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文化产业集聚程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0-05-18田晓玮田永兰

经济视野 2020年5期
关键词:区位文化产业北京市

文| 田晓玮 乔 敏 田永兰

引言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更看重软实力的竞争,很多国家将文化产业提到了战略层面,并将其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推动力。我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对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还将成为我国未来重要的支柱性和引领性产业。十九大以来,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这意味着我们的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随着今后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我国势必要在现有以制造业为主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加大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为主的引领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带动作用。

近年来国民对于文化产品及服务的需求呈现大规模增长态势,文化产业得以高速发展。其中北京市作为我国的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聚集了众多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和文化创新企业,发展最为迅速。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头羊的地位,且北京拥有的国家文化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数量均居全国各省市首位。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数量、文化机构和文化设施数量、主要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方面均在全国占据了绝对领先的位置。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2019年中国文化产业指数报告,北京市的文化产业综合指数凭借文化产业影响力、驱动力优势再度排名第一。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学术界对产业集聚效应的研究由来已久,产业集聚带来的空间溢出可以带动该区域经济发展,从该角度去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更多国家倾向的选择。北京市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最好的城市之一,对其文化产业集聚程度的研究必定具有极强的引领性和代表性。国内对文化产业的研究相对于国外起步较晚,很多相关研究都不太成熟、相关理论不太完善,这就需要更多的学者去探究且不断完善文化产业的各层理论。北京作为我国的文化中心,这肯定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强有力的支撑,北京又拥有众多文化产业园区如77文创园、798艺术区、莱锦文创园等等,这种企业集聚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是值得去研究的。

理论基础

一般意义上产业集聚指的是相同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受规模经济的影响,产业内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为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包括相关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的集聚。产业空间集聚理论主要是从企业的区位选择、企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运输成本、空间交易成本等经济方面探讨了影响产业集聚形成的因素。最开始是马歇尔在19世纪90年代提出产业集聚即空间外部性的概念,马歇尔之后又出现了很多经典的理论,如韦伯(1909)年的工业区位理论、克鲁格曼(1995)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波特(1998)竞争优势理论等,这都对产业集聚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要素进行生产,融合各种社会文化资源,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服务的产业,是典型的“绿色产业”。作为高附加值、低损耗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正成为北京市经济增长新的增长极,北京拥有文化产业聚集的基础,文化产业集聚带来的空间溢出效应、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对当地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数据与建模

测算产业集聚程度的指标有很多,比如赫芬达尔指数、行业集中度指数、空间基尼指数、区位熵指数等,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使用度较广的区位熵指数分别测算北京市各区2013年-2017年的区位熵,首先通过计算这五年各区的区位熵平均值来分析各区产业集聚程度的差异,再通过实证方法来主要分析区位熵与地区经济总产值之间的关系,以期得到文化产业集聚和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直观性关系。

区位熵

区位熵指数是目前衡量产业集聚普遍适用的指标,反应出某产业在特定区域上的专业化程度,我们用规模以上文化产业的就业人数来作为计算区位熵值的基础,区位熵的计算: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2013-2017年的《北京市统计年鉴》,分别计算出每一个区每一年的区位熵,最后我们取这5年区位熵的平均值作为我们选取的衡量集中度的标准。如图1所示,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海淀区的区位熵值最大,代表着该区的文化产业集聚水平越高,比较优势明显,朝阳区、石景山区次之,其他区文化产业的集聚水平相对较弱。

图1 各区近五年区位熵平均值

海淀区一开始的发展定位就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这一处于文化产业链高端的行业,使软件、网络、计算机服务成为其优势主导产业。互联网+文化产业优势明显,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新型业态成为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的增长极。朝阳区商业氛围浓厚,以文化传媒为主体,并大力发展广告会展、设计服务、旅游休闲、文化艺术等产业,未来将成为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强区和示范区。石景山区凭借良好的历史文化环境和鲜明的产业特色,重点发展数字娱乐产业,不断丰富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

