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题分析可否“一劳永逸”

2020-05-12何月丰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一劳永逸阴影长方形

何月丰

某天批学生的作业,下图这道习题的正确率是100%,心里顿时高兴不已。

很多教师此时一定会想:这样的习题正确率100%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什么可特别高兴的呢?

产生这样的疑问很正常,因为这样的习题本身确实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不过,这道习题如果放到一周之前,情况可就完全不一样了。请看下图:

这是学生刚学长方形和正方形之后出现在作业本上的习题。图中的涂涂画画便是我分析此题时留下的痕迹。这些痕迹在说明我分析这道习题时的三个指向:

第一,画几格。题中说明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实际图中小方格的边长是5毫米。于是,很多学生就开始犯糊涂了——1厘米到底是画1格还是画2格?由于这个问题困扰着学生,最终他们画出的图形也就五花八门了。所以,在分析这道习题时,第一要解决的就是“1厘米画几格”的问题。

第二,画阴影。我在图中的长方形里画了阴影(由于时间关系正方形没画阴影)。在方格纸上给平面图形画阴影,相信老师们都是感同身受的。首先是不画阴影的情况,学生铅笔淡一点的话,还真不知道他画在哪,甚至会怀疑他到底画了没有;其次是全部涂黑的情况,差不多要把本子涂破了;第三是用尺子非常规范画斜线的情况,漂亮,但实在费时;最后是徒手画斜线的情况,有的寥寥几笔,如春风中的杨柳,甚为写意,有的画到边线外面去,如杂草丛生。因此,我认真教学了用斜线画阴影的方法。

第三,标数据。如同给画好的图形画上阴影一样,标出长度本不是必须的要求,但我会把这个要求附加上去。一则,我认为这是一种规范;二则,标出数据也是回顾检查的过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我批作业时看到学生画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图,心里顿时高兴不已。从我随手拍到的学生画的图上可以看到,上述三个指向,全部得到了实现:画几格、画阴影、标数据。虽然尚未实现全班学生都达到如此规范、清晰,但这次的练习是上次分析之后学生的第一次运用,能达到所有学生画对,大部分学生画得规范、清晰,应该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结果了。

能看到这种比较理想的结果,得益于第一次面对学生的问题时,我就表示出了足够重视的态度,同时对这道题的后续情况有足够长远的考虑。

所谓“足够重视的态度”,主要指向于对学情的深入分析和对解答的详细指导。

今年是我时隔18年重返三年级课堂,因此对三年级学生在这之前的数学学习情况不是很熟悉(主要是之前的学习要求)。但是,当我看到学生对于“1厘米画几格”不清晰时,我脑海里马上基于教材结构,梳理出了学生在此之前的“画图”经历,大概判断出将5毫米当成1厘米是这些学生第一次碰到的情况。为了进一步确认自己的判断,我也特地打电话询问了学校里一直教学第一学段的数学骨干教师,她给我的答复与我的判断是一致的,即在这之前,学生画几厘米就是几厘米,都是真实的。

掌握了上述学情,我自然就对这道习题的反馈分析有了更为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对解答的过程,给予更为详细地指导。例如,对于“1厘米画几格”这个问题,我先是组织学生讨论、说理,再配合长方形花坛、草地画在纸上等实际例子,引导学生逐步达成共识,实际长度可以和画的长度不一致。然后,对于怎么画标准、清楚都提出明确要求,并要求订正的时候要做到这样的规范。

所谓“足够长远的考虑”,主要指向于我知道学生今后还会一直碰到这样的习题,我要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次的习题是要求学生按照长和宽的长度来画长方形。今后,学生除了按长和宽画,还会按周长画、按面积画,除了画长方形和正方形,还会画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在观察物体时,还会画各种小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如此等等。而今,学生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习题,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知识”和“规范”。面对这样的“第一次”,如果能在一开始就使所有学生理解、达成共识,使所有学生都明确规范、正确操作和解答,显然是一种“一劳永逸”的做法。

以上想法和做法,是不足为奇的,因为我相信很多教师对此比我更有经验、更有方法。不过,对这件“不足为奇”的事情的叙述,就慢慢浮现出了另一个问题:像上述这样“一劳永逸”的做法,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是否具有普适性?有没有具体可操作的方式方法呢?

