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艺术学院摄影系2019 毕业创作综述

2020-05-13宋健

海峡影艺 2020年1期
关键词:工作坊毕业创作

宋健

一、系科介绍

南京艺术学院摄影系于2000 年创办,是国内最早将数字技术介入本科教学的院校之一。建系以来,我们都是以培养商业应用领域的人才作为教学重点,自2015 年开始,我们进行了课程改革,加大了新媒体艺术和艺术摄影类课程的比重,以加强学生在艺术创作和跨媒体思维方面的能力与素养。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包括基础技术课程群、数字技术课程群、短视频课程群、商业摄影课程群、艺术摄影课程群、艺术理论与批评课程群,并以艺术家工作坊为辅助教学。

二、毕业创作的特色与诉求

在毕业创作阶段,我们采取系内导师+系外导师+艺术家工作坊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同时,我们也更倾向学生从艺术方向介入毕业创作。一来是因为要实现出一组优秀的、有目标针对性的商业作品,需要配置各种优质资源,而在校生往往并不具备协调、获取这些资源的能力;二来因为所谓“艺术”或“商业”,对学生在敏感性、理解力和图像感觉上的差别还是蛮大的,而学生到了毕业创作阶段,我们倒更倾向他们可以对所处的时代环境进行一次认认真真的感知和表达,或许对很多人而言,这是他们一生中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从2016 年开始,我们开始邀请校外艺术家以工作坊的形式,和校内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毕业创作。刚开始,我们设置的艺术家工作坊周期比较短,一般是半个月左右,长的有一个月,后来我们进行了调整,把时间跨度拉长到一个学期,这样就在原有的系内老师基础上,又增加了更多的系外、校外导师,学生可以根据不同教师的特点,更加自由地选择老师进行学习。当然,工作坊会给系里的老师们增加了很多工作,包括接待和陪同上课等都需要付出自己的私人时间,而且向学校申请经费以及相关的报销手续也都很繁琐,但值得庆幸的是,校领导和系里的每个老师都能从行动上切实支持工作坊的顺利开展。国内很多院校都在尝试工作坊这一形式,从我们的体会而言,艺术家工作坊的开展对于毕业创作和提升教学质量,有非常大的帮助。

一方面,邀请艺术家加入到毕业创作的导师阵营,每年一定要邀请不同的艺术,因为他们在创作经验上的差异性,会帮助我们的学生寻找到更多的可能性,能给学生带来不同的理解视角和方法手段;另一方面,对系里的老师而言,邀请艺术家来是对我们教学经验、创作经验的一种极为有效的补充和启发。系里的老师因为任教时间太久,同时常年的相处也让彼此之间太过于默契和熟悉,以至于教学思维难免“固化”和相似,如果这种情况逐年循环下去,一定会导致我们的毕业创作在整体“活性”、新鲜经验上存在缺失,所以我们期待“源源不断”的校外导师能给我们增加这种“活性”,也能有利于系内教师在教学经验上形成有力的刺激、参考和启发。

毕业创作作为学生本科阶段的最后一门课程,在教学目标上,首先要求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经验和特长来创作;其次是要求他们在整个创作执行阶段能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并勇于挑战自己来解决问题;作品完成时,他们的作品要体现出一定的认知深度,表现手法应有一定的新意、得当而准确。总体而言,在所有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这一基本目标都是可以实现的。上面提到的三点,是我们在毕业创作课程打分时,结合学生的个人能力与特点,评判他们毕业创作成效的基本指标。与此同时,也要从作品的“绝对”质量来评价:一是作品的完成度;二是作品的原创性和对问题的探讨深度;三是作品展现出的执行力度和技术难度。

毕业设计是一个蜕变的过程,是从学生身份到艺术创作者身份的一次转变,我们希望看到他们借此突破四年学习中获得的既有规范与成就。因此,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发现自身的特点,保持彼此的差异并努力突破自我进入到一个更深、更新的认知领域,是我们乐意看到的结果。每一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欲望和热情,都渴望与众不同,事实上在他们的作品中也很明确地体现了这些,这是最令人欣慰的。他们努力驾驭好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这对他们终生都会受益。摄影从中应肩负何种的担当与作为,值得我们继续探索和思考。在图像的生产中,我们是否还能对所处的时代保有一种敏感性?我们是否可以爬出陈词滥调的泥潭,对我们自身以及周遭环境保有一种有力认识和判断?我们的媒介与方法是否有效,能否继续扩展它的外延,探索新的边界、寻求新的可能性?今年的毕业创作展正是我们基于上述问题的一次自我反思与教学成果展示,无论从媒材形式的丰富性,叙事议题的复杂性与深入性,还是语言方式的多元化等方面都较之前有所不同,希望在整体创作面向上,可以展现出个体经验、现实镜像、艺术呈现之间丰富的链接关系与作品生成方式。

