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言文学:愿我们热爱的所有得以保留

2020-05-13王数

求学·理科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作品作家

王数

或许,每一位少年心中都曾有一个文学梦。而点燃这个文学梦的可能是纳兰性德缠绵悱恻的诗词,也可能是鲁迅那让人热血澎湃的杂文,或者是读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后的恍然大悟:“原来文学还可以这样?”不管我们有着怎样不同的际遇,我们肯定都曾有过情难自已而要拿起笔“以我手写我心”的时刻。

何为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是中文系(现多称为“文学院”)里的一个专业,由文学和语言学两个大类内容构成。它的核心课程是“两古两现”,也就是古代文学和古代汉语、现代文学和现代汉语。

记得第一次上现代汉语课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讲:“你们上了语言学的课可能就不会说话了。”这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也从侧面反映了现代汉语语法框架还不够完善的问题,我们现在说的汉语还有很多尚待厘清的语法难题。当然,大多数学生最喜欢的还是文学课。我们现代文学课的老师常跟我们讲:“文学就是文字游戏。”这话一点儿也没错。那些我们常见的方块字,经过作家不同的排列组合就可以构建出一个别样的人间,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啊。

文学毕竟是一门感性的学科,它要求我们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感悟、去体验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去触碰我们这个时代的脉搏。古代文学老师和现代文学老师都曾跟我们说过一句话:“如果你长这么大都没有为什么事情流过泪或是动过情,那趁早换专业吧,这个专业真的不适合你。”

汉语言文学不培养作家

我相信很多选择汉语言文学的同学多少是对自己的文笔颇为自信的,而且大多怀揣着一个作家梦。但目前在高校的培养模式下,本科阶段的汉语言文学是不直接培养作家的。从汉语言文学现有的核心课程来看,它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作品、鉴赏作品的能力。换句话说,当评价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说好,更要用专业术语指出这部作品好在哪里。

“悠闲”的日常

汉语言文学的课一般不多,平时也没什么课外作业,所以我们一般都会处于一种“悠闲”的状态。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汉语言文学同学的借书卡的借阅量往往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我们专业有一个宗旨,就是多读书。学这个专业真的需要自觉,老师在课后可能会让我们去看一些作家的作品,不过不会去管我们到底看没看。但我们都知道,我们能骗得了别人,绝对骗不了自己。“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果我们不去大量阅读,大学读下来真的会一无所获。我们要主动获取各个领域的知识,因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可能涉及历史、哲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我们只有更好地理解这些东西之后才能更好地读懂文学作品。

选择这个专业后,你就真的可以心安理得地去看各种在以前被称为“闲书”的东西。同时,你也可以观看大量的影视作品。虽然影视艺术不是汉语言文学的主攻方向,但影视艺术和文学艺术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毕竟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都是改编自优秀的文学作品的,比如说《花千骨》《亮剑》等。很多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都会开设有如“纪录片赏析”“影视作品赏析”等选修课。

学汉语言文学,需要练就哪些技能?

1.日积月累,提升文学素养。如果你已经立志学习汉语言文学,我建议你平时多看经典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国内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视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所以我们一定要通过阅读经典作家作品集来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这是一条没有捷径可走的道路,学习文学知识不能依靠瞬时记忆,也不能临阵磨枪,一定要像滚雪球一样将个人的知识储备越滚越大。它需要我们实打实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如果觉得纸质书比较贵,我推荐大家用“微信读书”和“藏书馆”这两个读书类APP。你想看的书里面基本都有,我们学院很多老师都在使用。

2.练好笔杆子。写作同样没有任何捷径,只有不停地练习,坚持每天都写一点东西,少一点可以写七八百字,多一点可以写两三千字。我们还可以去买一些教写作的书来看,在这里我推荐毕飞宇老师的写作书,还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创意写作书系”。

在学校里,我们可以去校报应聘记者,也可以去期刊编辑部应聘编辑,每个学校都会有自己的文学期刊,一般都是老师带着学生运作。笔者在大学期间曾在本校校友总会旗下的《校友期刊》编辑部做编辑部长,觉得受益匪浅。

此外,在大学期间一定要多投稿。我们学院的老师就经常鼓励我们投稿。我们也可以多参加文学创作比赛,目前国内有很多文学创作比赛是针对大学生的,笔者曾获得过第二届“钓鱼城”大学生中文创意写作大赛非虚构组三等奖,这场比赛由国内顶尖的作家担任评委,毕飞宇任评委会主席。如果有幸在文学创作赛事中获奖,一定要去参加颁奖典礼,在那里你会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文学之路会越走越宽阔。

传说中的“万金油”

就业无疑是摆在我们眼前不得不去思考的一个问题,但我并不准备用很多篇幅去谈这个问题。如果你选择了汉语言文学,首先恭喜你,你已经比一般人更有勇气,你很清楚自己在走着一条怎样的路。茨威格说:“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在年轻时知道自己所求为何。”

在高中时代,我们常会听到诸如“理科学不下去了才去学文科”“学文以后出来不好找工作”等论调,似乎学文是“低人一等”的事情。但你真正去找工作的时候会发现,三百六十行基本都是对汉语言文学毕业生敞开怀抱的。

我们这个专业向来被称为“万金油”,你可以去房地产公司当文案,可以去中铁局当宣传员,可以去期刊社当编辑,可以去报社当记者,可以去政府部门当文秘……我们的工作小到可以给领导写一篇发言稿,大到可以出一本皇皇巨著,留名青史。就像小时候老师跟我们说过的一样,“生活处处有语文”,现在是“各行各业都需要语文”。

最后,以阿爾贝·加缪的一句话跟大家共勉:“写作之所以光荣,是因为它有所承担,它承担的不仅仅是写作,它迫使我以自己的方式、凭自己的力量和这个时代所有的人一起,承担共有的不幸和希望。”

是的,愿我们热爱的所有得以保留,愿我们所有的热爱永不熄灭,创作不死,文学不死。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学作品作家
初探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
作家谈写作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现代汉语言变化与社会生活关系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我和我的“作家梦”
文学作品与数学
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