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毕业设计课程综述

2020-05-13王帅

海峡影艺 2020年1期
关键词:导师毕业图像

王帅

高校艺术类学科毕业创作展览近几年引起的关注度持续升温,线上线下对学校专业、教学等的讨论从来没有这么热烈过,学校和各个专业也由此大施拳脚,使出浑身解数,展示出各自的优势。天津美院摄影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不仅注重提升专业素养,着眼对传统的学习与继承,夯实摄影技术、摄影语言方面的训练,而且时刻关注当前科技、媒体发展,把培养学生开拓延展的思维方式作为重中之重,强调对相关领域的学习与研究,对当下生活、社会形态的观察、思考与批判,真正做到将专业发展与科技、媒体和人文社会相整合,具有独立判断与思考能力和人文关怀精神与实践创作能力。专业基础课程强调在专业理论和实操训练中完善视觉素养和人文素养;专业创作课程强调对创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调查,在解决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问题和相关领域的纵深研究。毕业创作作为每一个阶段教学的检验,既要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也要发现其存在的细微问题。我们现在普遍能够感觉到学生在创作中常常表现得比较被动,毕设时总是希望从导师那里得到具体的答案或者意见,所以毕业指导方式改变也能改善学生学习习惯的方法与手段,让学生不得不在面对多种意见之后自己去判断选择,重新梳理研究,并在这个过程中渐渐摆脱依赖心理,体会到创作研究的乐趣。因此在今年的毕业创作指导中我们一方面对毕业创作指导方式做出相应调整,另一方面进一步强调撰写毕业论文的价值和意义。

摄影艺术系本届毕业创作、论文撰写采取分阶段导师组联合评审方式进行,具体实施如下:

1、毕业创作每次审核时,学生必须按要求提交相关调查文本、参考文献、拍摄方案等阶段性研究资料。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标准,导师现场点评,并严格按照毕业生毕业创作实施办法评分,会评成绩平均分将计入最后毕业创作总分。

2、毕业指导方式由原来学生分组单一老师辅导,调整为导师组联合指导,整个毕业设计阶段全体导师联合审核不少于6 次。

3、严格考勤制度。对毕业生无故缺席2 次者,不允许参加本年度毕业创作、论文答辩,第二年重修。

4、除集中会评以外,采取毕设导师轮值方式,由2 至3 名导师组成本年度负责毕业创作课程教师团队,为毕业生在日常创作中出现问题时进行答疑解惑。

5、毕业创作最终评价方式:

①现场展览效果。

②作品展览现场答辩,联合导师组与邀请的外聘专家共同商议评定分数。

在本次毕业创作结束时,大多数学生都展现出了更具个人逻辑思维特点的创作手法与工作方式,这才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教学成果。

我们在毕业论文审核中也同样采取专业导师与外聘相关理论专家共同答辩方式。摄影艺术系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近几年一直要求围绕毕业创作进行,重点总结创作经验,分析研究成果。理论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批判性地认识摄影,批判性地评价自己的创作实践。理论知识的匮乏会直接影响对专业学习的理解与解读,不但会导致日常课程中讨论环节陷入尴尬境地,而且学生的那些仅凭一时灵感进行的创作,无论结果如何,都很难有效地延续,常此以往,一切终是浮于表面。由此,近几年我们已经适当调整了理论与阅读课程的比重,为毕业创作准备理论基础,为毕业论文的撰写积累论据资料。毕业论文与毕业创作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很多学生都是在书写论文时不断地来回调整创作方式,反思创作目的和意义,从而提升了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也让曾经的一时灵感和冲动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学生在创作的中途遇到瓶颈之后,可以理性地思考解决而非习惯性放弃。

又一届同学毕业了。综合来看,这届毕业创作作品整体呈现三种主要态势:

1、主动向内看,基于自身资源进行转化,寻找问题的根源。

学生对个体生命感知的关注,和对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觉醒的表达,是这一年龄段的显著特征,毕竟他们对艺术和专业的认识尚处于开发阶段。我们也鼓励这种从生活和自己的兴趣喜好着手的真诚方式,而非莫名地去寻找一个大而空的陌生问题,当然这种方式经常会表现出对素材简单罗列的弊端。

陈柏行同学的作品《盼回音》,来自于他对父亲的思念和由家庭发生一系列变化引发的寻找和追问。他的父亲1968 年6 月6 日出生在海南岛屯昌一个国家种植橡胶树的作业园区。1984 年,因家中困难,父亲放弃高中学业到果园去工作,直到2012 年地区土地规划改造征收,果园被规划成回购地,长达28 年的工作就此结束。大半辈子的心血失去以后,父亲每天都精神涣散,家人因此也会对他有所微词,不知不觉中患上了抑郁症,最后只能依靠药物维持。而那时,柏行还是一个面对美术高考不知去何去何从的少年,2013 年12 月19 号,父亲打电话问候正在广州学习培训的他,并嘱咐他要好好学习。次日,他失去了父亲。2015 年,柏行考上了天津美院摄影艺术系,而摄影也恰巧是他父亲生前最喜欢的兴趣爱好。柏行在创作中源于对父亲去世和自己错过的遗憾,采用多条线索并行的方式,对生活进行艺术转换和处理。这种由文字、图像、实物建构的叙事方式近几年很常用,方法本身并不新颖,但他借助这种方式整体轻柔而有力地让我们意识到,一个平凡的个体与一个普通的家庭在变迁之中所承受的岁月伤痛。他在展览空间中最后留出一处空白,现场重新书写《盼回音》这首诗,从这位来自南方的白净男孩背影中我感受到他的细腻、坚毅和宽广。

