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高等专门学校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2020-05-11董媛媛邓宏宝

职业技术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工匠精神日本

董媛媛 邓宏宝

摘 要 日本长期以来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其高等专门学校通过加强道德教育、开设“核心课程”、开展系列实践活动、举办“捐赠讲座”、实施“共同教育”与特色教育有效培育了学生的工匠精神,相关理念和举措启示我国职业院校要做好三方面工作:加强职业启蒙教育;注重知、情、意、行并重;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关键词 日本;高等专门学校;工匠精神;道德教育;共同教育;职业观

“日本制造”享誉全球,得益于日本从业人员根深蒂固的“匠人精神”。日本职业院校高度重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系统研究日本高等专门学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历史轨迹、主要理念及举措,可以为我国相关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一、日本高等专门学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历史轨迹

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技术革新日新月异,二、三产业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日趋明显,适应此要求,昭和36年(1961年)日本政府修改学校教育法,创办了5年制高等专门学校(简称高专),招收中学毕业生。此后高等教育与产业界紧密联系,为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从昭和37年至昭和40年(1962-1965年),日本在全国范围内创立了43所国立工业高专;昭和42年(1967年),海运业迅猛发展,日本又创办了5所商船学校。在此阶段,高专学校数迅速扩张,学生数急剧增加,实现了人才培养“量”的飞跃[1],见表1。

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在“注重个人发展、适应社会需求、教育机会均等、提高教育效率”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高专亦与时俱进,紧跟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步伐,不断拓展专业领域,在人才培养上有了质的飞跃。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了停滞的十年,随着终身雇佣制度的改革和劳动力的市场化,出现了“754现象”①。为了弥补人才的结构性错位,日本多部门共同推进青年自立计划,提出生涯教育构想,主张职业教育应该贯穿青年期到成人期的全过程[2]。继昭和51年(1977年)在长冈、丰桥设立2所主要招收高专毕业生的技术科学大学后,平成3年(1991年),日本政府再次修改学校教育法,扩大了工业、商船以外的学科范围,设置了2年制专攻科,高专毕业生在升学和入职路径的选择上更加多元化[3],其终身学习体系得以建立。

从昭和36年(1961年)起,日本高专在人才培养上始终坚持将人才的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培养学生对工作的严谨、专注、精益求精、努力向上的职业精神以及追求至善至美的工作作风,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广泛知识储备、具备专业技术开发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技术骨干,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人才支撑。

二、日本高等专门学校工匠精神培育的理念与举措

(一)注重學生的道德教育

高专在人才“道德教育”上始终如一,“如果你去研究日本千年历史的企业之间的相同之处,会发现那就是在对技艺无止境追求的过程中,将人品永远置于首位,将工匠精神作为永续传承的核心基因”[4]。

昭和39年(1964年)《日本教育白皮书》第五章“教育计划的必要性和教育使命”中指出:“为谋求经济持续发展,有效地完成教育使命,不仅要掌握发展产业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及相关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全体国民以丰富情感、高尚道德作为新的人物形象来发展自我。”适应此要求,不少高专高度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例如,日本东京工业高专强调学生伦理观、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实践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健康管理能力以及能够正确应对社会变化的灵活性[5]。鸟羽商船高专以“进取、礼让、质朴、刚健”为教育理念,培育学生丰富的教养、健全的身心和职业道德修养,以培养具备技术伦理观、进取精神和不屈不挠精神的技术人员为目标。香川高专[6]从伦理、知识、执行力和交流能力4个方面开展教育,培养具有广阔视野,对社会有责任感,掌握解决课题的实际能力和创造力,能够应对时代变迁,能为人类幸福作出贡献的技术人员。秋山学校的创办人秋山利辉②在《匠人精神》一书中写到:“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所以在每天的学习中,不仅磨砺学生们的技术,更注重锤炼他们的人品。如果人品达不到一流,无论掌握了多么高超的技术,在‘秋山木工也不承认他是真正的匠人。”[7]“真正顶尖的人、大师级的人,都是‘德在前面,我的工作就是培养行业内的明星,用8年时间,慢慢教他德行、做人,成为一流的人之后就能成为一流的工匠。”③

