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州中琉交往遗址在城市建设中的保护与开发

2020-05-18陈方煜胡育晨

福建建筑 2020年4期
关键词:琉球墓园福州

苏 晨 陈方煜 李 晓 胡育晨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福州 350108)

0 引言

福州有着海上贸易的便利条件和悠久历史,从一千多年前的海峡“建安水道”发展成为四通八达的“海上丝绸之路”枢纽港口。明初,福州与琉球国(现称冲绳)建立了友好关系,并加入了明朝主导的东亚册封朝贡体制。随之被开辟为专事中琉朝贡贸易口岸,前来朝贡的琉球使团越过太平洋后沿着闽江逆流而上在福州登陆,休整数日后部分使节由当地官员护送北上入京朝贡,其余人员或留闽任官学习或返回故土。故此,福州留下了许多与琉球交往的古遗迹。

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福州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面貌不断提升,城市中的部分老城区古遗迹与社会脱节或因改造不当出现了“多区一面”的状况,历史遗迹只徒留了外壳,文化内涵与历史意义相去甚远。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受挫,ICOMOS(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对此指出,申遗中的16个遗产点过于分散,没有反映出城市肌理,部分遗产点非宋元时期真迹,真实性受损。为此,本研究认为保护福州中琉交往化遗址的原真性与延续老福州的百年文脉,迫在眉睫。

1 福州中琉交往遗址现状概述

福州市的中琉交往遗址分布较为零散,保留至今的真迹也较少,通过拜访福州电视台和福州文物局专家,并阅读相关文献,最后综合遗址的区位,考察了3个福州中琉交往历史文化遗址:柔远驿、河口小万寿桥和琉球墓园。

1.1 柔远驿

柔远驿位于台江区琯后街40号,始建于明成化八年,重建于清康熙六年,是明、清两朝接待来华琉球人的旅居馆驿。从明朝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里没有停止过琉球人来来往往忙碌的身影,这个古老馆驿更像是一个戏台,几百年来东亚海域上盛衰无常的时代大剧与无数个体生命的悲歌欢笑,都在这旧馆驿里轮番上演[1]。

现今,柔远驿原址被征用为房地产建筑用地,破坏了其原生性。现址是经异地搬迁重建后的产物,被辟为福州对外友好关系史博物馆。从实地考察来看,这座孤楼旧馆隐身于高楼大厦的背后,淹没在一片杂乱无章的市井之中,现代的白墙黑瓦之间已经缺失其特有的历史味道。该馆开放程度低,大部分时间人迹罕至、门可罗雀,且位置难寻。博物馆周边现代建筑密集,无保护缓冲区,也无任何路标提示博物馆位置,高楼大厦与柔远驿形成的景观相当不协调(图1)。

图1 柔远驿现状图一

城市本是历史文化遗产积淀的集中地带,但这座典型的福州明、清风格的院落,在冲绳(古琉球)历史上妇孺皆知,现状却如此落寞(图2)。

1.2 河口小万寿桥

河口小万寿桥,又名尚公桥,位于福州市台江区新港街道万寿桥。清康熙七年,鼓山涌泉寺方丈道霈所建。河口小万寿桥所在的河口港,古时作为渡口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明、清两朝曾是琉球等诸蕃国进贡船只的停泊场所,附近有“河口天后宫”和著名的“柔远驿”(琉球馆)等,作为进贡厂遗址的标志,是中琉关系重要史迹之一。

河口小万寿桥的建筑材料为石头,所以在百年的风吹日晒中,还能挺然至今(图3~图4)。但从万寿桥周边的环境来看,其余有关的遗迹均被破坏,或被高楼大厦覆盖,或被人工拆除,只有一座孤零零的古桥躺在流水穿过的岸上,当年琉球进贡使在这一带活动的盛况,再难回现。

图3 河口小万寿桥现状图

图4 河口小万寿桥古景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和市容的更新,周边土地不断被开发,因土地征用致使小万寿桥再现柔远驿搬迁重建和“历史遗迹”缺乏原生性的悲剧重演,似乎近在眼前。倘若将其异地搬迁,也势必破坏小万寿桥与周围景观的契合,失去原真。

