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中一直有梦想

2020-05-11王岽杨小龙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0年4期
关键词:养生堂大凉山编导

王岽 杨小龙

与陈赛约好在单位的西餐厅见面,我坐在窗边整理采访稿,突然听见外头传来一阵明朗的笑声,所谓的“人未到,声先行”,我想我等的人到了。

“嘿,你好,我是陈赛。”她笑容灿烂,气质潇洒。和她聊天,一个下午的时间转眼而过。准备了两页的采访提纲并没有派上太多用场。简单的几句问答之后,她已经完全引导我进入一个开放式的聊天状态,像是相见恨晚的老朋友。我已分不清是在采访她,还是在和好朋友聊故事。

或许,这就是她,一个少年时心中就有主持梦的陈赛。

〇 学霸心里有个主持梦

“从理科班转来的那个年级前50名在哪儿呢?”

老师口中提到的这个学生,就是陈赛。彼时正在读高二的陈赛,所在的学校是当地最好的高中——山东省实验中学。从小数学成绩特别优异的她,自然选择了理科班。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学霸心中燃起了一个主持梦,从此就转到了文科班。

“和体育生坐在最后一排,一直聊天的那个就是。”

每个人都和老师一样,不敢相信眼前这个淘气的学生是个学霸。她活泼好动,听课不专心,爱和周围的同学聊天,甚至经常调皮捣蛋,约上同学一起逃课。

“怎么看也不是一个学霸的样子,”她自己也坦言,“这可能跟父母对我的教育有关,他们一直对我‘散养,让我从小就学会独立自主。他们会教给我很多,却不会给我设限。所以我非常感谢他们给我的宽松自由的环境,让我有机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追求自己的梦想。和所有的父母一样,他们也为我的梦想在努力,同时也让我明白,实现梦想,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陈赛从小就喜欢参加各类辩论比赛、演讲比赛,每周一升旗时的学生代表讲话,她也一直坚持在做。在校园活动中碰到有小品演出的机会,从没尝试过表演的她,也要毫不怯场地站上舞台试试。“我想要站上舞台,站在上面我会满心欢喜。”

只要站在舞台上,她眼里就有了光,这个姑娘,天生就该站在舞台上。

〇 踏上追梦的路

果不其然,在2005年全国青苗杯中学生主持人大赛上,陈赛获得了山东省第一名。提起这个成绩,陈赛却说:“我确实也没有想到会获得这样好的成绩,这可能还得益于场上突发的小状况。”

在青苗杯的赛场上,陈赛正在完成即兴表演环节,这时她身后的背景板突然掉落……突如其来的状况打断了她的表演,但这并没有让她慌乱。她接着掉落的板子开了一句小玩笑,然后镇定地完成剩下的表演。这样的表现让场下的评委都乐了,看到评委们的笑容,陈赛心中也稳了。

带着青苗杯的优异成绩,2006年,陈赛顺利进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虽然来到了更高的平台,但她一如既往是学霸。毕业时她以综合测评第二的成绩,保送本校研究生,并以硕士毕业论文第一的成绩,成为“北京市优秀高校毕业生”。

就这样,毕业后的陈赛进入了北京电视台,踏入了梦想的地方。但是从梦想到实现,还得一步一步来。

〇 梦想是一步一个脚印

听完她年少时的故事,轻松之余,我也满心钦佩。当聊到进入北京电视台后的主持生活时,她打断了我:“进入北京台我是从编导做起的,做了很多年的编导,拍过各种各样的节目,但是我心中从来没有放弃过做主持人的梦想。做好编导工作,也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北京电视台的陈赛,被分到了《好人故事》节目组。在那儿她碰到了自己的师父,并跟师父学习拍摄。师父到哪儿,她就跟到哪儿,男子监狱、艾滋病医院这些地方都无不涉足。“在那段实习的日子里,我看到了师父的专业、认真,这也给我后来的编导工作树立了榜样。”

