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作物调亏灌溉技术研究
——评《调亏灌溉对旱稻生长的影响》

2020-05-18徐峥嵘

灌溉排水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旱稻生理灌溉

徐峥嵘,李 佳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6)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各个行业用水矛盾日益凸显,其中农业用水量占据了全国用水量的 70%左右。在用水形势严峻的环境下发展节水农业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其中,调亏灌溉就是节水灌溉技术之一,其通过科学的灌溉制度控制农作物的灌溉用水,刺激作物根系补偿生长功能,以达到提升农作物产量、品质、节约灌溉用水的目的。《调亏灌溉对旱稻生长的影响》一书是针对调亏灌溉技术进行研究的著作,该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调亏灌溉的理论基础、调亏灌溉对旱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的影响、调亏灌溉对巴西陆稻IAPAR9根及根冠比的影响、调亏灌溉对巴西陆稻IAPAR9生理的影响、调亏灌溉对巴西陆稻IAPAR9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等。

该书提出,20世纪50年代农业灌溉主要以充分灌溉为主,在灌溉时适间适量地满足农作物的需求要求,侧重于提升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忽视了水资源的使用效益。20世纪70年代初期充分灌溉快速发展,但也显露出用水量大、效益较低等问题。近几年来,出现了一种相对于充分灌溉而言的非充分灌溉,根据农作物的灌溉制度与需水关键期来进行灌溉。调亏灌溉就是非充分灌溉技术的一种,是根据农作物的遗传与生态特点、从农作物的生理规律出发,在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部分阶段受到相应的有益水分胁迫、影响光合产物向不同组织器官分配,从而提升农作物产量,舍弃农作物废弃器官生长量,以达到节水灌溉、增产增收的目的。调亏灌溉不仅仅显著提升了农作物产量、节约了灌溉水资源,还提升了农作物的生长品质。调亏灌溉与充分灌溉有着显著区别,调亏灌溉是在农作物生长的某一阶段进行调亏处理,不仅不会减少产量还有可能会提高产量。调亏灌溉从农作物的生理角度出发,以水分胁迫来影响农作物的生理过程,提高农作物的抗旱性,利用农作物自身变化来提升水分利用率。

该书认为,调亏灌溉的核心在于从农作物的生理角度入手,按照农作物的需水量进展主动的调亏处理。调亏灌溉形成了合理的调控水资源-土壤-植物-环境的有效途径,是一种更科学、更有效的灌溉技术。第一,调亏灌溉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调亏灌溉按照灌溉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生理特征以及生产需求,通过对土壤水进行有效管理来控制水分的不充分供应,使得农作物受到水分胁迫,在制定时间内控制农作物部分区域的生长发育,从而调控光合产物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分配,实现控制营养生长,提高农作物经济产量的目的。第二,调亏灌溉能够提升水分利用率。水分利用效率是植物消耗单位水分所形成的同化物质的量,主要体现了植物耗水与干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调亏灌溉对旱稻生长的影响》中提到,调亏灌溉应用在农作物栽培种植中能够达到节约用水而不减产的作用。相关研究指出,水稻旱作在正常年份相对于水作栽培的耗水量减少50%~60%,能够节约40%~50%左右的灌溉水源,灌溉水的正常效率能够提升1.5~2.5倍。第三,调亏灌溉能够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对改善作物品质有着一定作用。农作物经过调亏灌溉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量相对较高,淀粉降解延后,且色泽、硬度未发生变化。在存贮期间,可溶性固形物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且淀粉、硬度、色泽均与正常灌溉一致。

我国水资源不足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尤其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导致农业生态系统难以实现良性运转,农作物产量无法得到提升。对缺水条件下农作物调亏灌溉技术进行研究,对于提升水资源利用率、抵抗干旱、提升农作物产量、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旱稻生理灌溉
取样
关于发展乌江镇旱稻生产促进节水栽培的思考
干旱及洪涝灾害对旱稻产量的影响
干旱及洪涝灾害对旱稻产量的影响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大脑如何知觉音乐的形式美?——来自电生理的证据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