1.3 琉球墓园

“琉球墓园”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福建师范大学后山,前身是仓山区白泉庵。清朝200多年的封贡贸易体系中,来华琉球人部分客死异乡,便葬于福州,大都寄骸于此,所以,琉球墓园是全国不可多得的研究古代中琉交往和琉球历史的古迹[2]。

但现今琉球墓园被一堵红色高墙围起,只能通过正门的铁栅栏,才能“窥”得园内一角(图5)。这座红色古园隐藏在古榕张开的臂膀下,青色的石板路铺上了一层干枯的黄叶,荒乱的杂草丛几乎淹没了墓碑(图6),只有少许还差强露出墓牌端头。因未能入园,只好在园外转了一圈,发现周边的空地上,竟立着毫无任何保护措施的墓碑。狭小的道路拥挤不堪,公共空间被周边的居民,不断蚕食占用,至今只残留下墓园的外围空间。

图5 琉球墓园现状图

图6 暴露在墓园围墙外的墓碑

与万寿桥和柔远驿相比,如果还能令人欣慰的是,琉球墓园采用封闭式的保护措施,使得墓园保存的完整性相对较高,园内墓碑等遗迹包含了大量有价值的历史信息,遗迹的原真性还未被破坏。然而,随着周边建筑的扩张,墓园很有可能面临着将被搬迁而异地重建。所以,划定保护红线,如何保护墓园的原真性,开发其珍贵的历史价值,亟待解决。

2 遗址开发与保护评价

2.1 柔远驿——已开发状态

柔远驿是异地搬迁重建的现代建筑,其原址因被房地产商开发而不复存在,原生性被完全破坏。其开发模式从现代文物保护的角度来看,笔者并不赞同。该驿异地搬迁辟为博物馆,其历史价值有极大可能得不到国际的认可,也破坏了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加之,现下柔远驿处在一片高楼大厦的包围之中,与周边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如何做出进一步的保护开发,已陷入僵局。

2.2 万寿桥——正开发状态

万寿桥虽在“出生地”保留了下来,但在城市化过程中,不断扩张的城市用地使万寿桥与周边原景象格格不入。万寿桥周边大都为正在开发的房地产,极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与破坏。万寿桥作为一个孤立的遗址,周围可利用空间狭隘,本研究认为,目前适合采取半封闭式的保护方式,仅提供游客参观和路人步行,以保留该桥原生性。

2.3 琉球墓园——未开发状态

琉球墓园因其封闭式的保护模式,保存的完整性较高。墓园的单一性、独特性很强,同周边具有历史文化的街、巷在时间年代上、意义上不相同,开发优势较明显。本研究认为,可以采取“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措施,以发掘该墓园的潜在价值。

而且,琉球墓园的开发在当前还具有一定的优势:福州历史上作为中琉交通港口,留有较多中琉交往遗址,对遗址进行原真性保护与开发式研究,区位优势明显。时下,福州也正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助力2020年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举办。琉球遗址的保护可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助力,同时也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提供历史依据。

3 保护与开发策略

针对以上遗址状况,经过多次探讨,在柔远驿和河口小万寿桥的僵局现存状况下,已制定出了琉球墓园的保护与开发方案。

琉球墓园所处地,类似一个“小山包”,地势较为平坦,北邻福建师范大学仓山校区,西邻福建邮电学校,东邻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周边多为政府公共设施用地,常住人口较多,但该区域绿化面积少,整体环境较杂乱,墓园附近道路交错,交通较便捷。

故,本研究建议,在琉球墓园附近设立缓冲保护区带,将其改造为遗址公园。

这样既有利于保护象征中琉交往历史标志的遗址,也能够更深层地挖掘福州城的历史脉络,寻找福州的对外文化交流之“根”,增加遗址的独特性和真实性[3]。

3.1 琉球墓园缓冲保护区确立

本研究通过对琉球墓园附近地区的地形分析,以及对周边利益关系调查,并利用GIS软件,将道路网与建筑叠加,生成缓冲保护区,得到“保护红线”(图7~图8)。而后,利用测绘仪器,实地测量后,得到了缓冲保护区的有效数据,经过初步计算得该区面积约为3618m2。