(二)通过“核心课程”提升学生的职业认识

认知是情感的基础,只有了解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专业地位,才能有作为技术人员的自豪感。在对待技能与职业观的关系上,与技能培育相比,日本更重视学生职业观和职业意识的培育[8]。

国立高专为了培育未来社会和产业界活跃的人才,推进教育根本性改革,在全国高专中设立据点学校,如模型核心课程实践基地校、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事业核心据点校、共同教育推进基地校等。模型核心课程的“核心”明确了包括“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学”“工学基础”等技术人员必备的基础能力和“实验·实习”在内的专业领域不同能力的达成目标。同时,明确了在“通用技能”“职业态度、职业志向”“综合性学习经验”和“创造性的思考力”等方面达成目标。

依据鸟羽商船高专的商船学科课程体系[9],5年半的学习阶段分为“基础阶段”“应用阶段”两部分。基础阶段学习一般教养科目,旨在养成技术人员的伦理观,培养健全身心和职业道德修养。通过学习“航海概论”“轮机概论”“学科概论”等课程,让学生了解作为航运人应具备的职业态度和职业志向,了解航运文化、专业价值和专业地位,具备航运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在应用阶段进行“航海路线”或“轮机路线”的专业学习和乘船实习,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职业能力。学生在5年半的学习体验中,逐步加深对职业的认识,铸就进取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匠人品格。

(三)通过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职业能力

熟能生巧,首先要胜任工作,即达到基本的能力要求、养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只有熟练于心,才能为养成精益求精品质奠定基础。

传统乐器弦匠人片冈喜三郎说:“双手动作熟练于心就不会出错。”足袋匠人植田胜也说:“两遍、三遍,或许旁人看来是多余的工作,但这份用心就是我的制作方法。”[10]从众多匠人身上可以发现职业能力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通过反复练习,一点一滴积累、磨炼的。

成为一个好的手艺人,需要长时间的修炼过程,没有近路也没有快道,只有一步一步地埋头往前走[11]。高专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全国大赛,将日常学习成果活用,如“创意对决·全国高专机器人竞赛”不拘泥于既成概念,通过动手制作机器人,体现构思的趣味性,强化科技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此外,还有以信息处理技术中优秀创意和实现力为竞争内容的“全国高专编程大赛”;以与日常生活环境关联的设计成果等为竞争内容的“全国高专设计竞赛”;以提高英语表现力为竞争内容的“全国高专英语演讲比赛”。

每年的全国大赛是高专培育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阵地,是一次能力的展示,也是未来职业人切磋手艺、相互学习的一次盛会。通过竞赛前的一次次磨练,学生们挑战自我,挑战极限,为做出满意的作品,反复尝试,直到做好为止。“一遍又一遍,坚持完成一件事的执着,专心致志,持续做一件事情的执着,正是这份执着,成就一流。”[12]

(四)通过开设“捐赠讲座”和开展“共同教育”培育学生的职业情感与职业态度

只有爱岗才能敬业,只有在丰富的职业体验中才能形成专注、持之以恒、攻坚克难的匠人品格。不少国立高专与民间企业、区域产业界和地方公共团体等进行广泛合作,开设“捐赠讲座”④,活用企业和学校资源完成教育研究,实施高度化、个性化、人性化的职业教育。

如阿南高专的“材料工程学(日亚化学)讲座”,是国立高专于平成19年(2007年)与日亚化学株式会社(德岛县阿南市)联合设立的捐赠讲座,以培养材料工学的青年技术人员为目的,教授材料工学关联课程,与本地企业开展联合研究,召开研讨会、发表研究成果等。鹤冈高专“先进素材讲座”,是高专与SPIBER株式会社(山形县鹤冈市)从平成27年度(2015年)联合开办的讲座,向学生、本地企业的技术人员教授材料化学、高分子化学的基础及应用技术,培养高层次技术人员。“捐赠讲座”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职业体验机会,在学习和交流中感受职业魅力,提升职业素养,加深职业情感,形成专注的职业态度。