实证分析

为了分析文化产业集聚程度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根据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选取规模以上的文化产业作为研究对象。我们借鉴多数学者的做法,将文化产业的集聚度(本文我们用区位熵衡量)、对文化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文化产业的收入作为解释变量,将各区的经济增加值(GDP)为被解释变量。为了降低数据间的的异方差影响,我们分别将文化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文化创意产业收入、GDP取对数、建立如下面板数据模型:

数据来源

实证结果

本文模型测算结果是用Stata软件完成,如下表1是根据我们估计模型得到的检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系数β1为0.889,且t值为5.24,表明文化创意产业集中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则应该接受原假设。

文化产业集聚程度越高,对该区经济增长影响越有利,所带来的空间溢出效应就越大。另外系数β2也为正值,同样通过了t检验,代表文化产业的投资与GDP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但是系数β3却为负,与现实情况不符,随后便做了异方差怀特检验,如下表2所示。

表1 初始模型估计结果

表2 怀特检验

怀特检验是检验异方差时最常用的一种检验,根据检验结果p值为0.0005,远远小于0.05,可以判断在显著性水平α为0.05条件下,可以拒绝“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的原假设,认为回归模型具有显著异方差,为此我们采取广义最小加权二乘法对模型的异方差修正,得到修正后的模型结果如下表3所示,我们可以看出来相对于修正之前,系数β3为正,虽然显著性不强,但是也有所提高,模型也通过了F检验,拟合优度也从原来的0.586提高至0.665,代表模型拟合效果可以通过。系数β3虽然变为正,但结果仍不显著,所以可以去掉变量X3。再对模型重新做了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结果表明各个系数通过了检验,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较好。

表3 经过广义加权最小二乘法修正后的模型检验

由于2018年国家统计局颁发了最新《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规则,与2012年发布的分类准则有些变化,避免数据统计口径上不同带来的误差,本文选取2012年-2017年的数据,文化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文化产业的就业人数、北京市总的就业人数、各区GDP、文化创意产业收入这些数据都选自北京市统计局,区位熵是根据各区就业人数及总就业人数的基础上计算得出。所研究的是北京16个区数据,故我们样本共320个数据。

假设

本文研究的目的为研究文化产业集中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故提出零假设H0:文化产业集中度越高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即系数β1为正。同时我们也假设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本投入(我们用的固定资产投资来衡量)、文化创意产业的收入的增长都会带来区域经济的发展。

表4 模型最终的检验结果

结论及建议

结论

本文从实证角度研究了北京市文化产业集聚度对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stata软件得到的实证结果证实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这可能是因为在集聚过程中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空间溢出效应等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这说明各区在发展文化产业时,应更加重视对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加速各种资源优势的整合。

建议

1.加强文化产业集聚。打造具有北京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区域,努力落实品牌战略,发挥文化创意产业的整合优势,提升品牌竞争力,创造更大的经济收益。全力打造“文化+”高端服务业总部集聚区,进一步挖掘优化各区的空间资源潜力,发挥好首都的资源优势,激发创新活力。在集聚区内引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整合资源要素,优化产业结构,更好的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2.加强政府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资金力度建立北京市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加快园区内的资源整合,培育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健全集聚区内多功能的服务体系。另外,政府要对相关企业提供适当的补贴,扶持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帮助其做品牌宣传,支持我们的文化产品走出国门,建立文化创意产业信息发布和交流平台,促进与国外优秀企业的文化交流。

3.推进集聚区内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借助集聚区渗透效应和溢出效应,加强与金融产业、旅游产业以及科技的融合,构建强关联度的创新集聚是现阶段提升集聚区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不仅要制定“1+N”政策体系,涵盖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人才支持等多个方面,同时还要加强产学研用体系建设,引导与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健全集聚区内多功能多维度的服务体系。

猜你喜欢

区位文化产业北京市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袁奇峰:广州南CBD,优越区位截留全城商机
郑州:紧抓区位优势 未来发展可期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地理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