密斯发给我的邮件中写道:“1987 年春天,我在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鸟类学时,妻子来看望我,待了两周时间。4 月12 日棕树节礼拜天,我们在苏州教堂敬拜之后,在医院取了骨灰铜瓶,驱车到了香山公墓,墓穴、墓碑早已准备好,我们举行了重新下葬的仪式。后来又去过墓地三次。最后一次是2007 年,当时我们带着女儿和侄儿侄女,进行了一次‘家族传承’之旅。”

2013 年是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院130 周年,根据院庆工作部署,祭扫、重修了柏乐文夫妇之墓。2013 年3 月27 日上午,我们一行六人,怀着对医院创始人柏乐文院长的敬重,抵达香山公墓。在教会四区拾级而上,到达19 排3 号时,一块不足2平方米的墓地呈现在眼前。长方形的墓碑竖立在水泥砌成的台面上,上面分别用英文和中文刻着“柏乐文医生·夫人之墓”的字样,还有基督徒特有的十字架标志,墓碑前面砌筑的正是安葬柏乐文夫妇骨灰的双穴。环顾四周,柏乐文夫妇的墓地在中国人的墓地之中,如同他们当年融入苏州社会一样。整个墓地可以用“简朴”两个字来形容,唯一的区别就是中英文碑文。

2013 年5 月23 日,我将医院重修墓地的征求意见函,发到柏乐文外孙女婿的邮箱,告知:“为了铭记我院创始人柏乐文的功绩,医院将在建院130 周年前夕,准备重新修葺柏乐文夫妇墓地。现征求你们的意见,如同意,请给予回复。”很快,柏乐文的外孙女婿堂·麦瑟史密斯就回复表示同意。

在得到柏乐文后裔同意后,我草拟了碑文及重修记并经医院领导审阅修订。

墓双穴面板铭文:柏乐文,美籍医学宣教士,博习医院(今苏大附一院)创始人,首任院长。在院服务45 年,救死扶伤,美名远扬,苏州人称“柏好人”。柏乐文夫妇百年之后,安葬于苏州葑门外安乐园公墓;1985年2 月5 日迁至苏州胥口香山公墓。值此建院130 周年之际重新修缮墓地,以铭记奠基人之功德。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 年11 月8 日重修。

第一次携带墓碑铭文、墓地双穴面板铭文,驱车到香山公墓管理处洽谈重修事宜,香山公墓管理处初核重修报价13950元。

第二次驱车到香山公墓管理处落实工期和确定报价,根据领导指示,重修报价确定为13000 元,数字寓意与建院130 周年相吻合。香山公墓管理处表示理解认同。

第三次驱车香山公墓验收时,发现墓地双穴未作深埋处理,就将面板直接放在双穴之上,遮挡了三分之一墓碑铭文。香山公墓管理处立即叫来两名泥瓦匠返修施工。泥瓦匠在打开双穴,取出柏乐文骨灰铜瓶时,让我见证了昔日报章所描绘的“铜棺”,骨灰铜瓶上镌刻英文及生卒年:“Dr.WiLLiam H.Park1858-1927”。当即我用手机拍摄收藏。验收合格后,返回苏州市区时已是华灯初上。

数日之后,我将重修墓地事宜及照片,发邮件告知柏乐文后裔,他们回函深表谢意。

猜你喜欢

公墓骨灰香山
北京香山
神秘的恐龙公墓
『请把我的骨灰埋在西藏』
游香山
新見《金山吴公墓銘》考釋
恐怖的大洋公墓
把骨灰埋在球场
香山峰会的新期待
美国公墓像历史博物馆
我死后骨灰撒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