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宋词“寒食梨花”意象

2020-05-15姜云

北方文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文化意蕴寒食节

姜云

摘要:寒食节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一个民俗节日,在我国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一般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这一天禁烟火只吃冷食,而后发展形成了踏青、斗鸡、秋千、蹴鞠等一系列民俗活动。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而寒食风气在唐宋时期达到鼎盛,因此在《全宋词》中寒食词有两百余首,其中“寒食梨花”意象的宋词有三十六首。本文将从寒食节概述、“寒食梨花”意象以及“寒食梨花”的文化意蕴三部分论述“寒食梨花”的文化含义。

关键词:寒食节;梨花意象;文化意蕴

一、寒食节概述

寒食节的源头在于远古时期先民对于“火”的崇拜。先民发现了“火”以后,意识到了火对于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取暖、做饭等社会活动都离不开火。但同时,火也能带给人们致命的伤害(1)。于是,在社会生产力极其落后的远古社会,本着“万物有灵”的信念,先民们认为“火”也是一位神灵需加以崇拜祭祀。所以在每年初春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在禁火期间人们只得吃“冷食”故名“寒食”。《周礼》有载:“春秋以木铎修火禁。”(2)木铎是中国古代用以警众的响器。周朝在春秋季,相关人员会拿着木铎警惕人们用火,由此可知在周朝对于用火有严格的规定。从“寒食节”到“清明节”中的几天内,除了皇宫内院,民间万重楼阁皆在黑暗中度过。至清明节当日,人们才会将皇宫中所保存的火种重新点燃。将“新火”传至万家而名曰:“改火”。在“改火”的时候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之后世代相传约定成俗。此习俗一直延续到唐代而至鼎盛。宋元之后,由于与清明节时间太过相近,便将寒食清明归于一体,也将寒食节中的扫墓、踏青、蹴鞠等活动一并归于清明节。本属于附属地位的清明节逐渐取代了寒食节,因此我们现代人才会对寒食节感到陌生和疏离。

相对于文献的分析,关于介之推的传说似乎在民间更加广为流传。介之推是晋文公重耳在外逃时的谋臣之一。但晋文公成功复国之后却忘记封赏介之推,介之推并未讨封而是带着自己的母亲隐居在山西绵山。后晋文公得知此事后,欲请出介之推。介不从,晋文公便放火烧山误杀了介之推母子。重耳深感内疚,便下令在介之推的祭日前后不得燃火,人们只得吃冷食,于是便有了寒食节。

二、“寒食梨花”意象

根据唐圭璋先生搜集整理的《全宋词》来看,宋词中与清明寒食有关的作品有两百余篇。而在“清明寒食词”中出现“梨花”的有三十六篇,可以说“梨花”意象是宋人喜在文学作品中所运用的。在这三十六首宋词中,“寒食梨花”多表现离人相思寂寞情、时光易逝惜春咏、国破飘摇无常痛,此三种情怀。

(一)离人相思寂寞情

所谓“词为艳科”,词以婉约为正宗,表现男女离愁别绪的艳情题材,一直是宋词中的主力军。在此大趋势下,“寒食梨花”也不能免俗。如:晏几道《生查子》:“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消息未归来,寒食梨花谢。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3)在此词作中作者以一位“思夫”姑娘的口吻说出了自己的片片相思。美人独坐秋千架,望着寒食已过梨花已落,可自己只得独自一人坐在园中回忆着自己的翩翩少年郎挥舞着金鞭、骑着青骢马,志气满满离自己远去。或已过了数月、更甚至已经过了几载,自己却只能看着满庭梨花如自己的希望一般慢慢凋落而又陷入年复一年的花开花落。可就是这般凄凉的相思情怀,又得向谁说呢?正是无处说相思,只可对着梨花泪眼婆娑。而另一位女词人则是以女性细腻的笔触,借“梨花”表现了自己的寂寞相思情。朱淑真《生查子》写到:“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无绪倦寻芳,闲却秋千索。玉减翠裙交,病怯罗衣薄。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1)一个百无聊赖的女子,食不甘味,在东风交恶的寒冷天气下,倦怠无力,病容憔悴。既是如此,独守空闺的她依然厌倦了房内的无尽的寂寥,裹着厚厚的罗裙,独坐秋千下。这时才发现自己衣衫已然渐宽大,细看梨花已落。寒食不见火、东风又交恶。在一个黑暗、寒冷的日子里,洁白的梨花就似女主人公这般凄苦、寂寞而又无人欣赏。梨花的白静色调又添凄冷的气氛,让一个寂寞苦无主的女性形象赫然站在我们的眼前。

