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组织认同理论视角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途径研究

2020-05-15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校园文化价值观

杨 玥

(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昆明 650221)

青年一代作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学生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构建和培育社会主义价值观对每一个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图1概念模型

1 组织认同、组织文化概念

组织认同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社会认同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组织文化是组织中的成员所持有的基本的价值观,并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行为[2]。组织认同是以自己为中心,反映自己与组织的一种关系,根据标准在组织中对自己的身份进行确认和寻求[2]。组织文化通过影响组织内成员的价值观,进而影响工作态度、工作投入程度,最终对组织的绩效产生影响[3]。本文认为当组织内成员的价值观一致,也就是教师对学校文化认同,感知到学校文化氛围的归属感,那么就会产生较高的工作投入,进而对工作学习产生创新;同样当学生对学校文化形成认同,认为个人价值观与学校价值观匹配,也会促进学习,在此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得到改变、能力得到培养、价值观得到塑造,全方位发展成优秀人才。鉴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大学生价值观培养途径模型,见图1。

2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途径研究

2.1 建设校园文化品牌,营造组织认同氛围

组织文化为组织认同提供核心内容,组织认同为组织文化实现同化过程[4]。Hofstede把组织文化定义为共同的假设,这些假设通过不同情境,利用恰当的行为来引导组织成员,即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组织共享的价值观[5]。

高校的组织文化即校园文化,高校是聚集人才与科技的领地,各种思想的碰撞与火花来源于此。高校中价值观的力量决定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养阵地,依靠校园这一文化平台,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将倡导的价值观融入到高校校园文化中去,高校作为重要的思想文化传播阵地必将负有重要作用[6]。

2.1.1 各大高校都有自己的校风、校训 首先,校训是一个学校发展以来的经验总结,展现了自身的探索求知精神,以及对学生及教师在各方面的要求及标准。校风校训是一所高校精神文化的体现,给学生以重要的精神传播及激励作用。其次,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都是遵循校风校纪的标准,体现学校的作风、传统道德等性质,约束学生规范自身行为,纠正不良习惯,塑造完整的人格。

2.1.2 校园网络信息文化的构建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校园网络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几乎每位学生都拥有一部手机,网速的不断提升,信息的日益更新,各种软件层出不穷,成为学生休闲、娱乐、学习的重要途径。但是近年来,各种网络陷阱、网络诈骗、不良信息充斥在学生周围,危害着学生的身心健康。高校更应提高警惕,坚守阵地,努力营造健康积极的文化氛围。自媒体时代的迅猛发展,高校更应该完善自身管理制度,积极传播健康思想,将正能量洒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浸入学生的内心。为校园营造一个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进而对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校园要不断加强监管,与时俱进,利用各种媒介,如微信公众号、电台、校园广播、微博等传播正能量。

2.1.3 以质量和传承为导向,打造高品质的校园文化品牌 第一,校园文化品牌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力求寓教于乐,提高学生技能,满足学生进入工作岗位的需求。高校中的学生除了求知以外,更重要的是全方位发展完善自己,而校园文化活动就是一个承载梦想的平台,能达到活动育人的目的。第二,评价一个校园文化活动应该引入量化指标,比如口碑度、满意度、参与度等指标,好的品牌活动在学生心中是有品牌效应的。一些活动过度重视了包装和宣传,而没有真正从活动内容、活动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造成本末倒置的效果。第三,校园文化活动要得到全校师生的认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它需要用心培育,并且经过数年的传承与创新才能达到亮点品牌活动。高校要打造的活动应该满足“精益求精”“覆盖面广”“持久生命力”这三个特征。

2.2 树立教师队伍正确的价值观,加大课堂工作投入

Fletcher研究发现,组织文化与工作投入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7]。Ouyang 和 Cheng Hsieh(2010)研究表明,工作投入是企业文化的积极结果[8]。工作投入是组织成员控制自我以使自我与工作角色相结合的一种状态[9]。当学校文化受到认同,教师对课堂教育也会加倍投入。课堂教育是传授知识、培养正确导向的基础教育,而国家和民族的核心教育功能是思想价值观的培育与引导[10]。教师敬业的工作投入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会用方法论指导学习。课堂能够让学生直观快速地学到知识,是培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可以把社会主义价值观传授给每一个学生。

