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在行知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语文教师共同体建设

2020-05-14王长富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0年4期
关键词:愿景陶行知共同体

王长富

什么是共同体?共同体就是一群人在集体认同的理想下共同建设的精神团队。那什么是语文教师共同体,那就是一个认同语文教育主张、用心践行共同语文理念、共同致力专业发展的精神团队。那么如何建设好这样的一个团队呢?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虽然是20世纪的教育家,但他的教育思想却超越了时代,有很强的前瞻性与深刻性,尤其是其中蕴涵的博大精深的教师专业化思想对今天的语文教师共同体建设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愿景构建:语文教师共同体建设的基点

陶行知先生一生好学,他曾指出:“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惟其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学好。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因而,为了一生的学习与发展,语文教师做好适当的职业规划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教师要树立自己的专业理想、专业信念,要规划好个人的专业发展目标,寻找体现个人专业发展价值的幸福点。只有使每个教师都有了自己的专业发展愿景,才能产生驱动力。同时个体愿景与共同体愿景要保持“同频共振”,共同体愿景与学校发展愿景要保持“同频共振”。学校语文共同体可召开专业愿景研讨会,共同探讨如何构建学校发展愿景与教师愿景,使教师人人构建起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特点的专业愿景。构建语文教师专业愿景是实现教师共同体专业化的必要条件。

二、终身学习:语文教师共同体建设的引擎

语文教师共同体要实现专业化,还应该要有接受职后教育的心理预期,也就是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陶行知先生十分注重终身学习:他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本专业知识的最新科研成就,不断地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水准。

陶先生认为,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理由有三:一是跟上时代进步、社会进步的需要。“时代在进步,社会在进步,偶一停留,就要落伍,所以必须及时好学。”二是维系教师教学生命的需要。陶先生说:“有些人一做了教师,便专门教人而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永久不会毕业的学生。因此很容易停止长进,甚而至于未老先衰。”三是适应学生好学的需要。“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喜欢和教师赛跑。我们的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同时陶先生提出了“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的理念。他说:“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陶行知还认为教师应该与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学习。他说:“师生本无一定的高下,教学也无十分的界限;人只知教师教授,学生学习;不晓得有的时候,教师倒从学生那里得好多的教训。”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新观念、新知识、新理念不断涌现,任何不坚持学习的语文教师都是难于适应形势需要的。语文教师要想走上共同体建设之路,就要不断坚持学习,做一个勤奋的终身学习者。也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能不落后于时代,才能跟上共同体整体的步伐,担负起知识与文化传递者的重担。

三、校本培训:语文教师共同体建设的主径

陶先生在1930年所作《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中说:“教学做合一理论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做;二是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教育不是教人,不是教人学,乃是教人学做事。无论哪方面,‘做成了学的中心及成了教的中心。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必须做得好。要想做得好,就须在劳力上劳心,以收手脑相长之效。”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给我们语文教师共同体建设以重要启示:要重视校本培训。

首先,语文教师培训的内容应该切合语文教师的实际需要。重点是帮助解决教学中产生的实际问题,解决新课程的实施策略,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提高语文教师执行新课程的能力。创新培训方式,做到三个结合:“菜单式培训”和“专项培训”相结合,“实地培训”和“网络培训”相结合,“培训质量”和“培训数量”相结合。对于语文教学理念、教学策略等共性问题,我主张以共同体为单位进行集中培训。此外远程研修也是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语文教师共同体建设的新途径。这种方式对于语文教师共同体来说,是难得的全员参与互动学习、与专家近距离接触并接受指导的机会。

其次,语文教师培训的落脚点必须要强调“做”。语文教师的功夫在课堂上,从本质上说,语文教师还主要是实践工作者,从教师所具备的知识体系来看,不仅需要学科知识、教法知识等显性知识,而且需要课堂驾驭能力、教学组织能力等隐性知识。这些知识是无法通过传授获取的,只能在实践中领悟和把握,只有将学和做结合起来,在做中学,在做中教,才能提高培训的有效性。作为培训者,不能仅仅通过讲座、面授等单向传递方式培训教师,还要给语文教师提供实践平台,将教学、培训、研修结合进来,使教室成为研究室、培训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学会教学,在锻炼中提升水平。

再次,在语文教师培训过程中必须实施有效的专业引领。强调在实践中锻炼和培训教师,并不否定专业引领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因为缺少必要的理论引领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最终导致低水平的简单重复。正如陶行知所言,要想做得好,还需要“行以求知知更行”“在行动中追求真知”。一项调查结论也显示:在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最有用的培训形式,专家与学科领域佼佼者共同指导的课堂教学和经验丰富的同事在教材教法方面的指导效果最为明显。由此可见,在实施课改的进程中,先进的理念如没有以课程内容为载体的具体指引与对话,没有专家与骨干教师等高一层次人员的协助和引领,同事互助常常会只囿于同水平反复,难以实现语文教师共同体建设向高层次跃升。

四、学习互助小组:语文教师共同体建设的沃土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自己要说话,也让别人说话,最好是大家商量。自己要做事,也让别人做事,最好是大家合作。自己要长进,也让别人长进,最好是大家共同长进。”由此可見,陶先生十分强调教师之间情相通、心相融,十分注重同事之间互助互学。新时代赋予了教师团队新的内涵,教师共同体首先是学习共同体,教师成长历程是成员之间共同探究,取得共识、共享的过程。先生认为,“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共同体是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组织,“合作”与“共享”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关键。语文教师共同体通过课题活动、同行交流、结伴合作、专家引领、师徒结队、沙龙研讨等,激发共同体教师成员主体生长性,提升教师的实践性智慧,提高教师的合作意识与能力,最终促进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和共同体的建设。语文教师共同体可通过“名师工作室”等专家平台,组织成员聆听专家讲座,阅读人文经典,研讨教育家成长历程,拓展专业视野,感悟语文教师生命的价值与历史责任;通过读书笔记、科研沙龙与专家座谈,释疑解惑,碰撞出新的思想与智慧,规划教育生涯;通过开设研究课、观摩课,将新课改、新课程的理念运用于课堂;反思已有的经验,追求有效教学;通过课题研究,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逐渐成为科研型、学者型、智慧型教师。

五、理性反思:语文教师共同体建设的关键

陶行知先生曾说:“真正之做是在劳力上劳心。”这里的“劳力”相对教师而言就是教师的教学实践,“劳心”相对教师而言就是教师的教学反思。美国学者波斯纳也说过“教师的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做反思型教师是课改的新理念,也是语文教师共同体成员专业成长的第一要务。各成员每一次反思将使自己有所收获,每次收获都是一次提高。第一,要强化反思意识;第二,要将反思常态化,强迫自己每次授课后撰写教学反思,每月共同体开展一次“教后反思”研讨活动;第三,掌握反思方法。如:问题追问质疑法、教学录像再现法、关键环节比对法等,重点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方法的实施、教学效果的取得等方面进行反思;第四,交流反思成果。教师应该努力做到个体反思与共同体反思相结合,定期互相交流反思成果;第五,反思后再实践。通过“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来促进个体成长与共同体成长。

[本文系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十三五”规划课题“高中语文教师共同体建设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通联:江苏海安市曲塘中学]

猜你喜欢

愿景陶行知共同体
一起向未来
爱的共同体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陶行知夜归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愿景管理: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新理念
中小学愿景型领导的现状及改进
新年新愿景:希望会照进每个人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