我想,这样的做法一定是具有普适性的。也就是说,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于这样的习题,需要我们在第一次时就把它“讲透”,进而避免后续再碰到类似的习题时错误的发生。

这样的话,就需要思考第二个问题,即如何在第一次时就将习题“讲透”,以实现“一劳永逸”?对此,上述“足够重视的态度”和“足够长远的考虑”已经对这个问题给出一定的回答。但这还是有点“就题论题”的感觉。因此,下面就以此为基础,再谈四点想法。

一、需要理性认识“一劳永逸”

必须明确,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错误是无法彻底消除的。从错误到正确,本身就是学习的体现。因此,此处所谓的“一劳永逸”,本质是指通过第一次分析时的“用心”和“用力”,使后续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错误。所以,上述案例中谈到的以及后续将要提及的,都不是“包治百病”和“彻底根除”的方法,而是想努力改善以往“我都讲了几遍了你怎么还错”这种现象。

我想,这样的理性认识是这篇文章想要阐述的观点的最大前提,必须明确。

二、能够正确选择“讲透”习题

显然,不是所有小学数学中的习题都需要在第一次分析时就大动干戈地“讲透”。这就需要做出判断,正确选择。

1.提前预判。

小学数学中的一些习题,有时候学生还没做,我们就已经知道学生的出错率会很高。比如五年级学了分数的意义之后,出现像“一根绳子长5米,平均剪成5段,每段长( )米,每段占全长的( )”这样的习题,可谓“千年难题”。类似于这样的习题,在小学各年级教学中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谁都无法回避。对于这样的习题,教师自然要在第一次分析时就想办法“讲透”,有时甚至花一节课时间,也是值得的。

这样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已有教学经验,当然也可在与有经验的教师交流中获知。

2.批阅确定。

因为学情的不同、教学经验的差异,很多时候教师需要在批阅了学生做的习题之后,才知道这样的习题学生做起来有问题,进而确定这样的习题需要在第一次分析时就“讲透”。比如上述案例中“1厘米画几格”的问题,我是在批了学生的作业之后才发现,于是马上结合自己之前一直教学高段的经验,决定要在第一次分析时就好好“讲透”这道题的。

那么,这样的习题到底具有怎样的特征呢?如果一定要找到共性,我想大致可以这样概括(最为显著):

(1)题目形式是学生首次碰到且后续学习中也会经常碰到的。

(2)题目结构中包含多个知识,且知识之间容易混淆。

(3)第一次碰到的题目结构只是这类习题的一种样式,后续会发生很多变式习题。

三、精心设计并实施习题分析过程

前文中说这样的习题需要我们“讲透”,当然这不是真正依靠“讲”来实现“透”,而是指教师对这道题的分析有精心的设计,有充分的准备,有扎实的过程,进而使学生有深刻的理解。

1.精心设计。

教师要像进行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一样,精心设计一道题的分析过程,涉及习题的呈现、展开形式,组织学生讨论、反馈的形式等等。

2.充分准备。

主要指对学生错误形式和原因的分析,以及分析过程中课件、教具学具的制作等等。

3.扎实过程。

即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充分讨论,展现各种不一样的方法,引领学生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实现深刻理解。

四、必要的跟踪强化

理解是促进掌握的重要手段,但仅靠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理解之后,也是会有遗忘的。特别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我们认为的理解,不是班级意义上的理解。因为在班级中,有些学生的理解是被动的,他们其实是在记忆。基于这样的现实,在第一次努力追求“讲透”之后,还需要在后续的习题中加以必要的跟踪强化。比如文中案例,后续我又对那些不画阴影、不标数据的学生进行了个别指导,以此方法进行强化。当然也可面向全体就几个关键处强调来进行强化。

以上是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就习题分析中的“一劳永逸”,谈了几点个人的看法,与大家交流。

猜你喜欢

一劳永逸阴影长方形
滴水藏海
你来了,草就没有了阴影
小长方形找朋友
有多少个长方形
铺瓷砖
光头神探
巧替换,妙解答
阴影魔怪
姚明受伤让08奥运蒙上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