图7 缓冲保护区示意一

图8 缓冲保护示意图二

3.2 琉球墓园规划方案

琉球与中国有着上百年的朝贡关系,历史上的两国来往的历史遗迹可以真实而有力还原了中琉之间的区域文化与生活,成为沿线区域、城市、以及个人“自我”的组成部分。本研究认为,可将墓园设计成一个遗址公园,突出琉球与中国上百年的友好往来关系。

3.3 规划思路

史载:“自无诸建国,都冶为城,是为冶城,设险守国,自汉始也”。可见,福州建城,始自无诸。冶城位于福州盆地的北部,此后历朝历代不断向南扩建。21世纪以来,福州规划布局沿八一七路中轴线展开,中轴线上布设三坊七巷、上下杭历史街区和烟台山历史风貌区。

故,在规划此公园时,建议将公园布局融入福州的城市格局中,在公园内设一条中轴线,中轴线上分布入口广场、文化展览区和历史风貌区,与福州城布局相呼应。

当然,对于涉及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还应注意以下3点:位于遗址环境周边的,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应纳入到历史环境中加以整体考虑;新增加的绿化布局、植物配置与外观应当尽量符合历史风貌的要求;遗址公园的建设应关注如何激活附近街区的活力,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品质[4]。

3.4 公园规划布局

以现有环境出发,进而把握新辟景区人文精神创作理念与脉络,是遗址公园内景区规划设计的前提[5]。该区域类似一个“小山包”,地形较为平坦,根据琉球墓园周边的现状和空间环境,结合墓园的特色,确定该公园为“一心、两节点、四片区”的结构(图9)。遗址价值的存在是公园的核心灵魂,这种价值的发掘不能以破坏遗址或遗迹本身为代价[6]。故,建议将遗址公园的历史遗址部分塑造为公园的核心,在核心点周围设计与其相关的节点,包括休憩节点、娱乐游玩节点、植物观赏节点等,从而让整个公园串联起来[7]。

“一心”——是指以遗址公园内琉球墓园保护区为核心,将历史环境中的要素加以挖掘,作为该公园的核心区域。

“四片区”——是指根据公园的规划要求,以该区现状为依托,划分为风景观赏区、文化展览区、休闲娱乐区和历史风貌区(图10)。

图10 公园功能分区图

“两节点”——是指在公园道路两侧成片的观赏性花木种植园,作为提升公园环境品质的关键性节点(图11)。

图11 公园平面示意图

3.5 公园功能区介绍

3.5.1历史风貌区——琉球墓园

琉球墓园是该公园的核心区,可对其进行保护及适度开发,展现该墓园丰富的历史景观及文化价值。将墓园设置在公园主干道的最末端,象征生命的终点,通过墓道与其他景点相连接,既是对死者的尊重,也衬托了中琉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在墓园内,对墓园进行修缮,留住原生性,拒绝大拆大建[6];在墓园外,增设墓道、石像等。

3.5.2文化展览区——文化展厅

文化展厅位于公园中部,也在公园主轴的中段,将文化展厅设置在公园主干道的中部,墓园的前方,意在让游客在参观墓园前,先了解中琉历史与墓园来历,以便有更好的游览体验。文化展厅可建设为一个集“赏”“听”于一体的展览馆,展示琉球和中国交往的历史、琉球墓园的历史渊源以及当初琉球使节来中国朝贡时在福州活动的景象,向人们传递中琉友好的历史遗迹。

3.5.3风景观赏区与休闲娱乐区

面对当前脆弱的生态环境,遗址公园的景观设计应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杜绝千篇一律的设计方法,将自然条件同人文景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所以,可在公园的空地以及人行步道旁种植观赏性植物和花卉,建设景观亭、汀步、木椅,使建筑回归到景观或土地的最本质属性,打造具有田园栖居诗意的休憩场所[8]。

4 结语

随着城市建设推进,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遗迹不被重视或尚未开发利用,历史的遗存尚有许多未被解读的信息,亟待我们去解决。遗址作为空间记忆的场所,重新塑造了中琉之间的历史记忆,是福州与冲绳(古琉球)再续前缘的基础[9]。它具有时代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并具有象征和符号的作用,应加以发挥其功能。

猜你喜欢

琉球墓园福州
借一场火
墓园里的机器人(环球360°)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琉球的领土地位与自决权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寻味福州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园
悲愤琉球
破译《琉球国书》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