三、部分毕业作品介绍

尤彬阳同学的《中国婚宴》用纪实摄影的方式和诙谐的表现手法,从“婚宴”这一管窥当下文化和人际关系的“缝隙”出发,向我们展示了交际场上的人们在不同目的的驱使下、在觥筹交错推杯换盏间,所生出的各种社交面貌与无意识行为,而尤彬阳用照相机辅以闪光灯敏锐的发现和强调了这中间的种种不堪与荒诞。在导师的指导下,尤彬阳在拍摄手法上充分借鉴了他喜欢的摄影师马丁·帕尔的作品,巧妙地利用闪光灯进行直接拍摄。一方面,闪光灯的使用可以带来某种超现实感——将世界变得更真实但又显得不真实;另一方面,闪光灯具有剔除画面中不必要因素的作用,在强曝光下背景被压暗,画面中的细节被间接“放大”,从而使画面中的人物的神情状态更加突出、更具剖析感。

《中国婚宴》 尤彬阳

作品《一场“事故”》的作者朱燕同学,在导师的启发下,调取了自己成长经验中的某些 “痛点”,利用对家庭老照片的再加工进行创作。相较其他同学而言,家庭对于朱燕来说是一个很复杂的存在,所以《一场“事故”》里的9 个故事,都是令她耿耿于怀的事件与记忆。她通过在这些家庭老照片上进行刺绣和粘贴,既强化了照片里的某些细节以及与之相关的记忆,也是自己对这些照片所代表的过往进行交流和回望,弥补、修复自己情感缺失部分的过程。

在创作手法上,朱燕很好的结合了自己擅长“针线活”的爱好和优势。整个作品的手工制作部分非常精细,大家如果到现场看她缝制的照片可能会误以为是机器缝制的。从选择较为日常的老照片,到用彩色的线、麻布、钮扣、亮片等材料进行缝制、拼贴、沾粘,再到最后展示选择有一定年代感的墙纸、用旧货市场淘来的旧框,并配以解说的文字,整个创作过程做得非常连贯,一气呵成,完成度很高,现场展示效果也很理想。如果有遗憾的话,就是之前小样做的非常完美,但是做缝制正式展出照片时因为预留的时间太少,所以最大的一张最终展示效果不太理想。

《一场“事故”》 朱燕

耿昊同学的作品《人类动物园》以动物作为观看对象,一是因为他自己打小喜欢动物,二是因为受一本名为《人类动物园》的书的启发。书中提及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讲的是现代人的困境及其出路,这本书的作者莫利斯把现代人称为超级部落人,将其比作动物园里的圈养动物。这个比喻生动传神,深刻揭示了现代人尤其现代都市人的困境——人口过剩、过分拥挤的生存空间与人的生物学特性严重相悖,造成过分的压力,过多的“都市病”;第二个问题是被称为“人类动物园”的19 世纪末欧洲白人的疯狂活动——他们从各地掳掠、拐骗非洲土著和部分亚洲人作为展品展出,观看的人们可以对其进行投喂和拍照。为了还原逼真的原始环境,当时的欧洲人还会给“展品”精心搭建起符合其文化特征的房屋或环境。这些所谓的现代文明人带着“人类社会食物链顶端”的优越感来观看这些“异域落后人种”。而耿昊的作品《人类动物园》也是对《人类动物园》这本书以图像的方式进行一次回应,即动物、动物园和人类、城市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性和相似性,而我们也可以通过这组既清晰又模糊的摄影作品,去触及、品味他们彼此之间的隐喻和关联。