从平成21年(2009年)开始,高专与日本微软株式会社开展“共同教育”,培育ICT领域创造性人才。在“共同教育”模式下,所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强、专业水平高,在参加Imagine Cup挑战(微软“创新杯”全球学生科技大赛)项目方面,多次代表日本队出场,并获得了很好的成绩⑤。2012年东京工业高专学生组成的团队“Coccolo”,其作品“All Light(可见光通信的省电照明系统)”获得“软件设计部门”第二名,作品活用专业技术解决社会问题,在实用性、技术水平和对社会贡献方面得到好評,选手们的策划魅力、陈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让专家赞不绝口,在紧张的奋斗中不仅展示出产品的魅力,更展现出IT行业人的自信和勇气,选手们表示这份荣誉对于所有IT行业人来说都是前进的动力,也更加地热爱这个领域。

“捐赠讲座”和“共同教育”增强了学生、教职员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每一次的集中精力、投入感情的制作,都是爱岗奉献的体现,更是追求精益求精品质的一次磨练。在朝夕相处间“将一举一动看在眼里,一点一点吸收,本领逐步提高,心生感激之情,磨砺自己的心志”[13]。

(五)借助特色教育培育学生的职业习惯

鹿子绞扎匠人川本和代说:“稍有瑕疵,会立刻返工,过分费心才是恰到好处。”很多高专还积极开展特色教育,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养成良好的习惯。

八户高专的“自主探索”,鼓励学生根据主题进行计划、实施、发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明石高专的“挑战活动”,围绕同一个挑战活动主题开展活动,根据各队的贡献、自立完成程度、团队合作力等方面权衡获胜,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吴高专的“激励工作”,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学生共同参与,在激励工作中,学生自主设定项目主题,募集成员,建立组织,制定活动计划,实施完成,培养技术人员应具备的跨领域能力。

学生们在活动策划中探索创新,不同学科间知识交汇贯通,感知职业的魅力;在活动实施中攻坚克难,提升职业能力;在活动发表中树立自信,展现职业人风采,传递职业情感。通过特色教育,提升了学生和教师的整体素养。

三、对我国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启示

(一)加强职业启蒙教育

日本高专工匠精神培育之所以能够水到渠成,离不开职业启蒙教育。日本注重从小培养学生工匠习惯的养成,以东京书籍版小学《社会》课本为例,三至五年级反映“工夫”的学习内容几乎每个单元都有,着重介绍农业生产者为种出好吃的大米、汽车生产者为制造人性化的汽车、食品加工者为做出好吃的食品都是怎样“下工夫”的。“工夫”包含了尽职尽力提供最好产品、最好服务的职业精神。每一个鲜活的实例不仅传授学生有关的社会生活经验和生活态度,更展示了一个个精益求精的工作过程[14]。

日本文部科学省每年致力于学校的支援活动,与相关省厅和地区联合,对初高中生开展社会实践能力养成的调查研究[15],并结合社会科、地理历史科、公民科、技术、家庭科等综合性的课程,开发体验性和实践性学习计划,持续推进能提高学生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自立能力养成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与他人协作交流能力、生存能力和解决地区课题能力,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

我国在职业启蒙教育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1994年国家教委下发了《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提出初中阶段开展职业指导,传授有关基础知识,重点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自己,提高认识,初步选择继续学习或就业类别的方向。2015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使他们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上海市学生职业体验日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6届,在一年一度的职业体验日活动中,中小学生走进职业教育实训现场,体验职业岗位的真实性,感受日新月异的职场魅力,将职业性与体验性相融合,让学生对“工匠精神”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我国中小学应扎实推进职业启蒙教育,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学习“大国工匠”事迹,观看“能工巧匠、劳模”事迹的纪录片,开展“讲工匠故事”主题活动;在节假日组织小分队,开展社会能力养成教育,如参观“匠人工坊”和“传统手工艺作品展”等,学生也可以体验亲手制作的乐趣,感受工匠传承意义;参加志愿者服务,加深对地域产业、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实实在在的“工匠体验”,逐步培养学生职业情感、爱国情怀和劳动精神,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

