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蛋鸡的光照管理技术要点浅述

2020-05-15山东省平邑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273300

山东畜牧兽医 2020年4期
关键词:性成熟产蛋雏鸡

谢 超 (山东省平邑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 273300)

光照是蛋鸡生产的必要环境条件之一,不同的光照时间、强度、颜色、波长以及光照刺激的起始时间,光照和黑暗交替的持续时间,都会在家禽生长发育过程中激起一定的特异性反应,从而对蛋鸡的行为、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具有重大的影响。在禽类生殖内分泌的变化和调节过程中,光照对其影响最为显著,并直接影响生产性能。在现代家禽生产中,这已成为控制鸡性成熟的主要手段。光照对雏鸡生长前期(10周龄前)作用不大,12周龄后由于其生殖系统进入快速发育阶段,光照长度变化对其影响很大。在蛋鸡产蛋期的光照管理中,产蛋期光照时数一般认为以不小于16h为宜。

1 光照对蛋鸡的影响

光照对鸡的性成熟、产蛋、蛋重、蛋壳厚度、产蛋时间、产蛋到排卵间隔、受精率、精液质量与孵化期及生理状况、活动、代谢及行为个方面都有影响。

1.1 光照颜色对蛋鸡的影响 根据鸡光照颜色的反应环境控制鸡舍育成可采用红色光照,产蛋期采用绿色光照;开发式鸡舍由于自然光属于不同波长的混合成的复合白光,所以一般采用白炽灯泡或荧光灯作为补充光源。

表1 鸡对不同颜色光线的反应(作用)

1.2 光照时间对蛋鸡的影响 光照时间的长短与鸡性成熟日龄密切相关。育成期光照时间过短将延迟性成熟,时间过长则使性成熟提前。过早成熟的鸡开产早,蛋重轻,产蛋率低,产蛋高峰持续期短。若产蛋高峰时突然缩短光照则可降低产蛋率、增加死亡率,即使恢复原来光照,也很难短时间内达到原来的产蛋水平。

1.3 光照强度对蛋鸡的影响 调节光照强度的目的就是控制蛋鸡的活动性。因此,鸡舍的工作强度要根据鸡的视觉和生理需要而定,过强过弱均会带来不良后果。光照过强不仅浪费电能,而且可使鸡烦躁不安,造成严重的啄癖、脱肛、神经质。光照突然增强,可使鸡群的破壳蛋、软壳、大蛋、双黄蛋、小蛋等畸形蛋增加,鸡的猝死提高,但光线太弱,可使雏鸡采食量下降,饮水减少。

1.4 光照对鸡生殖机能的作用 还受机体内在生物节律与光照周期变化的同步性的影响。光线对机体的作用不仅取决于光照周期的长短或明、暗长度的比例,而且可能更主要取决于光线照射与此生物节律相符合,机体即发生反应。否则,无论给多大光照其效果也不会明显。

2 蛋鸡舍光照管理程序

实行人工控制光照或补充照明是现代养鸡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大技术措施之一,必须高度重视和严格执行。

2.1 制定光照制度的原则 (1)雏鸡及育成期均处于生长阶段,这阶段光照制度是促进雏鸡健康成长,但要防止母鸡过早性成熟。母雏10周龄后,光照时间长会刺激其性器官的加速发育,过早的性成熟后对其今后产蛋不利。因此,这阶段的光照时间宜短或逐渐缩短,不宜逐渐延长,光照强度宜弱。(2)产蛋期光照时间逐渐增加到一定小时数后保持恒定,切勿减少,强度也不可减弱。有利于使母鸡适时开产并达到高峰,分发挥其产蛋潜力。

2.2 蛋鸡舍的光照制度 (1)封闭式鸡舍的光照制度。由于完全依靠人工光照照明,容易控制光照。蛋鸡每天光照16h较好,每日光照时数超过17h,对产蛋还有一定抑制作用。关照强度20lx以下时,产蛋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在20~40lx之间,产蛋量变化不明显;超过40lx,鸡只的死淘率增加而影响总产蛋量。(2)开放式鸡舍的光照制度。受自然光照影响较大,而自然光照在强度和时间上随季节波动变化,如北半球6~7月份日照时间为14~15h,而12月至次年1月约为9h。所以,必须人工光照对自然光照加以调整和补充,才能适应雏鸡的生长发育。(3)开放式鸡舍的光照原则是利用自然光照加人工光照补充的原则,一般于早晚各开灯一次。开产时,也同样需要渐增的补光方法。比较理想的补光方法是早晨补充光照,这样更符合鸡的生理特点,且每天的产蛋时间可以提前。不管采用哪种光照制度,已经确立,应严格执行,否则会影响产蛋率。为了简便管理方法,无论在哪个季节都可定为早4时至晚20~21时。

表2 封闭式鸡舍的光照制度 (h)

3 照明系统的设计和布置

在实际生产中,高效节能灯因具有寿命长、能效好、发光效率高、光纤适合人的视觉、调节频率较高等特点,能满足鸡的生理需要,是理想的鸡舍照明设备。鸡舍内照明系统的合理布置是供给蛋鸡适宜光照的直接保证。在集约化蛋鸡生产中常用的是阶梯式和叠层式鸡笼,特别叠层式鸡笼上下层全部重叠,育成鸡笼架净高近4米,若与普通鸡舍一样在同一平面布置灯具,势必影响下层笼的采光。因此,叠层笼养鸡舍的照明系统采用的是高低两层布置形式。通常,下层灯离地面1.8~2.2m,上层灯离鸡笼顶部0.2~0.4m。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层鸡的光照条件比较均匀。

4 光照管理中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光照管理应从雏鸡开始为最好,最迟不能超过育成期,否则达不到理想效果。(2)光照制度一经实施,不宜变动,不可忽照互停;时间不可忽长忽短;强度不可忽强忽弱。尽可能保持舍内照度的均匀,并维持应用的照度。(3)育成期光照制度到产蛋期过渡,结合鸡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比如大母雏生长发育较差,体重较轻,可推迟一周增光照时间。增光照时间前1~2周加饲料,在开始增加光照时,换用蛋鸡料。(4)不能突然改变光的颜色和光照时间,尤其对产蛋鸡,补充光照的时间应由短到长,且在早、晚补充为佳,以便增加鸡的采食量。但要注意,初期每周增加光照时间不能超过1h,以免导致脱肛。对光线强度应渐明或渐暗,从育成期光照方案过渡到产蛋期方案也要逐步进行,如果突然关灯或缩短光照时间,则可能引起惊群、换羽、产畸型蛋或休产等现象。(5)光照管理必须要与完善的饲养管理体系相匹配,合理的光照才能明显提高鸡的生长性能。(6)灯泡设置要合理,分布要均匀,不要有暗区。鸡舍内有多排灯泡,每排灯泡应交错分布;灯泡与鸡舍沿壁的距离应只有灯泡间距的一半为宜。

猜你喜欢

性成熟产蛋雏鸡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人参皂苷在青年鸡生产上的应用潜力探究
羊的繁殖规律与育种技术
雏鸡质量检查及孵化程序调整(3)
肉用种鸡饲养管理的几项关键技术
种鸭产蛋饲料宜分期控制喂量
母鸡喜欢在舒服的地方产蛋
食醋可防鸡病
蛋鸡需要强制换羽的六项因素
iNOS 在大鼠性成熟期睾丸组织的表达变化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