凭借出色的能力,陈赛遇见了自己的伯乐。她被调到了《今日京华》栏目,这是一个拍摄宣传片的节目组。拍摄宣传片需要四处奔波,车技还不熟练的陈赛,经常得开车几十公里,盘上山道去拍摄。“摄像下了我的车,都吓得腿软。”陈赛笑着说。

这个姑娘越跑越远,甚至跑到了几千公里外的大凉山去采访拍摄。“一路上所面临的状况和困难,都是自己不曾经历过的。现在回忆起来还会有些后怕。”在一次特殊又紧急的任务中,陈赛带着一个摄像,从北京奔往四川,经过一路的车马周转,才终于到达四川大凉山的挖矿坑口。“到了当地才知道有多少困难,既没有熟人,也没有熟路,语言沟通又困难,交通也极为不便。我们边拍摄边联系,辗转几趟,才终于到坑口,完成了采访报道。”

站在大山深处的坑口,陈赛穿着冲锋衣,自信坚定地讲着解说词,一路的奔波早已让她灰头土脸,但是挡不住的,是镜头前她的那股精气神。

也许每一个困难,都是一个考验。走出大凉山的坑口,陈赛离梦想也更近了一步。

从大凉山回来,陈赛跟随调动来到了《养生堂》。2015年1月1日,《养生厨房》板块重新开播,陈赛终于等到了实现梦想的机会。

〇 《养生堂》——有梦有希望的地方

“虽然我是播音主持专业毕业,但是从编导到主持人身份的转变,仍然需要很多的调整。做导演的时候,我有自己的思维和统稿逻辑,做了主持人之后,更多的是要适应編导的逻辑思维。《养生堂》的主持人和编导都很优秀,跟他们在一起共事,会要求自己不断地学习进步。”

她说,《养生堂》带给自己最大的感触,就是它可以给人们带去希望。“《养生堂》是北京卫视的金牌栏目,也是家人、朋友以及众多观众所热爱的栏目,《养生堂》是个有梦有希望的地方,正如它所带给观众的一样。”

“这档栏目确实走进了观众心里,我有一次感受特别深刻。有一年夏天,我们录制了一期上海瑞金医院专家的节目,当时来了一位广州患者,他在节目里展示了300多张火车票,这些车票的背后是他的抗癌故事:他如何通过《养生堂》节目找到希望,寻求救治。我身边一个朋友看了那期节目,激动地给我打了电话,因为他的妈妈患癌症20多年,也是这样一直在坚持,谢谢我们给这些患者和家属带来了希望。”陈赛说,他们的故事都让自己切身感受到,人生最不能失去的就是希望,而《养生堂》在做的,就是一直让大家看到希望。

除了家人和朋友的反馈,陈赛在工作中也经常被感动。“在《养生堂》做主持人确实很幸福,很多观众写信要给我介绍对象,有时候叔叔阿姨还会猝不及防地给我一个拥抱,或者塞给我一沓照片,都是他们和我的合影。观众带给我的都是满满的幸福感,让我觉得做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〇 心中有梦,就有翅膀

今年,是陈赛做主持人的第五年。在做主持工作的日子里,她甚至没有休过假。虽然她已不再是当初的追梦少年,但她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却丝毫不减。她一直在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努力奋斗,对她来说,她的心中一直都有梦想。十年一梦,下一个十年,仍在追梦的路上。

认识陈赛的人都知道,她的昵称是“大飞象”,为什么叫大飞象?大象并没有翅膀,也不能飞。但是她说:“只要心中有梦想,就有翅膀。”

猜你喜欢

养生堂大凉山编导
《祝您健康·养生堂》杂志碎碎言
BTV养生堂栏目《祝您健康·养生堂》杂志碎碎言
《养生堂》栏目组碎碎言
编导:贩卖热情的人
“江河之水是我故乡的血液”
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群诗境探析
陈赛 2018陪伴《养生堂》继续成长
关于艺术编导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大凉山的精准脱贫:困境和出路
别了,亲爱的大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