(二)注重知、情、意、行并重

品德包含“知、情、意、行”四要素,工匠精神培育也是品德教育的过程。日本高专通过核心课程提升学生的职业认识,激发学生的工匠意识,通过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共同教育”培育学生的职业情感和职业态度,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职业习惯,这种工匠精神培育的做法值得借鉴。

职业院校在培养环节要以“情能结合”为培养理念,强化过程管理,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职业情怀、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学习大国工匠、访问名师、参观实习培养新时期职业人的使命感。开展系列主题活动等,加强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开辟多渠道职业体验路径,由学科专家、技术专家等组成教育团队,培养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提高技术水平、注重细节、创新思维上下功夫,把重点放在实验、实习等实践性课程上;关心关爱学生的成长,为技能大赛中成绩突出者、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且品学兼优的学生颁发奖学金,为困难学生提供物质、精神上的援助。

(三)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首先,要让工匠能够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日本厚生劳动省第三十八号告示“技能者表彰章程”中规定:“对具有卓越技能,通过技能为增进劳动者福利和产业发展做出贡献,被认定为其他技能者的模范者并予以表彰。”[16]全国范围的表彰每年一次,包括颁发奖状、卓越技能章及发放奖金。技能奖旨在通过表彰卓越技能人员,将尊重技能的风气广泛渗透到社会中,从而提高技术人员在社会中的地位,得到社会认可和尊重,并发挥其优势,为社会做贡献。

近年来我国也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职业教育,鼓励培养技术人才,尊重从业人员。要继续通过树立工匠典范,宣传工匠文化,提升工匠的社会地位,改善民众对职业教育的社会认知,激发学生热爱职业的情怀。通过设立专项课题,梳理工匠大师成长历程,揭示工匠精神时代内涵,探讨学校培育工匠精神可行策略。在学校开展工匠精神事迹报告、专题宣讲,强化学生劳动意识、合理择业意识。以我国工匠为原型,开展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创作、评选,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指引,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革新,技术的振兴和发展离不开精益求精的技术工作者,尊重技能、尊重工匠的风气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这种良好的氛围正是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日本文部科学省.我が国の教育水準[EB/OL].(昭和45年11月)[2019-05-29].http://www.mext.go.jp/b_menu/hakusho/html/hpad197001/hpad197001_2_021.html.

[2][8]陆素菊.寺田盛纪.在经济性与教育性之间:职业教育的基本定位与未来走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2):151-156.

[3]日本文部科学省.全国の国立高専概要[EB/OL].[2019-05-29].https://www.kosen-k.go.jp/Portals/0/resources/letter/kouhou/gaiyou30.pdf#page=35.

[4]曹顺妮.工匠精神:开启中国精造时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133-144.

[5]東京工業高等専門学校.学習·教育目標[EB/OL].(平成31年4月1日)[2019-05-29].http://www.tokyo-ct.ac.jp/school_summary/the_school_of_education/.

[6]香川高等専門学校.香川高専の教育目的[EB/OL].[2019-03-04].https://www.kagawa-nct.ac.jp/prospectus/purpose/purpose.html.

[7][12][13]秋山利辉.匠人精神[M].陈晓丽,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5:59,15-18.

[9]鳥羽商船高等専門学校.授業時間割表[EB/OL].[2019-05-04].http://koho.s.toba-cmt.ac.jp/wp/wp-content/uploads/jikanwari.pdf.

[10]櫻花编辑事务所.京都職人[M].刘昊星,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5:56-136.

[11]盐野米松.树之生命木之心[M].英珂,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2-23.

[14]沈晓敏.日本如何教孩子学习“工夫”[N].中国教育报,2015-06-24(7).

[15]日本文部科学省.中·高校生の社会参画に係る実践力育成のための調査研究[EB/OL].(平成26年5月)[2019-02-25].https://www.mext.go.jp/a_menu/shotou/shukensha/1347818.htm.

[16]日本厚生労働省職業能力開発.技能者表彰規程(労働省告示第三十八号)[EB/OL].(昭和40年8月15日)[2019-03-04].https://www.mhlw.go.jp/hourei/html/hourei/contents.html.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工匠精神日本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探寻日本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日本神社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