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本课程初探

2020-05-11魏小云

山西教育·幼教 2020年4期
关键词:我园活动室园本

魏小云

自课程游戏化推进以来,我园对园本课程进行了探索和构建,基本形成以建构课程为基础性课程,生活课程、游戏课程、阅读课程、安全课程、节庆课程等为拓展性课程,班本活动为班级自主课程的园本课程体系,并在实践中实施园本课程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且思且行,力求因地制宜,不断丰富、改变、调整课程的适宜性和游戏化,激发园本课程的活力。

一、激发信心,对园本课程构建的理解更深入

课程游戏化的精神要求幼儿园要基于园所的实际情况来开展课程,我们也对园所自身进行了全方面的审视。我园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老园,同时代的幼儿园或搬入新园,或已经关停,就物质条件而言,园舍老旧,就师资力量而言,骨干教师调动频繁。这些现实条件一度影响了我们进行课程改造的信心。但经过研讨,我们看到自身的优势:我园园舍规模适中,教师对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强。针对园所现状,我园鼓励教师外出学习,并购买专业网络课程,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对园本课程的改革,让教师们逐渐意识到,我们的课程要基于幼儿发展的视角,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支持幼儿做课程的主人。将教职工的专业提升引上快车道。

二、因陋就简,对环境的改造更适宜

利用暑期,我园对活动室的地面和墙面进行了简单的装修,重新进行室内环境的创设。主题墙不再只是幼儿作品的展示,加入了幼儿园开展的主题活动、班本活动过程的内容,帮助幼儿整理课程经验。根据活动室的特点,教师们重新布置了游戏区域,保证每个活动室有足够区域数量的同时,每班的区域摆放都形成自己的特点,并能根据课程的进展及时调整。如中一班的幼儿特别喜爱绘画、手工、剪纸等活动,他們就将美工区布置在大阳台上,绘画、串珠、剪纸、泥工等活动材料一应俱全,幼儿有了更多的选择。小三班的活动室相对小一些,教师寻求最佳摆放方式,经过一个月的调整,有效利用了空间设置区域。

在户外的改造中,我们更关注本园的场地特点,操场上挺拔的水杉成了幼儿的好玩伴,他们与树做游戏,开展了“走绳索”“ 爬梯子摘果子”“树下灶台”等活动,略显破旧的水泥路是骑小车的好去处,三块得天独厚的草坪变成了幼儿的“战场”,他们在草坪上自由搭建所需要的游戏场景。幼儿的自主意识在增强,每一处的游戏材料在他们手中都可以互通。比如,有一次他们要在“战地厨房”做一锅“汤圆”,就自己商量分工,有的去摘“果子”当“汤圆”,有的拔草做“调料”,有的去借大锅,一会儿“战地厨房”的“汤圆”就出锅了。

在总体环境的改造中,我园因地制宜,依据场地特点进行更加适宜的改造,为幼儿提供更有趣的游戏环境。

三、因势利导,对身边资源的运用更充分

我们重视生活和游戏的价值,因势利导,促进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成长和发展。幼儿园虽小,但有高大挺直的水杉树,有幽香的桂花树,有美丽的广玉兰,还有几株丁香花,两丛栀子花等等,以前教师多是在散步的时候与幼儿一起闻闻花香,看看树叶,现在幼儿是探索树。大班幼儿对园所内树的品种和数量进行了调查,将广玉兰的树叶和水杉树的树叶进行比较。大一班的窗前桂花树枯萎了,可是我们舍不得将它挖掉,等待了一年,桂花树仍然没有起色,于是,幼儿专门做了许愿瓶挂在小树上,期待明年看到小树恢复生机。小一班的幼儿喜欢在水杉树下捡起落下的果子,摸一摸,闻一闻,用果子穿项链。小三班的幼儿喜欢去楼上欣赏广玉兰洁白的花朵,用落下的花朵玩游戏,幼儿园的树和花从未受到如此关注。在课程游戏化的开展中,身边的资源被有效利用,丰富了幼儿的生活。

除了幼儿园里的资源,幼儿园周边的资源我们也更加重视。如图书馆、博物馆等,我们组织幼儿参观这些优质的基地,与图书馆进行双向互动,我园的教师义务去图书馆组织绘本活动等,增加资源运用的有效性。

除了物质资源,我园也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家长是幼儿园教育的合作者、支持者,家庭教育更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忽缺的重要部分。我园充分运用家长资源开展活动,共同促进幼儿发展,如成立家委会、征集家长志愿者、家长助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本领大”邀请不同职业的爸爸妈妈走进活动室、“太阳爸爸、月亮妈妈讲故事”等,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共育。

四、顺时而变,对时代变化的挑战更敏感

今天的幼儿能直观感受到时代的发展,比如信息时代的变化,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大一班的孩子对二维码产生了兴趣,教师敏锐感觉到幼儿的需要,顺应幼儿的需求,开展了探秘二维码的活动,他们寻找二维码,探索二维码与条形码的区别,了解二维码的作用,知道二维码的安全使用常识等,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了幼儿的各项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集体教学活动“探秘二维码”。

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也要落实在课程中,比如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幼儿园的课程中必须更加重视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我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芍药节”等班本活动,给幼儿讲英雄故事,并且组织开展“迎接国庆”歌会、“庆祝六一”游园会等活动,对幼儿从小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熏陶。

五、延续传统,常规活动的开展更深入

在我园的园本课程中有节庆活动、我园传统的阅读活动、安全月活动。教师们在组织实施时既延续传统,又在传统中积极挖掘、创新,将过去的表面化活动进行得更加深入,更加多样。在传统节日中,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探索,把祖国传统文化的印记深深印入幼儿的心中。如元宵节活动一改以前包汤圆、吃汤圆为主的活动,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元宵节的活动形式,征询幼儿意见,开展了舞龙舞狮的庆祝活动,既渲染了喜庆的节日气氛,又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了节庆的欢乐,加深了幼儿对“闹元宵”的体验。端午节围绕包粽子、编百索、做香包、划龙舟,听屈原故事等系列活动感受端午的意义,中秋节开展了做月饼、赏月、阅读、谈谈团聚等活动,让节庆活动更加多元和丰富。充满仪式感的大班毕业典礼让幼儿体验成长的快乐。而在我园传统的阅读活动中,教师们不再停留在单一的阅读活动,而是与幼儿一起围绕阅读活动进行了主题探索活动,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如中五班“小蚂蚁吃西瓜”的主题活动,就是由绘本引发的。再如在安全月的活动中,教师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增加了防范性侵的教育,通过念儿歌,讲绘本等形式,让幼儿知道保护自己。

六、有章可循,园本课程的活力更激发

课程的实施、调整和创新,不应是教师个人的行为,应是有章可循。我园建立由园长、业务园长牵头的业务领导小组进行管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自下而上,将课程实施的内容在备课组进行审议,再交由业务园长和园长进行审议,然后在年级组试行,得到教师的反思和评价反馈后,才在年级组推行或根据反馈意见进行调整。在一日活动的时间管理中,保证户外时间的同时,落实弹性时间,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进行幼儿评价工作的开展,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以此促进课程的管理。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时时处处都会有新的变化,当这些变化成为幼儿和教师观察、探索的对象后,也许就会成为幼儿新的课程生长点。所以,给园本课程适度留白,给教师和幼儿留有空间和时间去探索,是很有必要的。

猜你喜欢

我园活动室园本
冰雪已消融,冬奥游戏乐融融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地板滑雪
爱为本 绘美好
美育生活,艺术人生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
心灵鸡汤活动室
起底园本课程实施中的“碎片化”现象
“党员活动室”因何灰尘厚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