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佛系”青年入手谈民族地区高校思政工作实施举措

2020-05-14文砾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6期
关键词:佛系思政工作青年

摘要:在我国民族地区高校,也有那么一个群体,他们几乎没有生存压力,对于生活学习压力选择“无视”和“逃避”,对大学学习生涯不规划,他们“无为、无爱、无谓”,“船到桥头自然直”是他们的人生哲理,他们被称为“佛系”青年。文章对民族地区高校该群体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从该群体入手的实施举措。

关键词:“佛系”青年;民族地区高校;思政工作;实施举措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6-0067-03

“佛系”青年一词源于日本青年亞文化的研究,日本著名经济学者、思想大师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会》一书中第一次提出“当今的日本年轻人,已经呈现出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干劲的状态……爱拼才会赢是上一代传唱的往事,胸无大志的时代已经到来”[1]。2017年,“佛系”青年一词在我国开始流行并被百度百科评为十大网络热词,“佛系”青年“轻而易举地获得青年的认同及接纳,并自觉或不自觉地用佛系心理指导着自己的佛系行为。”[2]在我国民族地区高校,也有那么一个群体,他们几乎没有生存压力,而对于生活学习压力选择“无视”和“逃避”,对大学学习生涯不规划,对就业发展不考虑,得过且过,在学业上的标准是不挂科就行,无所谓评奖评优,没有自己的观点,在情感上不愿付出也不在意结果,随心、随缘,他们“无为、无爱、无谓”,“船到桥头自然直”是他们的人生哲理。

一、民族地区高校“佛系”青年形成的原因及表现

1.民族地区高校“佛系”青年成因。第一,理想信念缺失是“佛系”青年形成的重要原因。理想信念缺失是民族地区高校“佛系”青年形成的主要原因。“佛系”青年主要集中在“90后”,在“90后”一代的成长过程中,一方面由于社会、学校对思想品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一部分思想品德课教师专业素养偏低,导致理想信念教育在青年学生中影响不深;另一方面多元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导致理想信念不坚定。第二,社会生活和学习压力导致部分青年无法应对,只有用逃避进行消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青年学生生存压力不断减小,社会生活学习压力不断增加,部分青年学生为消解社会生活和学习压力带来的焦虑选择视而不见、不反应,就滋生了“佛系”思想,这是目前民族地区高校“佛系”青年用以消解社会生活及学习压力的一种消极方式,代表逃避性的青年亚文化。第三,家庭结构残缺、家庭教育失当和不良家庭环境是“佛系”青年产生的家庭原因。生在家庭结构残缺、家庭教育失当和不良家庭环境的青年容易被溺爱、被放纵,自由放任,他们可能由于家庭功能不全,如隔代抚养以及缺少沟通等导致思想隔阂,也可能由于家庭成员价值观扭曲、行为不良等影响从而导致“佛系”思想的产生。第四,学校教育匮乏、教师政治素养不高等也会成为导致“佛系”青年产生的因素。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使得部分高校教学资源不足,没有固定班级学习活动场所,导致班级文化缺失、集体意识不强,从而使得部分青年没有归属感,久而久之,形成了“无所谓”“随意”等“佛系”思想。第五,社会舆论及大众消费的影响。网络道德存在的失范行为往往导致青年不健康的网络迷恋的心理,他们互相攀比,品牌、权威、时尚、新颖是他们消费的向往,非理性的消费行为,最终使得他们在社会舆论与消费主义面前丧失自制力,成为其牺牲品,消极的无能感和厌世情绪由此产生,从而成为“佛系”青年。

2.民族地区高校“佛系”青年的表现。民族地区高校“佛系”青年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党团活动不积极,认为“那是他们(优秀学生)的事,和我没关系”;二是在学业上不求上进,受“上了大学就轻松了”思想的影响,只求不挂科,自己在大学期间是否真正达到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无所谓,只要考试及格、顺利毕业就行;三是对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不感兴趣,除非硬性要求,否则不会参加;四是对评奖评优不关心,评谁都一样,是不是将真正优秀的人评选出来无所谓,自己是不是可以评上优秀无所谓;五是对学习生涯、职业发展没有规划,“到时候再说吧”“反正也饿不死”,认为“船头桥头自然直”;六是对亲情、爱情、友情、师生情不表达、不争取、不想付出、不在意结果,一切随缘。

二、民族地区高校思政工作从“佛系”青年入手的必要性

从“佛系”青年个人来说,对待生活的态度就是生活对待我们的态度,青年消极对待生活,生活也会消极对待青年,这样,青年就更消极地对待消极化的生活,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佛系”青年就越“佛系”。从家庭来说,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小组织,在青年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佛系”青年的“佛系”行为既不利于原生家庭也不利于即将组建的家庭,什么事情都消极对待,没有爱,只有逃避,这些都是对家庭的伤害,从而导致家庭功能慢慢变得不健全,影响的不仅是“佛系”青年一代的人,影响的是一代又一代的人。家庭又是社会最重要、最原始、最核心的组织细胞,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每一个家庭都因为现在的“佛系”青年变成“佛系”家庭,那我们的国家就有可能变成“佛系”之国。“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3],“佛系”青年消极对待压力就是没有责任、没有担当,是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的“利己主义”,若任其发展,我们的国家就没有前途,我们的民族又谈何希望,因此,民族地区高校思政工作不能只顾两头,从“佛系”青年入手同样重要。

