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畸微种植体支抗对错颌畸形患者牙周细胞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2020-05-13赵林琪刘芸樊斯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4期
关键词:错颌种植体牙周

赵林琪,刘芸,樊斯

(河南省荣军医院 口腔科,河南 新乡453002)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86例错颌畸形患者。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将入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试验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20~32岁,平均 (24.32±1.02)岁。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21~34岁,平均 (24.28±0.99)岁。纳入标准:口腔卫生情况良好;牙齿齐全;认知功能正常并可正常交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多生牙或畸形牙;重度牙周炎;免疫系统疾病;口腔手术史;癌症、糖尿病等诱发全身炎性反应疾病。两组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P>0.05)。

1.2 方法试验组使用宁波慈北医疗器械公司提供的钛金属材质的微型种植体支抗进行治疗:局麻下将下颌第二前磨牙、上颌第一前磨牙拔除,黏接直丝弓托槽矫治器实施矫治,将微型种植体支抗于牙列排齐后植入,根据根尖片、全景片确定植入位置,确认患者无明显不适后,以内收力100 g进行颌内牵引,每4周加力1次。对照组于拔牙后直接黏接直丝弓托槽矫治器,每天佩戴时间12~14 h,牵引力150 g。矫治终点为错颌畸形改善,正位片、侧位片牙列排列整齐,牙齿突度恢复正常。

1.3观察指标①记录两组的矫治完成时间。②牙周细胞炎性因子水平。以CPITN探针分别取两组矫治前、矫治3个月后的牙周组织,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胰蛋白酶消化后于DMEM-F12培养基接种,在5%CO2、37℃培养箱中行体外培养7 d,获取细胞培养上清液。使用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仪器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③不良反应,包括口腔炎症、软组织轻度水肿、不适感、感染等。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矫治完成时间试验组的矫治完成时间为 (14.01±2.05)个月,短于对照组的 (19.98±2.4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48,P=0.000)。

2.2 牙周细胞炎性因子矫治前,两组的牙周细胞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矫治后,试验组的IL-1β、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的牙周细胞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μg/g)

表1 两组的牙周细胞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μg/g)

指标 时间 试验组(n=43)对照组(n=43) t P IL-1β 矫治前 85.30±12.15 85.28±12.18 0.008 0.994矫治后 124.48±14.65 167.17±17.20 13.390 0.000 TNF-α 矫治前 103.61±14.42 103.57±14.35 0.013 0.990矫治后 164.18±26.30 224.28±29.34 10.002 0.000 IL-6 矫治前 42.66±7.01 42.65±7.06 0.007 0.995矫治后 61.18±7.24 80.28±8.37 11.317 0.000

2.3 不良反应试验组矫治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n(%)]

3 讨论

错颌畸形是临床常见的口腔科疾病,发生率超51%,严重影响面部美观。正畸治疗是纠正错颌畸形的重要手段,经矫正装置持续给予牙齿等施加压力,纠正错颌畸形,改善牙列不齐,提高患者面部美观度。正畸治疗成功的基础在于恢复牙列关系,对抗矫治力产生的反作用力,尽可能减少支抗部分移动。传统口外弓支抗虽能改善患者病情,但其舒适性、稳定性较差,且患者需长期佩戴,不利于牙齿自洁,增加牙龈炎、牙龈萎缩、釉质脱矿等发生风险[3-4];另外,异物感强、佩戴复杂、治疗时间长,导致患者依从性欠佳,影响矫治效果。

口腔内安装固定矫治器会影响牙齿自洁作用,会造成细菌滞留、定植,分泌炎性介质,诱发牙周炎症。正畸治疗约3个月时炎症过程将达到顶点,之后逐渐趋于稳定。TNF-α属于多功能细胞因子,可作用于软骨组织、骨等,刺激骨吸收。TNF-α可衡量牙周病变中骨吸收水平、结缔组织破坏程度,并可刺激IL-1β、IL-6等炎性介质产生,诱发其他炎性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其水平高低与牙周炎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杜辉等[5]分别在口腔正畸治疗中使用口外弓加强支抗、微型种植支抗,结果显示,微型种植支抗的磨牙移位、上齿槽和下齿槽座角、上中切牙倾角和凸距差、尖牙间宽度、治疗成功率均优于口外弓加强支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矫治完成时间短于对照组,矫治后IL-1β、TNF-α、IL-6水平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正畸微种植体支抗治疗错颌畸形的有效性、安全性均优于传统口外弓支抗。微型种植体支抗对患者的主动配合性无依赖,可确保牵引时间,缩短整体治疗时间;反作用力并非施加在牙齿上,而是施加在颌骨上,可有效防止牙齿移动;材料为钛金属,可经骨组织与螺纹机械固定,以坚硬的骨骼承受正畸力,最终达到持久、稳定的支抗控制[6-8]。此外,微型种植体支抗体积较小,可灵活植入牙间隙,不易松动,对牙周组织造成的损伤较小;种植体支抗取出时,无需麻醉,仅需局部消毒便可直接旋出,操作简单,不会增加患者不适感,而种植体取出后,其留下的空洞会快速被血液填满,并形成血凝块,抑制微生物和细菌入侵,减少感染发生,利于创面愈合。

综上所述,正畸微种植体支抗治疗错颌畸形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矫治时间,改善牙周炎性微环境,促进牙周组织修复,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错颌种植体牙周
探讨牙周联合正畸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正常咬合与错颌畸形磁性覆盖义齿种植体生物力学比较分析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错颌畸形 不仅伤牙还伤脸
自贡地区学生错颌畸形调查与分析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牙周维护治疗对于保持牙周长期疗效的价值探析
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治疗长期疗效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