作为教师,首先在课堂教育中要积极引导,发挥模范作用,坚定信念,与时俱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扬发挥积极作用。其次,教师要具有钻研精神,创新教学方法,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完善创新机制,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向着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教学无小事,教学不仅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更是内在的深刻表达。教师不仅要传道解惑,更要发挥学术研究优势,将思想精髓及行为规范传授给每一个学生[11]。所以教师不仅要练就一身专业知识,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将自身言行规范、思想道德准则传授给学生,耳濡目染、互为榜样,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构建正确的核心价值体系,完善自身思想道德行为准则。

2.3 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构建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要培养师生的创新价值观,就需要完善高校创新激励制度,其中管理者应重视师生创新价值观的培养。在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做为一个创新的实践制度,使学生积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其中,使知识转化为实践。

2.3.1 第二课堂成绩单的优点 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有利于及时获取知识,有效缩短实践与课本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及实践水平。同时,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需求不断更新,对于当代大学生,管理能力、自控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多方面技能都是必不可少的竞争力,多经历社会实践,广泛涉猎,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储蓄力量,增加就业机会。

第二课堂成绩单从政治思想学习到学科竞赛,多维度锻炼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参与政治性、学术性、文化性、公益性等实践活动[12]。第二课堂不仅仅是课堂的延伸,还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知识的获取与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研究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实践经验,从而成长为全方位复合型人才。因此要大力推广第二课堂成绩单,大学四年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一份记录学生点滴成长、价值观慢慢培育养成的证书。

2.3.2 创新实践活动的新模式 第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过去的实践教学,仅仅局限于校内开展的专家讲座,往往流于形式,效果并不明显,并且学生参与与否没有明显的记录,存在活动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随着第二课堂成绩单的逐渐开发,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也越来越丰富。学校不仅开展了实训周、实习月、小组实践活动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走出去,增加社会经验,丰富自身经历,还可以将实践活动与积分挂钩。例如,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团干部培训、校园辩论赛、迎新晚会、篮球足球友谊赛、知识竞赛等丰富的实践活动,都能在第二课堂中实现积分和学分的挂钩,这一举措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在各个环节训练了学生的组织能力、策划能力、沟通能力等,为社会培养了全方位发展的人才。

大学生对价值观的理解与感悟存在差异性,高校需要加大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通过第二课堂增加思想认同感。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这不仅是每一个高校需要承担的责任,也是广大学生需要履行的义务。

2.3.3 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第二课堂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在实践之前,需要教师对专业知识进行理论讲解。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是常规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要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学习。它是以专业知识和学科教学为目标,以课本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与第一课堂的合理结合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全方位调动起来,而第二课堂的广泛开展,如学术论坛、科学实验、社会实践等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远远超越了第一课堂获取的知识总量,这也更加凸显了第二课堂在日常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3.4 正确发挥“两个课堂”的意义 教师应充分利用两个课堂的带动作用,讲好课堂基础理论知识,在第二课堂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而学生是第一课堂的主要参与者,要善于总结,将实践利用于第二课堂,做好第二课堂的引导作用。教师要不断引入新资源,采用多种方式讲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设计与互动环节,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从而在第二课堂中更好地实践,解决现实问题。在两个课堂的互动交流中,将第二课堂成绩单纳入到学分管理中,是整个建设的重要一环,所以要积极引导第二课堂的发展,发挥两个课堂的重要作用。

3 未来展望

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过程中,未来高校共青团可以加入一定的导向型校园文化活动,运用活泼且容易接受的活动形式来调动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并结合教师的教学投入,统筹完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使学生树立历史责任感、国家荣誉感,树立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观、爱国观和勤学观,从而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校园文化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01—02合刊
第二课堂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