三、民族地区高校思政工作实施举措

1.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光明正大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4]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光明正大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实现党委“领导好”。“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4],坚持“把从严管理和科学治理结合起来”[4]。党委重视,才能更好推动马克思理论教育,更好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其次,要打造一支真信党、真信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地区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只有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才能讲好马克思主义,才能开展好中国的理想信念教育。

2.多途径创新思政工作方法,从根本上转化“佛系”青年。要转化“佛系”青年,就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想办法真正地走进“佛系”青年内心,走入“佛系”青年思想,从根本上转化“佛系”青年。通过社会舆论引导,正面指出“佛系”思想给青年学生带来的危害,让其了解“佛系”思想不是青年一代该有的思想,对己、对家、对国都不利,让他们认识并直面反思自己的问题。发挥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心理教师对“佛系”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领作用。“佛系”青年在班级的地位往往是“既不很优秀,也没有太明显的行为偏差”,因而往往被忽视,这样的群体实际上更需要辅导员、心理教师的引导。要不断挖掘各方面力量增强高校思政工作队伍,挖掘各项工作、各门课程所包含的育人功能,努力做到民族地区高校教职工人人都是合格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学生干部的先进榜样和作用,善用各种联系制度,用好各种联系制度,通过网格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全覆盖,让“佛系”思想无路可寻,从而转变“佛系”青年。狠抓教风促学风,用学风带动“佛系”青年。发挥各课程各专业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不断创新、健全课程育人管理、运行体制,狠抓教学改革,以教风促学风,用学风带动“佛系”青年。适当给学生加压,让“佛系”无路可寻。不能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学习自由”环境容易成为孕育“佛系”的温床,不能在自由学习中找准方向、自我约束力差的学生往往变成了“佛系”青年,他们在没有学习压力的环境下随缘、不苛求、得过且过。因此,要建立课外学习机制抓学风,适当给学生学习压力,让“佛系”无路可寻。一是专业教师要转变思想,根据学生需求调整教学方式,让更多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程中来,力争做到每一堂课都是“金课”;二是改变学生学业考核权重,考核方式要从主要看“期末考试”转变到主要看“平时学业表现”上来,要将阅读、读书笔记、实践实训、学习心得等作为学生学习日常,将学以致用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三是要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搞科研的环境,把学生纳入教师科研团队,带动学生科研,通过提升学生科研能力夯实理论基础促学风;四是根据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需求制定适应学生发展的第二课堂学习计划,帮助学生丰富课外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的,提升学习品质,让学生课余时间从“寝室睡觉、聚会、游玩”转变到“学习、参加课外实践”,从而学会真正管理自己的学习、学会享受学习的权利,使“佛系”思想无路可寻。

3.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唤醒青年责任担当,解构青年“佛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5月3日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另外,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将“佛系”青年转变为新时代青年,就是把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民族地区高校的根本任务,社会、高校、家庭都要敢于担当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民族地区高校要坚持“六个下功夫”,拓思路拓渠道,开展各种形式学习实践活动,解构青年“佛系”思想,不断增强其历史責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把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帮助青年明确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中国梦实现过程中的责任担当,激发青年积极践行习总书记的六点希望,在学习实践中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力拼搏。

参考文献:

[1]大前研一.低欲望社会[M].台北:远见天下文化出版社,2017:6-39.

[2]王琦,巩彦博,丁燕.试论“佛系”青年的基本特征与产生原因[J].青少年学刊,2018,(4):1-26.

[3]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5-5(1).

[4]习近平.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3-19.

Starting from the " Buddhist-style" Youths to Discuss the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Ethnic Areas

WEN L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Qiann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Duyun,Guizhou 558000,China)

Abstract:There are also a group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s ethnic areas.They have almost no survival pressure.They choose "ignoring" and "evading" the pressure of life learning.They do not plan for their university life.They are "inaction,no love,no need"," The boat is naturally straight to the bridge.It is their philosophy of life.They are called " Buddhist-style " youth.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is group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ethnic areas,and discusses the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from this group.

Key words:"Buddhist-style" youth;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ethnic area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implementation measures

收稿日期:2019-07-15

课题项目: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辅导员项目),课题名称:学校社会工作视域下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研究,编号:2017fdy31

作者简介:文砾(1981-),女,贵州麻江人,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

猜你喜欢

佛系思政工作青年
别让“佛系”成为你不努力的借口
佛系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