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位结扎SFJ联合EVLA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0-05-13詹锦遂李健宁罗淑贞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4期
关键词:高位血栓激光

詹锦遂,李健宁,罗淑贞

(中信惠州医院,广东 惠州 516006)

大隐静脉曲张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以下肢静脉功能不全为主要临床表现,早期的轻度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无明显不适,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色素沉着、血栓性浅静脉炎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临床上多采用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逐渐应用腔内激光消融术 (EVLA)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但是该方法会引起深静脉血栓[2]。本研究主要探讨高位结扎隐股静脉交接处 (SFJ)联合EVLA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98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超声检查确诊为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表现为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小腿酸胀,部分患者合并小腿水肿、皮肤色素沉着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静脉瓣功能不全、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深静脉血栓及手术禁忌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男19例,女30例;年龄33~69岁,平均年龄 (58.96±8.21)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 (6.18±2.12)年。对照组患者男21例,女28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 (58.92±8.18)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 (6.22±2.10)年。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高位结扎SFJ联合EVLA治疗:硬膜外麻醉,取平卧位,膝关节髁上切开4 cm,明确大隐静脉的具体位置并将其切开,置入导丝确定隐股静脉的交接处,在此切开2 cm,并将其分离后结扎,术前超声下评估深静脉通畅、大隐静脉主干迂曲并在体表标记,内踝大隐静脉沟穿刺大隐静脉,将5F直头导管在导丝引导下沿着大隐静脉插入直到隐股静脉交汇处,将激光纤维经导管置入进一步验证大隐静脉的走形,隐股静脉交汇点下方1 cm的位置为光纤顶端定位光源,将生理盐水沿着大隐静脉走形注入至隐筋膜间隙内,使皮肤隆起约2 mm,取出导丝,设定激光发射参数 (功率13 W、速度2 mm/s、能量30 J/cm)后发射激光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给予冷敷压迫,术后给予弹力袜包扎。对照组给予高位结扎SFJ联合超声引导泡沫硬化技术治疗,皮肤隆起后将导丝取出,再次将5 F直行导管插入,将15 mL泡沫硬化剂注入大隐静脉,缝合,术后采用弹力绷带给予加压包扎,维持1个月。

1.3观察指标①手术指标: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②AVVSS评分:采用阿伯丁静脉曲张严重程度 (AVVSS)评分对患者的静脉曲张严重程度进行评价,主要内容包括疼痛、静脉曲张、静脉性水肿、色素沉着、炎症、硬结、溃疡数量、溃疡直径、持续时间、压迫性治疗,得分越高,提示静脉曲张程度越严重。③CIVIQ评分:采用静脉曲张生活质量调查表 (CIVIQ)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主要内容包括疼痛、体能、社会活动和精神心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④并发症:随访1年,记录并比较两组的皮肤色素沉着、曲张浅静脉残留、皮下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手术指标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手术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的手术指标比较 (±s)

住院时间(d)观察组 49 50.48±10.27 35.20±3.18 5.03±0.47 7.14±0.87对照组 49 51.23±10.16 35.13±3.44 5.10±0.42 7.22±0.85 t 0.547 0.128 0.046 0.329 P 0.453 0.872 0.954 0.671分组 n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切口长度(cm)

2.2 AVVSS、CIVIQ评分术前,两组患者的AVVSS、CIVI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AVV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CIVI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的AVVSS、CIVIQ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的AVVSS、CIVIQ评分比较 (±s,分)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P<0.05。

分组 n AVVSS评分术前 术后1年 术前 术后1年观察组 49 19.98±1.84 5.16±0.85* 52.33±8.26 79.44±9.54*对照组 49 20.03±1.67 7.29±0.69* 52.28±8.10 70.20±9.46*t 0.384 3.185 0.429 3.219 CIVIQ评分0.616 0.031 0.571 0.024 P

2.3术后并发症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3。

3 讨论

以往临床上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以高位结扎、剥离术为主,但是该方法复发率高,术后恢复缓慢,远期并发症较多,近年来逐渐被超声引导泡沫硬化技术 (UGFS)、腔内激光消融术(EVLA) 所代替[3]。 据相关研究[4], UGFS是将硬化剂注射到大隐静脉,促使其血管内皮细胞发生无菌性炎症,并且术后给予持续压迫导致静脉萎缩、纤维化,进而使静脉腔发生永久性闭塞;EVLA为微创手术,利用激光对周围组织的光热刺激作用,形成高能热效应,局部血液出现沸腾的现象,出现气泡,静脉腔内皮细胞受热致损,变性坏死,导致组织发生碳化、内膜撕裂等,血栓在腔内形成,诱发血管炎性反应,使其收缩、纤维化,静脉腔永久性闭塞。

表3 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比较 [n(%)]

有研究[5]表明,部分单行EVLA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会出现闭塞静脉再通。本研究使用高位结扎SFJ联合EVLA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结果显示,高位结扎SFJ联合EVLA治疗的患者术后1年AVVSS评分、CIVIQ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高位结扎SFJ联合EVLA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大隐静脉曲张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分析原因在于:①高位结扎SFJ可使静脉血液反流减少,复发率降低;②先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可防止因为手术的原因造成血栓形成或者脱落发生急性肺栓塞;③EVLA治疗时下肢血液呈一种高凝的状态,极易促使下肢形成深静脉血栓,而本研究给予弹力袜持续加压包扎,并给予适当的抗凝和活血化瘀治疗,可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另外,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①弹力袜的松紧要适度,防止因为加压过紧导致膝关节、下肢活动受限;②激光的能量可控制在30 J/cm,避免损伤到皮肤、血管及神经组织。

综上所述,高位结扎SFJ联合EVLA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静脉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猜你喜欢

高位血栓激光
1~2月煤炭价格高位震荡 未来仍存较强支撑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Er:YAG激光联合Nd:YAG激光在口腔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高位算起更方便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激光诞生60周年
牛肉价格居高位 挖潜提升自给力
短期内麦价或高位趋稳
请给激光点个赞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