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导波检测压力弯管的仿真与试验

2020-05-12*

化工装备技术 2020年2期
关键词:导波换能器永磁体

邓 进 *

(河南理工大学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0 前言

弯头是重要的压力管道元件,可以改变介质的流向,是压力管道定期检验中重要的部件。弯头受到管道内流体的冲刷和腐蚀作用,较易产生缺陷。常规检查技术需要进行拆除绝缘层、登高作业[1-2]等工序,工作量较大。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效率高等优势,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3]。

当超声导波通过不连续结构(如弯头和焊缝)时,会产生频散和模态转换,信号分析时很难识别该类缺陷信号[4-6]。与T 模态相比,L 模态导波群传播速度更快,缺陷信号比干扰信号能更早被探头接收,因此更易识别缺陷信号。L 模态导波沿管道轴向振动,对周向缺陷灵敏度更高[7-8]。因此在架空弯管的检测中,L 模态导波检测效果优于T 模态导波。

1 理论基础

根据弹性波理论,可以得到导波在圆柱管中传播的质量位移方程:

式中:ur,uθ, uz——分别为径向、圆周和轴向的位移矢量;

n——阶数,n=0,1,2,3;

w——角频率;

k——波数。

基于线性弹性理论,给出了轴对称模态频散方程:

超声导波在管道中传播模态有不同的传播模态:L 模态、T 模态和F 模态。理论上超声导波可以产生不同阶次的声学模态,但在实际中只有少数阶次模态可以观测到,所以将其简化为三阶模态。图1 所示为20 μm 导波在DN50 管道中各种导波的频散曲线。L(0,2)的声速为5 350 m/s。

图 1 20#钢管(DN50)的频散曲线

2 仿真模拟

弯头是不对称的突变结构,当导波在弯头中传播时会发生模态转换。为了确定L 模态转换后的模态,进行了模拟实验。激励信号是由Hanning 窗调制的频率为80 kHz 的正弦周期。信号被加载在管的侧端,激励信号的表达式如下:

式中:t——激励时间;

fc——频率;

n——信号周期。

为了观察导波在弯头中的声学模态并检查L 模态的检测能力,进行了仿真模拟研究。仿真参数与上述条件相同,弯头部位具有深为2.6 mm,宽为2 mm的人工刻槽,如图2 所示。信号接收位置位于距信号激发端面约0.5 m 处。

图 2 弯管缺陷位置和尺寸(单位:mm)

如图3 a)和图3 b)所示,当导波沿直管传播时,由于传播距离短,导波几乎不存在频散,然后导波到达弯头部位位置。L(0,2)模态波在弯头缺陷位置沿着弯头外弯部位传播,如图3 c)所示。在图3 d)中,部分导波由于缺陷而被反射,部分导波返回被探头接收。剩余导波继续向前传播并伴随着模态转换、频散和能量减少。结果表明,仿真信号与确定的检测信号一致,仿真信号如图4 所示。

图 3 缺陷弯管中的L(0,2)模波变换

图 4 L(0,2)有缺陷弯头的仿真信号

3 试验

磁致伸缩效应受到磁场强度和排列的影响。为了激发L 型导波,永磁体的布置将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实验总结出了相对最佳的磁场布置方式,换能器中的交变磁场由铜线圈组装而成,匝数为40 匝。静磁场由N35,NdFeB 的矩形永磁体激励,永磁体横跨换能器并尽量贴近换能器,实验装置结构如图5 所示。试验样管材料为20#钢,在管中用深为1 mm 人工刻槽来验证激发纵向导波的探测能力,其结构与仿真模拟时保持一致。在线圈上施加电声脉冲信号激励超声导波,频率为80 kHz,峰值电压为140 V。根据图4 和图6 可知,仿真结果与实际结果一致,且缺陷信号幅值为端面信号幅值的60%,检测效果良好。

图 5 实验装置

4 结论

图 6 L(0,2)有缺陷弯头的实际检测信号

L(0,2)模态导波具有传播速度快、操作简单等特点,可以在工程中推广应用。本文提出采用L(0,2)模态导波对弯头进行检测。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L(0,2)模态导波在弯头中的传播特性,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与实际检测结果一致。因此L(0,2)模态导波可以用于检测弯头部位的缺陷,其信噪比高,检测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导波换能器永磁体
基于田口法的内置式双层永磁体转子结构的设计与优化
极间永磁体对爪极永磁电机性能影响仿真分析
轴承试验机磁性离合机构的设计分析*
利用超声无损检测导波法检测陶瓷涂层的厚度
基于CIVA仿真与试验的磁致伸缩导波和压电导波检测比对分析
专利名称:电机轴端旋转永磁体角度发送装置
高频导波快速检测管道腐蚀技术研究
卷簧缺陷检测的超声导波传感器研制
鼓形超声换能器的设计与仿真分析
两种低频换能器结构性能有限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