《人类动物园》 耿昊

王思语同学在毕业创作的前期过程中历经各种纠结,换过无数次选题却始终找不到具体的方向,但最终在导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从以前不经意拍摄的一些日常快照中,梳理出了创作灵感与适合自己的语言风格。在此基础上,她充分研究学习了沃尔夫冈·提尔曼斯等人的作品,一方面从自己以前的图像中筛选作品,同时也按照计划的风格继续进行拍摄,最终生成了《未散》这组作品。《未散》既是她自己无法言说的感情抒发,也是对去世爱人的平静纪念。正如王思雨同学所说:“长久以来,我对于一个背影,对于他的存在,我并没有太深刻的记忆。我并不没有忘记。只是背影已如此遥远,像罅隙一样捉摸不定。或许是错觉、是空想、是谎言、是黑洞,洞里一片漆黑。尽管是深不见底,里面却没有多少空间,在洞里挖掘,空空如也,好似虚浮人世,冥冥而已。”

《未散》 王思语

奚宇萌同学的《太和揽胜图》等系列作品,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层面的特质进行一次图像上的追踪与描述。她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和形式,在画面上以移动视点的方式进行画意叠加,用摄影的媒介实现了中国文人关于“山水”这一充满精神范畴的概念。通过数字后期对“文人山水”进行了解构和再造,以“虚拟”、“重组”的方式在当下语境里挖掘传统文化中精神层面的特质。而画面中超现实的部分,例如人在数字网格中,既是对未来现实的想象,也是对当下现状的描摹——虚拟技术愈发成熟发达的今天,人类只能更多地在虚拟世界中寻求藉慰。

《太和揽胜图》 奚宇萌

胡涛同学的作品《野草》,探究“经济崛起”、“信息爆炸”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在享受着老一辈年轻时只能在梦里才敢想的舒适生活时,是否就是没有烦恼的一代人?带着这样的疑问,胡涛先后邀约了二十八位和他年龄相仿的朋友,既有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人,也有陌生人,把他们置身于陌生而又神秘的场景中,希望他们卸掉平日里伪装的自己,还原他们对现实真实的感受,或愤怒、或悲伤、抑或快乐。在他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哪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是拥有一颗“不安于现状”的心,只是当下的这些反叛和嘶吼都是依附在社会结构下的,是一种更为安静的中性表达。胡涛在拍摄他们的同时也是在对自己进行审视,希望能够从影像里找到那个被压抑住的真我。

《野草》 胡涛

朱同同的作品《有多热有多爱》,以大量源于网络的截图作为图像素材,最终拼合出数件展示于架下的“地垫”作品。对她而言,作品是否具有“摄影”的属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品能进行有效的观念表达和视觉“刺激”,这也是对我们近年来教学主张的一次响应——艺术创作绝不能一味机械块固守所谓“摄影”式的媒介材料,而是应该充分鼓励学生考虑各种媒介、材料介入下的可能性。《有多热有多爱》以各种截图素材的方式,直接把大众媒体中出现的幼稚化、卡通化的图形进行捕捉和挪用,并且和微博热搜等媒体惯用的“荐”“沸”“爆”等标题字进行罗列组合,同时模仿娱乐或八卦新闻直接“@”出在大众视野中的名人和明星。通过强化和放大的手法渲染演绎当下“娱乐至死”的“泛娱乐化”效果,由此提出对这个现象的批判并对其背后原因展开探讨和思考。这个作品以“地垫”的形式制作并放置在展览空间内,希望以自然的方式融入日常,与人(观众)的身体的行为动作直接产生关联,在不经意间展开表达。题目“有多热有多爱”也是在模仿当下泛娱乐化的新闻标题的编写方式,希望观者在既熟悉又意外的效果中产生共鸣和警醒。

《有多热有多爱》 朱同同

结语

面对当下密集网络与海量图像的交媾洪流,我们与世界该以一种怎样的关系来相处,摄影从中应肩负何种的担当与作为,值得我们继续探索和思考。在图像的生产中,我们是否还能对所处的时代保有一种敏感性?我们是否可以爬出陈词滥调的泥潭,对我们自身以及周遭环境保有一种有力认识和判断?我们的媒介与方法是否有效,能否继续扩展它的外延,探索新的边界、寻求新的可能性?今年的毕业创作展正是我们基于上述问题的一次自我反思与教学成果展示,无论从媒材形式的丰富性,叙事议题的复杂性与深入性,还是语言方式的多元化等方面都较之前有所不同,希望在整体创作面向上,可以展现出个体经验、现实镜像、艺术呈现之间丰富的链接关系与作品生成方式。

猜你喜欢

工作坊毕业创作
工作坊模式下汽车保险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Jazz
名师工作坊促农村教师成长
赫山区小学语文工作坊促教师专业成长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毕业歌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