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物的另一种功能

2020-05-18吴敏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0年5期
关键词:食育母乳早餐

吴敏

以食育人,听起来很新鲜,却是最贴近生活的教育。用每天都有的三餐来与孩子共同学习,让厨房成为最好的教室,让餐桌成为最好的课桌,让食物成为最好的教材,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通过食物感受生命及自然、文化,最终达到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目标,这是最好且易得的教育。

不少人听到食育会觉得,这个概念好高大上,感觉离自己挺远的。但实际上,食育就在我们身边。确切来讲,孩子刚出生时,当你喂他第一口母乳的时候,就已经通过食物跟他有了交流,在对他进行食育了。

孩子在母亲的温暖怀抱中进食,会充满安全感。母亲怜爱的眼神和温柔的抚摸,或许还有轻声的童谣哼唱,这些爱意的表达也令孩子在进食时更加专注。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母亲是在通过食物帮助孩子建立与这个世界的连接。虽然长大以后我们可能早已不大记得第一口食物—母乳的味道,但是,它留下的影响却十分深远。比如对于甜味的喜好,就是源于母乳最初在我们味蕾上留下的记忆。母乳喂养让我们在人生最初的阶段品尝到温暖、幸福和甜蜜。

但是这之后,孩子在身边待了十几年,那么多的一日三餐中,你还在继续这种交流吗?

关于食物,大部分人会和孩子说些什么呢?什么食物好吃,什么食物有营养,吃了对你有什么好处?还是说今天的青菜来自哪里?现在是什么节气,我们应该吃什么?

想象一下,在你的面前有一个天平,天平的一端是食物本身的营养和健康,另一端是食物带来的附加价值。我们都说自己爱孩子,关心孩子的健康,会在假期带孩子出国旅行,给他们报各种补习班。但是,在和孩子一起吃饭的时候,有多少人只是在投食,却忽略了食物也是亲子互动的重要情感链接?

我们家在杭州,是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在我们家,食物是亲子关系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跨时代关怀的载体。比如周末的早上,我女儿会和我一起去厨房准备早餐。她在那里煎荷包蛋,我在旁边磨咖啡豆。一边磨着,我会一边和她闲聊:“今天豆子很新鲜,风味特别好,你要不要来闻一下?”她会说:“好像我还不太习惯这个味道。”然后,外公走进来说:“什么东西烧焦啦?”我女儿说:“是咖啡。”还拿去给外公闻一下。这样一种通过食物而产生的充满包容度的交流,恰恰体现了和而不同的生活态度。

我們家每个人的用餐习惯都不一样。比如说早餐,我喜欢咖啡配面包,我妈妈喜欢白粥配小菜,我女儿喜欢茶香蛋和燕麦米汁。我们都有不同的喜好,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之间的交流。我冲咖啡的时候,外公泡起了茶,我们会讨论一个是果实,一个是树叶,怎么样的冲泡方式会让这两种很宝贵的、对我们身体有健康帮助的食物发挥它的特长。

吃完早餐,我会带女儿去菜市场。虽然居住在城市里,离自然和食物的源头有点儿远,但是家门口的菜市场是生机勃勃、热热闹闹的,完全就是一个食物的小型博物馆。外婆喜欢吃西瓜,我就教女儿怎么帮外婆挑西瓜。西瓜外皮的纹路非常清晰,有一点儿深,瓜蒂很新鲜,然后敲上去有“砰砰”的声音,大致就是一个好瓜了。在这样的互动当中,我们就通过食物为孩子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其实,在英国、美国、日本等很多国家,都有关于亲子共餐的讨论。往深了说,我们认为食育既是全民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往浅了说,我们认为家里的这张餐桌,就是亲子教育、亲子互动的最佳场景。食物不仅是能量的补给,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情感链接。

猜你喜欢

食育母乳早餐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早餐
为“食育”正名,系统推进“食育”工程
3—6岁幼儿家庭食育开展建议
“食育”也需进校园
英国共享母乳引争议
纽约首设“母乳捐赠站”
母乳也有标准吗?
早餐,你吃对了吗?
丰盛的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