《盼回音》展览现场 陈柏行

2、对时下问题的敏感度持续增强,并具有有横向、纵向研究意识。

这里以李幸荣同学创作为例。在第一次评审时他带来了从大学二年级就开始拍摄的大量照片,他的创作目的明确,即关于当下城市化背景下消费、资本与现实的荒诞关系。导师们当时对他的行动力非常赞赏,但也提醒他介入这一主题研究创作的艺术家和作品很多,所以必须要找到自己的路径,不为别人所左右,不被主题困住,另外还要考虑到时间问题,从而制定合理可行的拍摄计划。如此一来,他之前拍摄的照片基本都无法使用,他需要重新梳理研究这个主题找到自己的切入点。在之后评审过程中导师们一次次的否定并没有让他退步,相反激励他做了大量文献研究和表现方法研究,一次次摸索,带着问题与导师们交流。当他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了全面认识的同时,他已经开始掌握这个题材,拥有自己的表现语言,这就是知识增长的过程。他的论文也是这次所有论文中质量较高而且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一篇,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思考的方式,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对待艺术创作的原则。

如他所说“每一次行走都是在观看,每一次观看都是在介入社会,每一次介入社会都是在表现生活。”“在《理想新世界》的创作中,我试图寻找着理想与现实景观的临界点,构造出让人真假难辨的图像世界,从而主观地提取着城市发展的切面;强调的不是社会现状和理想之间的尖锐碰撞,而是力图把理想和现实更好地统一于图像之中,再造让人难以辨认的图像世界”。

《理想新世界》 李幸荣

3、数字技术拓展图像生成和传播方式,学科或者专业交叉性凸显。

先进的科技让我们享有的信息多到无从选择,之前我们的阅读是在平面上移动,图文信息泾渭分明且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检索和了解。而移动互联网完全打破这种阅读方式,更多的是跳跃的、互动的,由一点或者一个面连接无数个点和面,是一种新的体验形式。事实是所有这一切不只是我们看到的现象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任何技术的进步都连带着其他各项事物应运而生,而这些正在改变我们的意识、思维方式和视觉习惯。

数字化时代,手机成为获取图像、传播图像的重要载体,孟雨村同学的《假风景》就是基于屏幕时代摄影图像的数据化思考。一个数码产品对接另一个从而产生真实性的位移,构建一个屏幕时代的生成机制,那么如何与屏幕相处成为我们面对的新问题。在一个直径150 厘米的不锈钢球体上,四百部手机连接成蜂巢状,不同型号手机因设置不同捕捉到的图像也不尽相同,这些我们肉眼无法识别的“风景”被人为拍摄下来,最终呈现出一种人为操纵下虚假的不真实的景象。

《假风景》 孟雨村

英国媒体艺术先锋罗伊·阿斯科特在《未来就是现在——艺术、技术和意识》一书中提到:“它不仅打破了孤立的个人之间的界限,也打破了机构,领土和时区之间的界限,加入远程通信交流便意味着无处不在,或是从来不在……”。 摄影图像使大众参与成为这一日异月殊的变革浪潮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众作为参与者在互动过程中身体及心理所演变出的状态反馈则成为一种社会学样本。张伟杰同学的作品通过使用Facebook 与世界各地的人互动,在交流中他有意无意地提及一些关于对方隐私与公共关系的问题,向他们要一些日常工作生活的照片,当然他也与对方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在这个持续性的项目进行过程中,他发现当今人们的社交媒体其实是由手机上传的图片构建的集展示、传播、交流为一体的大网,在这个网中我们对自我身份越发产生质疑,我是谁?我要什么样的生活?这张网又时刻在调整和演变,流动性身份的产生致使不同地域环境的个人生长特征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而自我的身份意识,也在这场巨变中越发显得模棱两可。摄影图像在这一戏剧化的表演中变成了快速精神消费品,《移传记》则试图探讨日益媒体化的网络社会中个体的主体性转变,及其身份存在问题。伟杰同学将这些照片进行篡改、整合并最终生成一系列看似真实但实际荒谬的图像。达达主义时期就很盛行的这种蒙太奇拼贴手法在此则更加强调使其服务于内容。

《移传记》 张伟杰

今天的摄影已经有了更为宽广的空间和语境,专业边缘不停被打破的同时又被重新界定,博伊斯当年提出的“人人都是艺术家”即是对艺术权威的消解,也让我们从中感悟到艺术专业教师的作用和工作意义。尤其是在当下的图像时代,互联网搭上人工智能,教学中我们需要强调专业性的同时也要时刻对那些不断袭来的挑战进行化解和对抗。

猜你喜欢

导师毕业图像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A、B两点漂流记
导师的猫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名人语录的极简图像表达
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重难点讲析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
毕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