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2020-05-13孙彦彬陈蓓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孙彦彬 陈蓓

摘要:教学质量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生死存亡。文章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基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框架,重构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教学质量认证与评估机构、社会和舆论监督 “三位一体”的外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质量标准体系、教学过程监控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体系多层面、全方位参与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旨在强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促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外部教学质量保障;内部教学质量保障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3.034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1—1580(2020)03—0150—04

截至2019年6月,全国经审批机关批准设立或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计2431个,在校生超过60万人。纵观我国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发展情况,独特的办学模式和品牌效应初步显现,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办学目标不清晰,逐利倾向严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被动性、短期性和功利性行为明显,导致作用发挥有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中外合作办学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应由突出规模向以质量和效益并重转化,强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内涵建设。

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概况

质量保障体系是衡量一个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参考依据和要素。[1]当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和质量监管逐步呈现出引领性和示范性的特点,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也密集出台了许多重大举措,推进和保障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质量提升。2013年,教育部全面启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工作,逐渐形成“到期+定期”的评估模式。2017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年度报告制度正式启动,接受社会广泛监督,进一步推进了信息公开和质量监控。随着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深入,目前有8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通过相关国际质量标准认证:4家通过英国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认证、2家通过法国国家工程师质量标准认证、1家通过德国办学资质和质量评估机构认证、1家通过美国高等商学院协会认证。[2]办学机构通过认证体现其办学水平是否达到了国际标准。

国外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评估和认证来进行,在评估主体、评估体系、评估方法等方面不尽相同,要求趋于多样化。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是以政府主导为评估主体,体现政府和国家意志,国家高等教育研究委员会、国家评估委员会是评估主要机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占主导地位;美国评估主体以社会力量为主导,政府干预较少,主要通过认证系统和评估手段来影响和调整办学方向;英国以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作为评估主体,评估体系由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和社会评估四部分组成,注重高校自治,引入“TQM”思想,对教学进行全面质量监控,有利于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状况和社会需求,不断调整办学目标和质量管理手段,持续提高教学质量。此外,为促进欧洲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面的合作,构建了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网络(EN-QA)和《欧洲高等教育区质量保障认证标准和准则》(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for Quality Assurance in 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澳大利亚提出了《跨国(境)教育质量战略》(Transitional Quality Strategy);英国质量保障局(QAA)发布了《高等教育境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实施准则》(Code of Practice for the Assurance of Academic Quality and Standards in Higher Education:Collaborative Provisions),对教育质量保障的相关政策做了详细规定,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发展。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评价的开放性、规范性、多元化效应凸显。为夯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基础,完善体系指标,应进一步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内涵建设,优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结构,以此推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质量提升。

二、构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原则

(一)普遍适用性原则

“质量为王、标准先行”,有了标准才能有遵循,才能有衡量的依据,标准对质量的标杆作用才能充分显现。因此,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确立也必须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经得起国家标准的检验。当前中外合作办学已进入实现由规模发展向提质增效内涵式发展转变的新阶段,如何结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特点设计明确的准入标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避免“连锁店”现象,是发展的关键和核心。

(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合作双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为推动项目办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而开展的双边质量管理活动,由于受国际化、多元化因素影响,合作双方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办学侧重和需求。因此,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办学双方需深入了解、学习对方既定教育体系和理念,客观考量对方优势,坚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聚同化异,既要符合中方的质量标准,又要适应合作方的标准,最大限度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

3.教学过程监控

教学过程监控主要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材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与科研管理、学风建设等,由项目管理委员会委托专人实施。教学过程监控获取的信息,可以有效检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效率和效果,动态客观反映中外办学项目的教学质量。探索构建“三级组织”和“三支队伍”,完善教学过程监控与评价机构。“三级组织”为中外合作办学校级项目管理委员会、学校教务处、院级项目管理委员。校级项目管理委员会是校级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机构,负责合作办学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处理,学校教务处负责项目宏观教务管理、教学工作组织与评价,院级项目管理委员是教学质量管理的主体,负责落实人才培养计划及具体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和指导。“三支队伍”即校院两级教学督导、教学信息员和评教专家等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队伍。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由校、院两级教学一线与教学管理的相关专家组成,负责对项目各教学环节的监督与指导。教学信息员由教学工作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学生组成,负责反映教学情况,监督教风学风。评教专家由具有较高学术研究成果和丰富教学管理经验的教师组成。

4.教学质量评价与信息反馈

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为项目有效改进教学管理、推动项目自我完善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为教师教学行为规范与教学水平提升提供重要参考,是人才培养过程和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源泉。全面、及时、准确的教学评价与信息反馈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完善决策、反哺教学、提升质量的重要保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教学信息反馈机制:一是创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年会制度,为政府、中外合作办学者及社会提供多视角深度对话平台,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发展提供专业信息共享和政策支撑。二是坚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制度。通过形成“到期+定期”的评估模式,全面动态掌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运行情况,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改革。三是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年度报告制度。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要求,定期完成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及时编制并提交《年度报告》,全面客观总结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现状,实事求是地分析在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不足,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广泛监督,进一步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信息公开和质量监控。

[参考文献]

[1] 王关义,赵贤淑.关于构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实施系统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0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稳步提升[EB/OL].(2016-03-16)[2017-11-21].http://www.moe.edu.cn/jyb_xwfb/s5989/s6635/201603/t20160323_234861.html.

[3] 朱兴德.中外合作办学新阶段更应注重内涵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7(8).

[4] 薛卫洋.对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建设的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17(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中外合作质量保障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zjedu.gov.cn/news/25485.html,2013-12-10.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Chinese 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ject

SUN Yanbin, CHEN Bei

(Hun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205,China)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s the lifeline of the Sino 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ject.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life and death of the Sino 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ject.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 framework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this paper briefly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Chinese 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jects, and reconstructs the external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 and talent training target system, quality standard system, and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three in one" of the government, education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teaching quality cer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institutions, society and public opinion supervision The internal teaching guarantee mechanism of multi-level and all-round participation in learning process monitoring system,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and feedback system aims to strengthen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 of Sino 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jects,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standardized,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Sino 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jects.

Key words:  sino 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ject; external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internal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責任编辑:张丽丽]

收稿日期:2019—11—26

基金项目: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湘教通[2018]436号)研究成

果。

作者简介:孙彦彬(1980—),男,湖南长沙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高校教育教学。

陈 蓓(1972—),女,湖南长沙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