(二)时光易逝惜春咏

寒食清明节是在生机勃勃的春季,大多数人都在感叹寒冬已过暖春已至的美好时,天生多愁善感的中国文人却又在叹息春日易逝,美妙的事物总有逝去的一日。温暖美妙的春日是如此,佳人姣好的容颜是如此,自己可建功立业的青春年华也是如此。试问如廉颇老矣,尚可饭者又有几人呢?在周紫芝的《洞仙歌》中写到:“江梅吹尽,更幽兰香度。可惜浓春为谁住。最嫌他、无数轻薄桃花,推不去,偏守定、东风一处。病来应怕酒,□眼常醒(2),老去羞春似无语。准拟强追随,管领风光,人生只、欢期难预。纵留得、梨花做寒食,怎啮他朝来,这般风雨。”(3)一个病痛缠身的老人,面对春光明媚的风景却只能长叹而问:“浓春为谁住?”此番幽兰和风,可是为我一介老朽而绽放?既是反问也是自嘲自己与此盛景不甚相配。本想抛开尘世的烦恼,叹道:欢期难预,自当及时行乐啊!可天公不作美,如此良辰美景却为春雨所扰,即使正当寒食绽放的白梨也得悄然落下。在此作者以梨花自居,诉说了自己的情感。而姜夔的《淡黄柳》:“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4)点出了梨花只要过了寒食节便会尽秋色的悲惨命运,因此作者要做这个惜花人,在寒食前夜,强行带着一壶温酒欣赏梨花如雪的风光。表达了自己对春光易逝的叹息。

(三)国破飘摇无常痛

公元1127年发生了靖康之难,徽、钦二帝被金人俘虏,北宋灭亡。国破家亡之痛使得宋代文人不得不走出文学的象牙塔去直面生存、生活的困苦。于是,他们抒写了在风雨飘摇时局下,文人的无常之痛。在南宋词人陈与义的《点绛唇·紫阳寒食》中将这种情绪表现得尤为明显。“寒食今年,紫阳山下蛮江左。竹篱烟锁。何处求新火。不解乡音,只怕人嫌我。愁无那。短歌谁和。风动梨花朵。”(5)上文已提到古代寒食节气时,民间百姓须将家中火种熄灭,只有皇宫中会留有火种。等清明时节时,则将皇宫中的“新火”传向万家。可北宋已亡,皇宫中的火种也不可能会在寒食过后传向百姓。故在此发问:何处可求到新火?在这里作者借寒食新火的传统,点明了自己山河破碎的悲怆心态。而后面一句,不解乡音,更是直接表达了自己颠沛流离至南方,举目无亲的孤独心态。自己便像这梨花一般,随风飘荡,居无定所。

(四)“寒食梨花”的文化意蕴

宋代文人喜用“寒食梨花”意象,除了梨花本开于寒食、清明节气的季节属性以外,还有背后深层的文化意蕴。

其一,从大的时代精神来看,宋代已大不同于唐代,更加偏重于一种含蓄、内敛、高冷的审美倾向。这种审美倾向贯穿于整个宋代,不仅在文学,在绘画、服装、书法等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体现。就文学来说,同样在花卉意象的选择上唐人喜用牡丹、芍药这种明艳、盛大的花卉,而宋人则偏爱出淤泥而不染的莲、宁可枝头抱香死的菊、唯有暗香来的梅更是时代的宠儿。梨花,花小色白。远远望去如雪一般给人高贵冷艳之感,自然会为宋人所欣赏。

其二,中国人素来喜欢用“谐音”,如柳谐音“留”、有鱼谐音“有余”、糕谐音“高”。而在梨花则谐音“离”,表梨花思远人之意。所以在表现离人愁绪时,宋人喜用梨花。(1)

其三,梨花花期极短,绽放不过一季。这种短暂的璀璨常常为人所感慨,因此如“蝉”一般的梨花总会受到人们的怜惜。有时部分文人雅士还会与它产生惺惺相惜的共鸣,故在表达自己伤春悲秋的情感时,文人们常常会选择这一意象。

最后,根据统计,寒食词中多用“梨花”意象的主要集中在南宋时期。梨花花朵偏小,易为风雨吹散。在南宋那个特殊的时代环境下,其实文人士大夫的命运与这瘦弱的梨花是一般无二的。他们和梨花一样,生活在风吹雨打中身不由己。只得在變化无常的世道中,苦苦挣扎绽放。所以南宋文人会在诗篇中更多地写下与他们一般无二的梨花。

因一句“千树万树梨花开”便将雪如梨花散落的盛景描绘的淋漓尽致,此后梨花经常出现在后世的文学、绘画作品中。对于梨花的探讨研究,我们还应继续。

猜你喜欢

文化意蕴寒食节
时光中的传统文化
寒食节,踏春去
4月3日寒食节
你知道寒食节吗?
言外之意话“红”色
法语俗语、 俚语的特点及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